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探访京籍老人异地养老现状:想念北京小吃,爱看晚报

2017-09-04 11:37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9月4日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三地跨区域养老的新格局逐步打开。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订的《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和养老保险医疗异地报销的政策使得跨区养老的重重壁垒被打破。如今不少北京老人选择去津冀两地度过晚年生活,记者近日探访了位于河北燕郊的一处民营养老机构,近距离接触了这些北京老人的河北生活。

常老和老伴儿的书香之家

常老:圆了“住进公园里”的梦

“快进来吧,参观参观我们的家!”记者刚推开门,常老和老伴张慧(化名)就热情地招呼开了。

“家”这个称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细一打量,这里的确与普通意义上的“家”毫无二致——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家具和摆设还透出一丝中国风。书架上两位老人的书和杂志、与家人的照片整齐摆放着,窗边晾着洗好的衣服,花花草草占据着几平方米的阳台——要不是这个建筑群内每个屋子都住着这样的老人,记者可能真的以为自己走进了北京某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区。

这里是河北燕郊一家民营养老中心,超过1600名的北京老人住在这里,占在住人员的95%。常老两口现在住在15楼,虽然天气稍阴,但是由于楼前没有其他高层建筑物的遮挡,远望仍然让人觉得心情舒畅。“这儿跟我们原来住的一楼比,真是太开阔了!”老两口说,一到下雨或者下雪的日子,他们都会坐在窗边听雨赏雪。

老两口是去年搬到这里来的,他们原来住在天坛公园附近。常老当过几十年的语文老师,骨子里有着文人的浪漫,“我当年讲《桃花源记》的时候,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住到‘桃花源’里面。在北京,公园是最接近桃花源的地方了,所以我就跟老伴儿说要是能天天住公园里多好。”在北京几度辗转搬家,虽然住在天坛公园附近时能经常逛公园,但是他们住在临街一楼,不管白天夜里,街边总是嘈杂不休。后来经过亲家介绍,老两口来这家养老中心实地考察,常老觉得终于找到了心中的“桃花源”。“北京城里找不到这么大的地儿,这儿安静,有水有绿地,步行道上没有机动车,也没有到处乱蹿的电动车,那个我们可真的躲闪不及!”常老回忆起北京路上随处可见的电动车,仍然心有余悸。

精神矍铄的老两口告诉记者,老人上了年纪之后,即使没什么大病,也难免不时有些不适。二人表示,现在医保可以异地报销了,这家养老中心旁边就是医院,就医很方便。养老中心里也有很多小护士,平时照顾老人们也很热心、很专业。但是也有美中不足,就是这里的医院虽然硬件设施很完善,但是软件还需加强,“希望北京能输送更多优秀的医生来定期坐诊,也盼望着这里的医院能有更多自己的专家。”

王老:“晚来不如早来”

王祖耀老人今年85岁,他搬到这家养老中心来已经快3年半了。他跟老伴儿当时从家里带来的一盆小绿萝现在已经攀过门框绕过挂钟,蔓延了小半面墙。遗憾的是去年王老的老伴儿离世了。王老两口子感情非常好,王老家中的墙上现在仍挂着老伴儿的照片和亲笔画作,她为王老八十大寿亲手绣的大幅十字绣被装框裱好,端正地挂在客厅的墙上。卧室里床头上方挂着二人上世纪50年代末照的彩色西式婚纱照,“我们俩都比较浪漫,这是我们1958年结婚时在中国照相馆照的,那个年代全中国都没几个照这样的婚纱照的,花了我们大半个月的工资。”看着照片,提起过世的老伴儿,陷入回忆的王老显得既甜蜜又伤感。

与常老两口充满中国风的家不同,王老的家是美式风格。问起这里跟北京的家比起来如何,王老说“我原来的家很好的,120多平方米,南北通透,这儿虽然也是朝南,但不算南北通透。除了这点以外,还是这里比家里方便多了。”对于很多老人抗拒的养老中心生活,王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我觉得晚来不如早来。从退休到去八宝山,大概有个十几二十年时间,这二十年在家里也可以,找个好点儿的养老院颐养天年也可以,在养老院还能过得更愉快些。”王老说,养老院的环境好,不需要爬楼,不需要做饭,也有玩的设施,还有很多“老伙伴”可以说话解闷,家里跟这儿比起来要孤单一些也累一些。“有老同事问我,现在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养老院,我就说,如果都不能动了,就要直接去医院了嘛,所以还不如早些来。”“我来了以后,把我们支部的五六个人都动员过来了。”老人说到这儿,神态中还透出了点骄傲。

吸引王老来这家养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家养老中心旁边的三级综合医院。“虽然这里的医疗条件的确比不上北京,但全国比得上北京的也没有几个城市,万一有个急病,头疼脑热的,在这儿处理一下是绰绰有余的。”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北京的大医院会有专家来定期出诊,也使老人们更安心了。

王老参加了养老中心的京剧兴趣小组,现在每周有两场演出。王老说现在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起床后,简单吃点早饭,就开始在屋子里练戏,大概10点钟就下楼逛逛,11点去食堂吃午饭,吃过午饭回来睡个觉,看看报纸,到下午4点左右再下楼去逛逛,5点钟去吃个晚饭,再去河边遛个弯儿,7点准时回来听新闻联播,10点半左右就上床睡觉了。“我参加的活动算是少的,这儿组织的活动挺多,有书法、画画、台球,好像还有模特队之类的,我就是每周去唱两次戏,没有参加太多其他的活动。”

津冀养老好处多

2016年6月初,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民政部门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旨在打破京津冀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形成“一省两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河北燕郊、高碑店、天津武清是首批的三个试点。

该协议一发布,曾有声音说这是北京在“赶老人离开”,但实际上,异地养老有很多好处。王老告诉记者,在来燕郊这家养老中心之前,女儿曾带着他去过北京的很多养老机构,“北京的养老院大多没这儿这么宽敞,如果有个人工水源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哪儿比得上这儿临着一条河。北京也有环境特别好的养老机构,面积大、设施好,但是价格真的太贵了,每个月都要一万以上”,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今养老保险医疗异地报销开始在北京周边的养老机构逐步开放,很多老人能够享受到优惠,异地养老的又一壁垒被打破。加之“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近年来逐渐兴起,就像记者采访的燕郊的这家养老中心,除了环境优越外,正是凭着“医养结合”的优势吸引到了很多京籍老人。

想念北京小吃,爱看晚报

问及离开北京后,是否想念子女,几位老人都表示,燕郊离北京也很近,现在交通方便,孩子们都有车,每个周末子女都会开车来看望他们,“就算住在城里,堵车可能也要堵上个把小时,跟来这儿差不了太长时间。”张慧表示,“住在城里时候,子女还得隔三差五往我们这儿跑,现在住在这儿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他们也放心了。”

虽然对这里专业营养师搭配的食堂表示很满意,但常老两口还有个小心愿没了,“希望这儿能开个北京小吃窗口,炒肝儿啊、驴打滚啊、豌豆黄啊之类的,在北京吃惯了这些,现在吃不着了还真想。这儿住着这么多北京老人,应该开个这种窗口,肯定受欢迎!”常老还说,“现在还有个遗憾就是看北京的报纸总有‘时差’,我几十年来早上一定会去报摊买《北京晨报》和《参考消息》,下午去买《北京晚报》,现在买不着只能订阅,这儿虽然跟北京只有一河之隔,但是报纸总是送太晚,我现在每天看的晚报,都是昨天的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车社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