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老纺织基地华丽转身: 莱锦文创园把老厂房变成“潮”地

2017-09-18 11:37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9月18日讯,四惠桥的东北角,高楼林立,如果不走入其间,很难发现这里的一片白色低矮建筑,就是京棉集团二分厂旧址。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纺织机械的轰鸣,进进出出的也是各类潮人,门口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几个大字提醒着人们这里已经是各类文化创意企业的聚集地。

高楼林立间的莱锦文创园实现了弯道超车,开园暨实现了100%的出租率。

原来老式办公楼依旧,门口的雕塑显示这里已经今非昔比。

原棉纺厂特色建筑结构的保留让这里充满穿越感。

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人们站在园区内远眺清晰可见北京的新地标建筑。

绿色长廊加上创意雕塑,穿行其间仿佛置身艺术展。

园区内古香古色的小院与现代办公楼毗邻,也让现代与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

这块土地开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在这里筹建的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国产设备、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缩影。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京城纺织厂陆续停产外迁。此时的京棉集团二分厂何去何从,面临抉择。一方面,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朝阳区政府所倡导并创立的国际传媒走廊业已形成,在这条传媒走廊上,京棉集团二分厂旧址是一个重要节点,它地处CBD东区门户,环抱在一片国际化的传媒创意产业群中。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国棉公司决定要打造一个保存着历史记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旧建筑延续新生命,老厂房中树立新产业。项目改造历时1年零4个月,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利用原有的结构、蕴含的历史,采用结构分割、天然采光、立体绿化等措施将旧厂房改造成庭院式的工作环境,并适应了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需求。园区2011年9月18日开园,开园即实现了100%的出租率。

硬件吸引人来,软件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此后园区从单纯提供租赁、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到搭建信用、融资、信息服务等平台,然后通过平台发现项目,参股优质企业,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如今莱锦文创园年产值超过200亿元,产业从业人员近6000人。入园机构已达到170家,涉及影视、传媒、设计、网游、高科技研发等创意产业。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完成了老北京纺织工业基地的华丽转身。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安旭东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