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老北京崇文门菜市场回忆:“南菜北运”独一份 副市长想进得“走后门”

2017-08-12 22:58 编辑:TF003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2017年8月12日讯,崇文门外,那座单体穹顶建筑物曾是北京人不可或缺的菜篮子。

崇文门菜市场 新华社图

作为“四大菜市场”中最后一个离场的,崇菜的几代从业者曾为了追赶时代变化,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然而,这些努力,终究敌不过岁月的碾压。

虽说是历史的必然,但毕竟难辞伤感。

只因,这是人们心目中最后的崇菜。

“看上去像个剧场”

从门口的脚手架下俯身钻进来,环视宽广敞亮的工地,李海根有点两眼发直。

这是1975年秋天,李海根被叫来参加关于照明方案的讨论会。

站了几年柜台,李海根自认对商业建筑“还有点感知”,但站在工程现场,还是被这个壮观的营业大厅震住了。

16米的挑高,要把脖子仰到发酸才能望到弧形优美的穹顶。17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人们站在屋里说话时都能够听见回声。“这么宽,柜台该怎么摆?”李海根在心里反复核计,双手比划了半天,也想不出答案。

1980年 崇文门菜市场内景 北京日报叶用才/摄

这座大楼,结束了崇文区没有综合性大菜市场的历史。

1965年,因修筑地铁,崇文门的城楼、箭楼等一组建筑被逐一拆除。到70年代中期,曾经的瓮城月墙还是一片空地。如何利用,成了一个课题。

当时,在四大城区里,东城区有东单和朝内两家菜市场,西城区有西单菜市场,宣武区有西河沿菜市场,只有崇文区没有自己的综合性大菜市场,周边百姓只能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菜,不方便。

于是,一锤定音。

1975年初,崇文门菜市场破土动工。它的门牌号,是响当当的“崇文门外大街1号”。

北京建筑设计院拿出了一个气派的设计方案——全程无支架的穹顶开阔宽大,和穹顶相接的正面,是直向东方的一面玻璃墙。每天清晨,一轮耀眼的太阳就会映射在玻璃上,为整座菜市场罩上一层灿烂的日光。

当李海根走出工地,工人们还在里里外外地忙着。几个住在附近的居民经过时驻足观望。“瞅这样子,多气派!”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八成是个体育馆吧”,“备不住是个剧院”。

听着他们的议论,李海根心里不禁升腾出一种自豪感。因为他知道,这里不是剧院,也不是体育馆,而是一座正在兴建的菜市场,而自己以后就将在这里工作。

1976年3月1日,崇文门菜市场正式开业。根据规划,最初的崇文门菜市场承担着崇文区廊房一条、二条、三条2200户居民的凭证副食供应。

那天清早,菜市场还没开门,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当人们走进这座菜市场时,赞叹声此起彼伏。32米长的进深,却只分列了四个柜台。过道宽阔,装满大白菜的卡车可以直接开进菜场,轰隆隆地把整车的大白菜直接卸在柜台上。十几米的挑高使得菜场通风极佳,其他菜市场弥漫的那种鱼虾臭味、烂菜叶子味都变得不再明显。哪怕排在队伍里再久,也不需要捂着鼻子。

热闹的“崇菜” 北京日报图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间,李海根跑前跑后,忙个不停。当时崇菜的员工,是从崇文区13家基层店抽调的年轻骨干,个个身强力壮,撮起满满一秤盘子菜,哗地倒进顾客的尼龙网兜里,一气儿做完,脸不红气不喘。

在这样一个漂亮的菜市场里工作,从心情到动作,都透着股喜气。

副市长“走后门”

从开业第一天开始,崇菜的热闹劲就一直没变过。

老北京人好编个顺口溜,有时用来挤兑别人,有时用来排遣自己。自打崇菜开业以来,京城百姓调侃的口头语又多了一条:“嫌没劲哪?火车头有劲。嫌人少啊?崇文门菜市场人多。”

加班加点,对崇菜的员工来说是家常便饭,谁让自家的生意太火呢?

在别的商场,到了营业时间,售货员从屋里把门打开就行了。但在崇菜却改了章程,菜市场从没有直接开门迎客的时候。

每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崇菜门口就拥了近百人。要是赶上过年过节的时候,还得再翻倍。人太多了,一拥而入总有些风险。每天都得先由工作人员在门外把人群组织成几条长队,才敢打开大门迎客。

有的货连十分钟都不到就卖光了,多数是“一天一咣当”。这是时常挂在李庆江嘴边的话。从开业到现在,从售货员变成董事长,李庆江的大半生都是在崇菜度过的。崇菜的商品,总是一早来货,到晚上就卖得净光净。

北晚新视觉图

运货卸货,这种在其他菜场一周才出现一次的活计,崇菜员工却要每天如此。最辛苦的是运送冻肉。三十斤一包的大冰砣,用大铁钩子勾着拖进屋里。一个大小伙子半蹲下身子,反穿军大衣,满怀抱着,咚的一声扔进温水池里,水池子里须臾间就漂起一层冰花。

等捞出来的时候,冰全化了,外层的肉已经被泡得发白发胀。这时,就可以上架了。

顾客们早就围在四周。看起来疲疲沓沓、毫无卖相的解冻肉,一刀下去,露出鲜红的内瓤,立时就让人有了精神头。“我要这块。”“从这边切两毛钱的给我。”……一双双手迅速地伸过来。化肉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卖肉的速度快。

崇文门菜市场 北晚新视觉图

火爆的,不仅是崇菜一家。崇菜和西单、朝内、东单这3个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已经很火的菜市场,并列为“四大菜市场”,每家的生意都不错。

历史最悠久的要数1917年成立的东单菜市场。当时,东交民巷一带居住着不少外国人,这使得早期的东单菜市场除了经营一般菜蔬食品以外,还有大量舶来品。上世纪50年代初,东单菜市场成了国营菜市场,品种齐全丰富。菜市场旁边是早点铺,买菜的人可以先在早点铺里吃饱了再买菜。买完菜累了,也可以进铺子歇歇脚。

建于1956年的西单菜市场则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当时,北京的商业设施并不发达,而西单地区却集中了首都影院、长安大戏院、鸿宾楼饭庄、西单剧场、天福号、劝业场、西单百货商场等各种商业场所。小两口儿出门都愿意来这里,既逛了街,又可以买菜捎回家,一举两得。

1953年开业的朝内菜市场在老外交部的斜对面。早先是糖市,每年腊月廿三祭灶前,从朝阳门菜市场到朝阳门城楼,大街两边摆满了卖糖瓜的货摊。上世纪50年代初拓宽马路时,政府盖了大棚,把小商小贩都迁到了朝内大街的万历桥胡同附近,逐渐发展成了大菜市场。

这几家菜市场,都有着悠久的排队历史。日常时候就经常客流盈满。每逢过年过节,更是人头攒动。

作为最后建成、也是体量最大的菜市场,崇菜和另三家相比,购物环境更好,货品也齐全。当年的北京人有这么一句话,“年前崇菜转一圈,烟酒茶糖全备齐”。

“天南地北的特产,没有他们没有的。”曾住在花市的苏奶奶说,来自四川的她第一次在北京买到做米酒的酒药是在崇菜,第一次买到做杏仁豆腐的琼脂是在崇菜,连四川细菜豌豆尖,当时也只有在崇菜才能买到。

开业的第二年,有位主管副市长在节前巡视京城商场情况,可到了崇菜门口,被购物长龙顶在菜市场门外,好半天都没能进来。最后,还是崇菜的经理从工作通道招了招手,把这位副市长领了进来:“您趁早儿还是走后门吧。”

不过,话说回来,当时北京的商业机构,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家,谁不是火得一塌糊涂呢?百货大楼开业当天,光顾客挤丢了的鞋就拣了两箩筐。而在西单商场柜台前,为防止拥挤专门装了护栏,钢筋有手指头那么粗,可没过多久还是挤得变了形。

寒冬腊月彻夜排队等着买冬储大白菜,逢年过节四九城转悠,就为了挑到稍微宽一点的冻带鱼。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日子里,京城仅有的几家大菜市场就成了民生市井的象征。活色生香的菜市场,填满了人们的胃,也承载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