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共享经济在高校落地开花 成都一大学暑假开放41间共享宿舍

2017-08-20 11:53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8月20日讯,随着共享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共享”产品走入百姓生活。在这个暑假,成都一所高校将暑期闲置的校园宿舍拿出来装饰一番后,变为“共享宿舍”,为暑期到成都旅游的背包客、自助游等旅客提供便利。低廉的价格、便捷的入住方式为新鲜的“共享宿舍”积聚了不少人气,近一个月的时间,这里接待了超过800余人次的入住。但校园安全、卫生等问题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几乎每天都有人造访成都这所高校的共享宿舍。

富有特色的共享宿舍。

感受味道

河北小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入住18天仅花费425元

今年6月,成都双流率先启动“空港旅游共享之旅”,以“高校+双创+旅游”的模式“联姻”,整合和利用区域各类闲置资源。

位于成都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今年暑假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探索,将41间学生宿舍进行布置设计和改造后,将它们变为面向背包客和暑期外地来成都实习大学生的“共享宿舍”。

除了仍旧是上床、下桌的结构外,其他的配置与酒店几乎一模一样,有雪白的床单、枕套,还有毛巾,入住者可通过在线预订或现场办理的形式入住,住客缴纳押金后还可以获得西南民大“一卡通”。这也意味着,入住期间入住者同时共享学校食堂、图书馆等资源。

比住宿条件更加吸引人的是这里每晚的价格,宿舍工作人员表示日均单价是25元,“如应届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外面来成都创业的这一类人群有一个优惠政策,可以免费体验一晚上;而对普通游客是25元的价格。”

河北小伙子宋欣荣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大四学生,暑假来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实习,他成了我国首个入住“共享宿舍”的旅客。8月11日,他向着西南民大117房间挥挥手,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从7月24日起,他在这间房里度过了18个夜晚,住宿费仅花了425元。初到成都的他,收获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赵雷的一首《成都》,唱醉了千里之外的宁夏姑娘杨玲。大四开学前的暑假,在宁夏大学学英语师范专业的她,买了一张火车票,翻山越岭要来品味一下成都这座城市的味道。

8月11日,杨玲抵达成都后,拖着行李箱来到了高校的共享宿舍。“程序上,与住旅馆或者宾馆一样。”杨玲交了100元押金,领到了一张校园一卡通,住进了101房间。她的房间不大,两侧各摆放着两架高低床,整整齐齐,地面铺陈了一小块四四方方的民族风地毯,就连洁白的被子上也绣上了民族风的花纹。“我喜欢这股民族风!”杨玲说,她来之前,一个朋友向她推荐了这里的共享宿舍。来成都,她除了想去逛逛宽窄巷子、杜甫草堂等景点,还想体验一下西南地区不同的高校风情。

住在校园里,杨玲感到特别亲切,也特别有安全感。“第一天晚上,我洗了澡倒头就睡,睡得特别踏实,感觉特别好!”她说,在成都的高校,她还用一卡通逛了图书馆,吃了早餐,就与在宁夏学校里一样。

盘活资源

高校开放宿舍体育场馆

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升级

其实对于出租宿舍这一现象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14年就出现过大学生将自己的宿舍床位出租给考研学生而被学校叫停的事件。新出现的“共享宿舍”该如何在合规、安全的道路上长远的走下去,是一道并不简单的考题。
事实上,这几年的共享经济正蓬勃地展,有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共享经济正逐步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今年6月23日,双流在四川省率先启动“空港旅游共享之旅”,以高校为切入点,盘活优势资源、实施多方共治,改变了游客旅行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和创新创业发展升级。

如何盘活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双流以高校的宿舍切入,以“高校+双创+旅游”的模式“联姻”,达到整合和利用区域各类闲置资源的目的。学校一位副校长说,他们乐于将高校的资源向社会开放。本次拿出41间闲置的宿舍,在暑期对外开放为“共享宿舍”。不仅如此,学校还开放了文史馆、食堂和体育场馆,为了加强管理,学校加派了人手,确保学生们的安全。

专家看法

能够吸引更多全球创新人才

呼吁更多高校对外开放资源

成都市旅游协会会长温儒杰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共享高校宿舍在国内属首创,这对盘活高校闲置资源有好处,对于成都落实开展2017中外大学生四川感知行活动来说,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亮点,能吸引更多全球创新人才到成都。

在他看来,高校开放资源对社会各方面都能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他认为,高校资源很丰富,能对外共享的,除了宿舍和食堂外,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实验室的设备、会议室和教室等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对外共享与开放,取得的社会效益将更大。

“高校的宿舍共享,开了一个高校资源对外开放的好头!”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邓智团说,对于高校来说,能主动对外开放资源最重要的是表明了一种态度:我们高校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而是与社会和当地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他呼吁更多高校开放更多资源,让资源达到最高程度的利用,造福社会。当然,他也冷静地看到,开放高校资源不能心急。如何兼顾高校资源开放的公益性与可持续性?他认为,高校可以尝试有偿开放,如在市区的高校,可以将食堂向社会人士开放。在菜价方面可以对学生和社会人士进行区别对待。同时,要加强管理力度,以防止开放资源后给校园带来不安全因素。(据央广 《华西都市报》)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