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观点

北京某小区物业选举步履维艰:凑齐300票怎么这么难

2017-08-15 15:34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300,这个说大不大的数字,在过去的两周内,成为华龙美钰小区业主最为关注的焦点。为完成小区物业选举,凑齐过半居民选票,华龙美钰的志愿者可谓费尽心思——网络宣传、张贴告示、敲门入户……这也是京城诸多小区物业更替的一个缩影,选择有限,诉求不一,想要找到一家业主心仪的物业,为何这么难?

物业投票现场

背景 旧物业离场,业主选举新物业

7月29日,上午9点25分,位于南二环内的华龙美钰小区门前,三张长桌子一字排开。

长桌子旁边,竖着两个脚架。一个脚架上的录像机,对着小区门口拍摄;另一个脚架则是一台手机,正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直播室内已陆陆续续有网友“进场”,小区门口亦引来不少居民围观。

这是华龙美钰小区入住五年来,居民自发组织的首次物业选举。

“选物业是业主的正当权利,我们2012年住进来,到现在一直没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业主王震曾是西城区府右街的居民,由于原住址拆迁,他与二百余户邻居一起,搬进了这个拥有两栋楼共十个单元的小区。

王震回忆,2015年上旬开始,华龙美钰剩余的房子被当作商品房陆续售出,小区六百余套房屋全部入住。2017年4月,小区里贴出的公告,原物业宣布前期物业委托合同到期,公司战略调整,将在7月15日退出小区并停止物业服务。

公告张贴伊始,陈鹏意识到问题的重要:“很多人并不知道物业退出可能带来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会有人来接管。”

而在《北京市物业项目交接管理办法》中,原物业服务企业依法撤出,业主未能依法确定物业管理方式的,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提供应急物业服务:“应急物业,只能管你的基本生活,根本不是正常的物业服务水平。”

为了能让小区物业尽快找到“下家”,陈鹏等业主开始寻找愿意接手小区的物业,同时通过业主微信群等途径,宣传物业选举的相关知识:“花钱享受服务,业主应该有选择、批判(物业)的权利与义务。”

阻力  业主诉求不一,“过半”成难点

“真干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跟设想完全不一致。”陈鹏等人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寻找接手物业的候选人。旧物业退出时,引进了一家名为“誉佳盛业”的物业公司作为过渡,小区业主们则希望尽可能寻找更多选项,尤其是知名物业公司。

陈鹏回忆,小区物业可以由业主选举产生的消息传出时,小区业主群约有二百人。其中多名业主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物业公司,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邻居们的线索多数石沉大海,周边小区的物业纷纷表示不愿参与。找了一周多的工夫,外加街道、居委会帮忙,选举才凑齐五家参选者。

“有了五个可选项,问题却没有解决。因为信息是不对称的,这五家哪个好,怎么选,大家是一头雾水。”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居民选择物业各有标准,物业介绍会开了两次,小区物业该选谁却陷入议论纷纷的局面。陈鹏等人发现,业主内部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很多细节都是事前没有设想过的,说到底是观念的差异。”

以物业的资质为例,业主群中主流意见认为,同样物业费水平下,应该选择资质高、服务项目多的物业;另一派业主认为,“船小好把控”,找一家规模小的物业,更能尽心尽力为业主服务。

物业价格则成为分歧的关键点——年轻人多注重物业质量,认为只要服务质量高,物业水平维持原状甚至上浮都可以接受;而岁数大一些的业主则看重价格,寄希望于此次物业更迭,能够降低小区的物业费水平:“微信群里最开始都在说,物业好了,房价提高,大家都受益。但真等到我们入户与邻居沟通,有老人直接跟我们说,这房子我住到死,房价多高对我没意义。物业费涨了,我每年花的就多,坚决不能同意。”

根据相关规定,物业选举必须达到投票居民、面积“双过半”的标准。换言之,拥有六百余户居民的华龙美钰,过半门槛应在三百户以上:“我们小区规模不大,本来以为目标比较好达成,没想到各种分歧一暴露,想凑齐人异常艰难。”

陈鹏坦言,多数业主对于物业选举本就半知半解,由于存在分歧,使得诸多业主倒向观望:“有的业主说,听你们说了那么多,我也不知道选哪个,干脆不选了。”

沟通  志愿者入户,望“求同存异”

与此同时,不同年龄层的业主缺乏沟通平台,使得分歧的消融难上加难。

“年轻业主爱在网上讨论,大爷大妈更喜欢楼下聊天,两个群体互相不了解,甚至不认同对方的情况是有的。”小区微信群成立不久,35岁的钱伟就加入其中。他发现,业主群中虽有老年业主,但大多数只是潜水,很少发言:“据我了解,有老人想参加讨论,但打字太慢,跟不上节奏。久而久之,积极性就小了很多。”

此外,加入超过百人的微信群需要绑卡、实名认证,这一技术门槛让许多中老年业主望而却步:“一看到要绑卡,老人会想微信群是不是骗子建的。这些细节都要一一去解释。”

与此同时,将业主“标签化”,也成为加大邻居间分歧,阻碍物业选举的推手。

“有少数人爱渲染‘拆迁户’、‘商品房户’的概念,这种说法是在制造矛盾。”钱伟坦言,物业选择乃至于生活方式,业主间存在差异不容回避。增加沟通、求同存异才是邻居间共处的最好方式,而“贴标签”只能让邻居分成对立的双方。

看到这一情况,2017年7月初,小区内的热心业主开始组建志愿者团队,通过“敲门入户”的方式,宣传物业选举的情况。

“不是所有业主都能接受入户,但绝大多数业主听到我们的介绍,都表示会去投票。”志愿者孙可表示,在入户交流时要保持中立态度,并强调参与物业选举的重要性:“除了入户宣传、电话通知,我们也鼓励每个知情的业主,去敲身边邻居的门,分享物业选举的信息。希望这也是结识邻居,打破隔阂的机会。无论想怎么选择,邻居们都有一个利益共通点,希望居住得更安全、舒适。”

建议  小区业主应习惯自己管理社区

即便有了志愿者团队,物业选举的推进仍是步履维艰。投票开始十天后,“过半”的标准仍未达到,在力主选举延期的同时,志愿者们再次开始入户宣传。

“真的什么办法都想了,我们志愿者中领头的业主为了这事,把自己年假都用掉了。”孙可坦言,由于工作、房屋出租等问题,想要找到未投票业主并非易事,志愿者们只能多次上门,以期“偶遇”邻居。

而在物业选举的过程中,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也被业主提起。

“街道办、居委会是百姓的主心骨,给我们这次物业选举提供了不少帮助,希望后续工作能再给力些。”业主陈女士表示,从选举伊始,街道、居委会就在材料印制、发放,选举运行中做了大量工作;入户宣传等活动,则由业主出面,“入户如果居委会能派人,权威性就会更高。”

按照《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当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且发生物业服务企业停止服务事件时,“需要业主共同决定解聘、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事项的,由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协助业主共同决定有关事项。”

“政府有协助指导业主的职责,业主今后也应该习惯自己管理社区。”物业专家舒可心表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基层政府应在业委会、物业等事项上,协助和指导业主。但其指导并不应“事必躬亲”,而是做到平均分配资源,如印发相关知识的宣传手册,并免费发放给社区业主。

同时,舒可心还建议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便普及相关政策法规:“要依法行政,首先就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了解相关的政策,如物业管理条例、业委会指导规则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我们期待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8月14日下午2点,华龙美钰物业选举的唱票工作如期展开——共计382票、满足“双过半”要求的结果,让小区业主倍感欣慰,“这还只是起点,今后合同怎么签,物业如何交接,包括一周后的业委会选举,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受访业主为化名)

 

来源:北京晚报 主笔 吴楠  实习生 陈洁玲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