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丰台西站退休干部的“传家宝”:80多本剪报记录铁路变迁

2017-09-11 10:38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我不会打字,也不会用电脑,80多本《中国铁路历史上的今天》,全凭的是自己多年来剪报的积累。”作为铁路丰台西站退休干部的李大耕,从十年前开始自己整理搜集铁路相关的剪报、杂志和各类文献。如今,在他的家中已经放下整整三个书架的文件夹,从最初的唐胥铁路到京沪高铁,每个活页夹里都留存着与铁路有关的资料和故事。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成就了这位老铁路人的“传家宝”,也记录了中国铁路百年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查找方便,李大耕就在每份材料第一页都用手写整理出了目录。

规模
80本文件夹摆满书架

走进李大耕家的一间卧室,其中占据一整面墙的书柜格外显眼。书柜内整齐码放着各式颜色的文件夹,厚厚的书脊上写着“中国铁路历史上的今天”几个大字。打开文件夹,一页页精心剪贴整理而成的剪报映入眼帘:大到京沪高铁、青藏铁路的修建;小到津浦铁路线上每个小站的简介、图片、时刻表和硬板票;以及各类不同年代、不同地方发生的关于铁路的历史事件、奇闻异事,每页剪报都一一被收集起来,按照时间的顺序一一排列了出来。

“在做剪报的时候,我把铁路的内容分为了好几大类。一个是按线路分,线路上的小站都有介绍,这一大类占到了40本;另一个按照车站分,像北京站、北京西站这些大的车站有的是单独整理出了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此外还详细整理了铁道部长录、北京铁路局资料、还列出四大本关于丰台西站的剪报。”李大耕介绍说,从2008年开始整理铁路相关剪报到现在,如今这一套“中国铁路历史上的今天”已经达到了80本的规模。即使这样,在李大耕的收藏中依旧还有尚未整理出来的剪报。根据他的设想,在完成全部整理工作后,全套剪报的体量最终将超过100本。

“我不发愁资料多少,但关键该怎么归类到一块,放到恰当的位置。这个车站在哪条线路上,该怎么写、怎么弄,都需要仔细琢磨。”最初的设想中,李大耕先是按照日期排列对剪报做出了整理。一年365天每天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都能查得到。到了后来,在铁道博物馆副馆长金万智的指点下,李大耕又重新对手头的资料进行了一番调整。这一次,他按照铁路建成的年份重新整理,最终形成了今天看到的版本。“像是第一本册子讲的就是中国第一条唐胥铁路,接下来第二条是台湾铁路,直到最后是京津城际、京沪高铁这些近年开通的铁路。”

起源

与报纸结下情缘

提起自己收集剪报的初衷,李大耕便不得不提起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李大耕一家三代都是铁路职工,他的父亲曾在铁路上连续担任多年的站长职务。“那时候我父亲就关心报纸,家里便订了《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父亲留下的规矩是看完的报纸都不能卖,所以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我也就喜欢上看报纸。”

1961年,初中毕业的李大耕正式参军,被分配到了位于河北涿县的航空学校。从那时候起,李大耕便成了班里唯一自费订阅《解放军报》的“文艺青年”。“当兵的时候我还在空军报纸投稿写诗,也制作过剪报。不过由于部队经常行军,那几年的剪报成果大多没能保存下来。”

七年之后,李大耕从部队复员来到了丰台西站。从最基础的调车工作开始,从制动员做到了连接员、调车员,再到后来负责接发列车的行车值班员,一系列室外工作他几乎全都干过。1983年,李大耕进入车间做起了办事员。在那段时间里,李大耕开始接触到车间里的《人民铁道报》和《铁道杂志》,自此又重新拾起剪报的爱好。

1985年,李大耕开始担任车间副主任,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工作。在那时,李大耕开始收集安全管理方面的剪报。为了总结工作经验、方法,他就从报纸找来一些资料,剪贴下来,装订成册。“那时候看做剪报也得算点经济账,像粘剪报的纸都是废弃的工作日志再利用。最开始还会自己买点胶水,后来为了省钱开始自己熬制胶水。总之得想法琢磨省钱之道。”

1993年,李大耕开始担任丰台西站副站长。从那时候起,李大耕收集报纸资料已不仅仅是工作需要,更多的则是兴趣爱好。“那时候能够接触到的报纸就更多了,我每天都要看《人民铁道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见到跟铁路相关的资料就全部剪贴下来了。现在做的剪报大多是那时候留下的。”

影响
电影制片厂都来找资料

不过,说到系统性的整理出剪报作品,还是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李大耕所居住的小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社区铁道博物馆”,在博物馆收集藏品的过程中,李大耕把伴随自己多年的铁路奖章、证书、信号灯、老照片以及父子两代人穿着过的整整一套铁路制服捐献给了博物馆收藏。

“博物馆的建立给我了启发,我觉得可以利用以前的剪报做一个小册子,从第一条铁路开始整理,尤其当时手里材料已经积累了不少,觉得不能浪费了,因此才开始整理。”从那时开始,每天晚上的时间,李大耕都会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整理这些剪报材料,再归类放入文件夹当中。忙的时候,往往一干就到了深夜12点。单单近五年,就整理出了80个文件夹的剪报。

为了查找方便,李大耕就在每份材料第一页都用手写整理出了目录。有的剪报正反面都有内容,他就开始用复印机把另一面复印下来,再统合整理。光是家里的复印机,几年下来就用坏了3台。粘贴报纸用的胶棒也早已多到无法统计。

“现在剪报的内容已经不光是铁路本身了,铁路沿线怎么玩,有什么吃的、有什么景点,剪报里全都有。此外现在还收藏了许多与铁路有关的邮票、烟标、硬板票和站台票。”现如今,李大耕的剪报资料已初具规模,在圈内也有不少人来到他家中想通过他的剪报来寻找过去的记忆。“像电影制片厂就曾找到过我,想让我给他们看看以前铁路职工服装到底是怎么设计的。”

李大耕透露,在做完全国铁路的剪报整理后,他还要做一套关于铁路机车的剪报整理。主要内容包括从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到现在的高铁动车,一共四大本。

谈到未来,李大耕笑着说,自己后面还有好多任务要做。“在整理完关于铁道的所有剪报以后,我还要整理出一套关于我们李氏家族史的资料,这是我多年以来的愿望。”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博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