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科技

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去大柴旦红崖地区感受一下火星生活

2017-09-18 08:39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红崖地区最近一下子走红了,因为这里将建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又被称为“中国火星村”。今后在“中国火星村”,人们不出地球也能感受“火星之旅”。

作者:蔡文清


拥有典型雅丹地貌群的红崖地区给人一种苍凉荒芜的感觉,这里的主要地貌为荒漠,植被覆盖很少;地质上分布着河流、湖泊干涸的沉积物;物质成分中有大量氯化物、硫酸盐等水流蒸发后的残留物等。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使之成为专家眼中“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

作为地球的邻居,火星距离太阳2279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5倍;自转轴与轨道平面的夹角为24度,和地球一样有着一年四季的变化。真实的火星地形地貌是什么样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说,荧惑似火、砂砾遍地、狂沙飞舞、低温干旱,这是火星给人的印象。

火星之所以有这个名称,是由于它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红色的,肉眼看去就像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人类三十多年的探测研究发明,火星是一个多岩、寒冷、覆盖在模糊的粉红色天空之下的不毛之地。今天的火星曾经有过火山活跃时期、存在流星撞击形成巨大陨石坑、以及瞬间洪水冲刷的痕迹等。

火星另一个奇异特征是每年都要刮起一次让人难以想象的特大风暴,风速之大是无法形容的。地球上的大台风,风速是每秒60多米,火星上的风速竟高达每秒180多米,这样强烈的大风暴有时可以席卷整个星球。

火星表面的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整个火星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狂沙之中。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为零下23摄氏度,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干燥,所以它的昼夜温差很大,远远大于地球上的昼夜温差。而且由于火星表面温度低、压力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大致都呈饱和状态,只要气温稍一降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就会凝结。另一方面,火星大气中的水分极少,科学家估计,倘若把火星上的水冰全部融化成水,也只能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10米深的大海。与我们地球表面的波涛茫茫的海洋相比,火星上的水量就显得微不足道。

在地球上寻找到一块与火星地质地貌相类似的地区着实不易,在科学家看来,红崖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有助于开展火星和地球的环境对比研究,根据对地球环境演变的认识,通过反推,可以了解火星过去的样子。比如红崖地区以前的盐湖干涸后留下了许多盐类沉积,这和火星上水流干之后盐类的沉积过程是相似的。科学家可以研究这些盐类在什么条件下形成,通过盐类沉积过程推断过去水的盐度、当时的环境温度。还可以根据流水作用的遗迹,推断火星上曾经的水流情况。

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刘晓群说,中国模拟火星基地,也就是中国火星村,将以“荒漠旅游观光+外星生活体验”为发展目标,以“科学+科幻+自然+生态+文化”为设计理念,是我国目前唯一建在野外荒漠地区类火星地貌中的火星科学文化创意休闲基地,其建设初衷是围绕太空探索这一科技主题,在传统文旅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内涵,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上增添新亮点。火星村的主体部分由“火星社区”和“火星营地” 两个功能区组成。火星社区是以火星为主体的旅游文化园,主要面向普通观光人群;火星营地是由若干舱段组成的高仿模拟火星驻留基地,其中驻舱体验活动主要针对高端特需人群。

在刘晓群看来,火星村的基本功能构成包括五个方面,即“4+1”:初期将涵盖荒漠旅游观光、太空和地外星球生活体验、天文与航天科普教育、影视文化活动四个方面,未来还可进一步创建和提供相关科学实验条件为研究机构服务,开展科研和外场实验工作。在科学传播方面,一站式的体验活动将满足广大青少年在航天、天文、地理及新能源等领域科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在这个中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有着与火星类似的地质地貌,如果只是光模拟出了火星的外表,那火星的内在又如何在这里呈现呢?人们在这里除了体验类似火星的环境,在这里还能感受到怎样的的火星生活?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透露,将来科研人员还会在这里建造火星模拟实验舱,以此来模拟在火星上生活的细节。

火星的大气压力约是地球的1%,大气成分约96%是二氧化碳;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0摄氏度,最低晚上可以达到零下100摄氏度,火星上的太阳光照强度比地球上更弱。郑永春说,火星的这些环境条件都可以在舱内模拟出来,比如可以从野外模拟实验场采集盐类样品,放到模拟火星环境下进行结晶实验,看看火星的盐类结晶顺序跟地球上有何异同,还可以开展微生物生存实验等。

据悉,这种火星模拟实验舱应该不会太大,科研人员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用它模拟火星大气成分和压力、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但也有些东西难以模拟,例如火星上极为微弱的磁场、只有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等,虽然并非完全无法模拟,只是成本会很高。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