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故宫第三次展这幅画 惊艳度比肩《清明上河图》
2017年9月11日讯,今天,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亮相。9月15日至10月30日观众可以欣赏到这幅年龄在900岁上下的旷世奇作。此画素来低调,公开展出的次数掰着手指就能数出来:
《千里江山图》在午门展厅亮相
1953年毛泽东主席观摩《千里江山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和2009年,画作局部展出过。这幅纵51.5厘米、横1188厘米,绢本质地的《千里江山图》此次是第三次全卷展出。
请先翻转手机,细细欣赏这幅近十二米的旷世名作。
▼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
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皴,后施青绿重彩,用石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北宋蔡京題跋
画作上有一段题跋,是其最早收藏者——宋代宰相蔡京写的。寥寥几笔,翻译成白话,大概意思是:这幅画的作者叫王希孟,因为会画画,所以有机会进入“皇家画院”进修。年轻人交了几次作业,导师都觉得不满意。宋徽宗却觉得这年轻人有想法,亲自点拨。半年后,18岁的王希孟就呈上了幅《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局部
插播一个“窍门”,如何从画上辨年龄。但凡年长大家,讲究做减法,画面讲究取舍。少年英才,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此画面上事物庞杂。但如果能像王希孟一样,可以做到繁多景物布置得恰到好处,画面气象万千,气势连贯,天赋是不可或缺的。
可谁也没想到,当红小鲜肉20岁前后就去世了。有传闻他是被赐死的,原因也是一幅画。逢乱世,因画成名的少年谏言直率,惹得龙心不悦。有一次,他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
时间一直往前,没尽头,只有路口。一个北宋的少年,在最灿烂的年纪,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祖国千里江山的壮美,然后在路口消失,没有给我们留下过多的故事。随着时间传递的,只有一幅《千里江山图》。乾隆年间,这幅画入藏故宫,从此再未出宫。
来源:北京日报 微信公众号 京呈 作者 刘冕 李继辉 摄
相关阅读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开展 乾隆年间漆纱首度与公众见面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2289886.html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