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那年支教时:当时只道是过客 而今方知乃归人

2017-09-12 17:31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9月12日讯,前天是教师节。教师因其教书育人的职业责任而备受人们尊重。绝大多数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老师都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家长的认可以及社会的好评。教师节刚刚过去,感念师恩的声音还在人们耳畔回响。但支教教师却经常得到人们褒贬不一的评判。支教有很多种,根据其持续的时间进行区分,短的三五天到一周,长的一年以上,更有人扎根在支教的地方,默默奉献。

插图 冯晨清

参加支教的人也多种多样,既有没毕业的高校学生,也有准备继续深造的大学毕业生,还有在职的教师。不同的人群,为了不同目的来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教,自然也有不同的感受。有亲身参与者曾经评论“支教是一场外人不懂的恋爱”,支教对那些亲身经历者到底有何意义,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时光沉淀之后,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回忆和思考?

现象
支教活动得到不同评价

随着志愿服务精神越来越被提倡,很多大学将志愿服务作为综合评价中的一项标准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一些大学生便将去偏远地区“支教”当做自己志愿服务的内容,以此获得综合成绩。进行“支教”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由此被很多人关注,更是引发了诸多评论。

在众多评论中有篇名为《哥哥姐姐,请不要再来支教》的文章广泛传播。文章指出:很多研究生、大学生在学校官方、个人自发组织下,利用假期到欠发达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及一些城市周边欠发达地区)进行支教,这种活动非但不能起到帮助受援地学生进步的作用,反为当地学生、学校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受援地的相关部门要对支教者们进行接待、学校还要尽全力配合。最重要的是,受援地的学生要被迫放弃假期回到学校,“学习”支教者教授的课程。当假期接近尾声,支教者走了,留在他们身后的,是受援地孩子们不舍、不解渐渐演变到不欢迎的眼神以及当地老师们无奈的送别和微笑。文章认为,短期支教者走了,给原有的教学秩序带来了冲击,却只为满足他们自己支援欠发达地区的需求,或者仅仅是综合评定中志愿服务一栏的一个对勾。

这些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也不免有失公允、以偏概全。很多由国家党政部门组织的支教活动与上述情况完全不同。既有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奋战多年、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赴欠发达地区进行长期支教(一学期以上)的项目,也有优秀大学毕业生赴西部地区进行长期支教的项目。

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支教项目中由共青团中央组织的“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极具特色:每年在全国各优秀高校中挑选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参加,每个高校遴选出几名到二十几名不等的志愿者。入选者获得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并于本科毕业后赴新疆、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地,深入到当地的中小学中,进行秋、春两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支教一年后,这些支教者会回到校园,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后,有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创业,例如现在火遍全国的小黄车总裁、创始人戴威就曾经作为这个项目的一员,赴青海大通县东峡镇支教;有人始终割舍不下心中的教师情怀,继续做一名老师,在大学或者中小学任教;也有人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努力;还有一些人在继续研究生学业时仍然无法割舍那份对支教的执念,再次支教。

不论这些人现在在做什么工作,他们都曾有一个共同身份:支教教师。教师节刚刚过去,当他们再次想起自己曾经的身份,回想起那一年不长的时光,却真真切切感受到,支教真是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

群像
遥远的故事

初征
支教心态帮助创业

初征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毕业生,与大家固有的理科生的印象不同,初征是一个很随和、善于与人交流的理工男。他在停车场里能一眼认出为他公司打扫卫生的保洁师傅,并且礼貌地说:“严师傅,忙着呢?”

初征学的专业是通信工程,目前正在和自己的学弟贾泽浩自主创业,研制能够自动配送、无人驾驶的物流车。他们二人都曾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支教,这个地方位于中国地图的“鸡尾巴尖”上。初征曾经在支教的时候和其他高校同样在新疆支教的人约在乌鲁木齐见面。他在某一个周五的晚上六点登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长途车,等到第二天早晨八点的时候终于到了乌鲁木齐,此时其他人还没有到达乌鲁木齐市区,初征找了一家肯德基吃了顿早餐:“吃到了肯德基,才真切地感受到回到了城市。”

初征对支教这件事情给自己提供的帮助有着很清晰的认识:“支教是可以通过转换空间而看到不同时间的:比如我看到在吉木乃县破解苹果手机是一项非常高端的电子技术服务,但在北京很常见。这就启发我要从时间的维度思考问题,看看北京需要什么。”

谈及支教对于现在创业的帮助,初征引用了“目标函数”(可以简单解释为做一件事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的概念:“用目标函数来说的话,这两件事是一样的。支教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要完成好这一年的工作,那么在过程中就要做很多具体工作,比如今天这个老师出去培训了,需要我代教数学课;比如我想把这个课上好,就去找我的初中数学老师要来课件参考。创业也是这样,遇到就问题去解决,只要目标函数是确定的,心态就不会乱。”初征的合伙人、学弟贾泽浩提及支教的作用,说道:“支教其实就是帮助受援地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外面世界的窗,在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知道外面的世界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刘璐
变成极具耐心的“达坂城姑娘”

刘璐来自吉林省吉林市,她一直觉得能去一个地方待上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融入那里的生活。2013年刘璐从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她希望能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便动了参加西部计划去新疆支教的念头。尽管刘璐的母亲起初并不同意她去支教,但是刘璐尽力说服了她的妈妈。“我是个自己很有主意的人,比较‘正’(犟),所以对自己认定的事情很坚持。”

2013年8月,刘璐到达乌鲁木齐市辖区之内的达坂城,在达坂城中学支教,教初一年级的语文和英语。在下车的一刹那,刘璐被所眼前的景色震撼了:在达坂城的主干道上有一块写着“达坂城”三个字的石碑,而这石碑的背景便是博格达雪峰(博格达山脉最高峰,海拔5445米)。从此,她每天上下班都要看到这番景象,刘璐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她成为了一个“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多风,一年近一半的时间都有风,年平均风速达到6.4米/秒。根据资料显示,达坂城采用风力发电所产生的电能照明时长超过了达坂城的年平均光照时长。每次刘璐坐三轮摩托下车的时候,司机都会提醒她开门的时拽着点,要不门会被吹飞。刘璐自己的围巾也经常被风吹成一条直线。

支教一年,刘璐与新疆的同事们培养出了深厚友谊。刘璐研究生毕业前夕,新疆的一位同事来北京参加培训,刘璐招待了那位同事。她坦言,曾经的同事来北京,她去招待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是为了面子,也不是出于其他目的,就是单纯的“想见面”。刘璐跟那位同事分享了自己对于工作的设想以及当时找工作的情况,“其实我是一个不太爱跟别人分享自己内心想法的人。尤其是当一件事没确定的时候,我不会跟别人说。但是那天很自然就说出来了。当时那些情况还没有告诉我爸妈呢。”

刘璐的收获不只有友谊。她语速很快,仿佛是东北女孩直爽、利落性格的鲜明写照,她也坦言自己在生活中很缺乏耐心,网约车找不到约定的地点,她都会很着急,但如今的她在对待学生上,有了耐心。刘璐从华电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带本科生的实验课。班上有一个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很差,好几次实验时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此时刘璐不再是那个会跟网约车着急的人了,她会在别的学生等待实验反应去吃饭的时候,单独给这名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指导学生再做一遍。“不能让学生觉得是因为他不会做而又给他讲了一遍,而是要让他觉得是这个实验一定要出数据,要有结果。”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