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北京豚草污染面积降低到1.9万亩 可大大减少秋季花粉过敏

2017-09-18 11:34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9月18日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除非洲和南美洲外在全球均有分布,上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在北京市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努力下,豚草种群密度持续降低,全市豚草发生面积已经从高峰时期的4万亩降低到现在的1.9万亩。

豚草(资料图)

豚草可引起人体过敏

豚草传入我国后,分布于14个省市,80年代传入北京,发生地点多位于河道两侧、野外、农田及景区周边等区域,是北京市重大突发植物疫情重点防控对象。豚草一旦在农田发生,将和农作物争夺养分和水分,严重时能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豚草的叶子中含有苦味的物质和精油,一旦为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带有异味。

同时豚草还危害人体健康,是夏秋季花粉过敏源之一,8月中旬以后进入开花期产生花粉,8月下旬达到高峰。据悉,每株豚草可生产上亿花粉颗粒,花粉颗粒可随空气飘到600公里以外的地方,是植物过敏原中花粉类过敏原的最重要一种。其花粉中富含水溶性蛋白,容易引起易感人群的过敏性反应。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道反应,比如:连续性喷嚏,大量流鼻涕,引发过敏性鼻炎等,严重的可能出现哮喘。

专家建议敏感人群外出进行户外活动可带上口罩适当防范,出现类似感冒的不适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尤其北京山区的名胜古迹较多,周边豚草防控难度较大,如果不及时防控,对游客健康造成的威胁较为突出。

豚草防控难度大

豚草的危害大,但防治难、根除慢。据悉,豚草可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并繁殖,单株产种子在5000粒以上,具有二次休眠和二次萌发特性,数据表明,豚草种子在土壤中最长能休眠25年后萌发。其种子可以延河流上游漂到下游,需要农业、水务、园林多部门协同配合,且需要周边省市协同作战进行连续、多年、彻底地铲除,才能逐渐降低其发生和造成危害。

在北京分布密度已降低

2017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采取人工铲除和生物防控等综合措施防控豚草。6月、8月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两次豚草普查行动,确定豚草发生地点和范围,随后组织力量进行两次人工铲除。另一方面采取生物控制,引进苍耳柄锈菌。这种锈菌专一性强,不为害其它植物,只侵染豚草,自然状态下可以引起30%的豚草植株死亡,可减少豚草生物量50%以上。2017年的苍耳柄锈菌对豚草的侵染率达到70%,已成功在北京豚草发生区“定居”,为减少豚草生物量、降低种群密度提供保障。此外,还通过发放壬酸制剂快速防除豚草,持续降低了豚种子库的总量。

多年来在北京市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努力下,全市豚草发生面积已经从高峰时期的4万亩降低到现在的1.9万亩,种群密度在持续降低,豚草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文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