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是谁帮蔡锷逃出北京 又是谁编出小凤仙“美人救英雄”故事?

2017-08-10 16:07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会中最可传为笑话者,为张氏之挽联,文云: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文虽不好,尚不太坏,惟下联未免自誉过甚……不但不能为松坡(蔡锷字松坡)添佳话,恐反为其盛德之累矣。并有人说小凤仙实拟借松坡英雄之名,而高其卖笑声价,思之甚有理也。”

作者 蔡辉


1954年3月,小凤仙突发脑溢血倒在自家平房旁的公厕里

生在哪里是个谜

小凤仙,本名朱筱凤,张相文在《小凤仙传》中称:“父某清季为武官,落职后,贫不能自活,携家卖饼上海,久之,益困,遂质凤仙与妓寮。”

张相文是著名地理学家、教育家,本文发表于1929年,离小凤仙成名不久,似乎可信。但经学者曾业英辨析,此文改编自别人文章,未作深入考证。

关于小凤仙的籍贯,至少有三种说法:

谭戒甫在《蔡公松坡之轶事四则》中称:“小凤仙,杭产也。”

《盛京时报》则说:“凤仙张氏,河南人也。”

余澹园在《平山堂札记》中说,小凤仙是扬州盐商尤家之后,因官司家道中落,母亲死于火灾,她被二舅卖到苏州妓院。

范烟桥在《小凤仙身世之谜》中则称她是扬州街头弃婴,被妓女收养。

1951年,梅兰芳到沈阳,小凤仙亲自拜访,梅的秘书许姬传记下小凤仙原话:

“我的父亲姓朱,母亲是偏房,大老婆瞧我们不顺眼,母亲带我离开朱家单过。母亲死了,姓张的奶妈抚养我,所以我姓张。辛亥年,奶妈在浙江抚台曾子固(指增韫,字子固,蒙古镶黄旗人,清代最后一任浙江巡抚)将军家帮佣,革命军炮轰曾(增)府,奶妈带我逃到上海,把我押给姓胡的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十三岁那年,正遇张勋攻打南京,我跟胡老板逃回上海。以后到北京陕西巷云吉班(在八大胡同中属小班,只接达官贵人)卖唱做生意,就认识了蔡将军。”

叙述甚详,却不知为何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即晚清著名小说家、《孽海花》的作者曾朴。

小凤仙的相貌算不上美人

据曾朴的儿子曾虚白称,“小凤仙原本是杭州一个旗人姨太太的女儿……临终时,把这孤女托给老妈子。老妈子领着小凤仙,就住在先生(指曾朴)杭寓的对门……先生可怜小凤仙的遭遇,因与她养母约,每年津贴她若干钱,叫她带着小凤仙,到上海考学堂读书,不能让她堕落。”

几年后,曾朴到南京,与宴席间突遇小凤仙,始知她已成妓女,还“赶到她的寓所,把老妈子痛责了一顿”。

曾虚白说,这些都是曾朴亲口讲给他的,但曾朴的话未必靠谱,因他称后来在北京又遇见了小凤仙,“已变成了红极一时的红姑娘”。

事实上,在1915年11月11日蔡锷逃离北京前,从无媒体提到过小凤仙。

1913年2月下旬,北京《民主报》按八大胡同“每岁春季”的旧例,搞过一次妓女评选,评出“博士”4名、“学士”33名,云吉班的洪红宝被列为色科“学士”,小凤仙却不在榜中。可见,她并非“红姑娘”。

未入选,可能因小凤仙“上颚左右二牙外露,开口颇损美观”。《民初史略》也说她:“相貌乏过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则粗通翰墨,喜缀歌词。”

曾虚白说:“卒经先生(指曾朴)从中劝解,完成了这一英雄美人的结合。”但据蔡锷手下师长李鸿祥回忆,小凤仙本是他逛八大胡同时招来的雏妓,“年方十四五,貌非甚美,而歌喉婉转”,蔡锷亦在座,觉得小凤仙唱得不错,就“征我同意转条”。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