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猩球崛起3》除了技术都是套路 关键词:牛,假,偏

2017-09-26 08:1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晨报

在《战狼2》的辉煌之下,9月份的3部进口大片,好像压力都很大。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敦刻尔克》,最后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蜘蛛侠》表现好一些,不过也只能算正常,于是一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猩球崛起3》上了。

在该片上映之前,某著名营销号就用了跟《敦刻尔克》同样的营销手法,把这个片子称为年度最什么什么的片子,还表达出该片是一部深刻反映人性的片子这样的意思。

说实在话,作为以营销吃饭的自媒体,在上映前帮着客户进行宣传推广,并没有什么大毛病,说说影片如何好看,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可是我实在是反感国内一些影评见西片就软膝盖的做法,把其价值观无限抬高。一部商业大片而已,怎么就如何如何了。好像凡是西方的影片就重视人性,果然如此吗?

等到看过电影,觉得这部片子有几个关键词,牛,假,偏。

  技术果然超级牛

用牛这个词来形容《猩球崛起3》,指的是它的技术。被大肆渲染的动作捕捉技术果然了不起,观众面对众多猩猩,完全没有任何不真实的感觉,每一个细部都是纤毫毕现,如果立体效果再好一点,估计都可以用手摸了。主角凯撒更是如同一位真实的人类演员一样,其目光和脸部细微动作,组成了丰富的表演语言,它所想表达的一切,观众都如实地接收到了。这对于以前要戴着头套演怪物的电影业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电脑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已经让道具、布景等行当大幅度摆脱了原来的窠臼,现在看来,化装服装等也要变天了,不知道整个行业的彻底电脑化能进展到哪一步。至少从这部电影来说,给中国电影的最大启示就是,现代电影工业中,技术在某些层面上,是可以超越传统电影艺术的。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产品,其生产技术虽然不能替代艺术核心,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电影人绝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对于技术的应用远不如好莱坞,更少有这方面的专才,所以到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大量的制作方面的工作,是委托国外同行来进行的。从长远来说,我们的电影要发展,固然在内容等软件建设上要大幅度提高,而电影制作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方面的发展,必须要受到重视。

  续貂剧情果然假

好莱坞式系列大片的一个常规规律,是续集不如开篇,除了个别作品,大多数都是一部不如一部,越来越抽抽,最后口碑差到停拍为止。

这部《猩球崛起3》也是同样的情况,其实它虽然叫最终之战,但是如果票房好到爆,我觉得制片方怎么也能找出最终之战之后再接着的借口,做新故事。可惜最终之战只能是最终之战,而且还是个相当弱智的战斗,作为观众也就没法当真,看看热闹也就好了。

《猩球崛起》系列,从根本的艺术价值来说,远不如它的前辈——《人猿星球》。那是个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后来在2000年重拍了一个。《人猿星球》的意义在于,它采用的是软科幻里面的反思套路,让一贯“把猿不当人”的人类换位思考一下,万一它们聪明了,把我们当猎物该怎么办。电影的原著是法国小说,在世界科幻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级别的作品。

但是相比于警示类的原著,《猩球崛起》系列的高度明显低了不少。虽然该片的第一部还是很不错的,描写了小猩猩凯撒如何因实验而智力成长,然后摆脱饲养员的欺压,带领同伴逃入森林的过程。如果说原著因为提供了全新的反思角度而且是从整个种族的方向上思考,而站上了金字塔尖的话,《猩球崛起》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供了思考的个性化角度,并且补充了细节,从而增强了可观赏性和贴近性。这两个级别不一样,并不因时代的进步而导致新作品就会超过老作品。

到了《猩球崛起3》,连1的本色都保持不了了。故事漏洞百出,细节更是不堪一击。比如最大的漏洞,邪恶的人类上校,为了不让猩猩病毒感染剩下的人类,于是要屠杀已经拥有人类智能的猩猩,可是当他捕获了全体猩猩部落以后,他却要猩猩们去做苦工!天天跟几百个猩猩苦工在一起,还拳打脚踢的上校,最后感染猩猩病毒居然是从一个人类生病小女孩的玩偶上!

还不止,作为一个特种兵精英的上校,用猩猩做苦工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来自北方的人类军队攻击,嗯,为了抵挡拥有主战坦克和攻击直升机的北方大部队,带着几百个特种兵的上校,让几百个刚走出深山的猩猩部落俘虏们,肩扛手提,用石块和木料帮他修了一个城墙!且不说,连个懂行的军迷都不会用特种兵守城的方式来对付大部队,就看短腿猩猩们好容易搭出来的那个破墙,我估计连维京海盗都拦不住,而且他们还自己作死,在院子里面,大模大样地摆放了两个大号的储油罐!最后这个储油罐在北方部队的导弹大炮火箭弹重机枪火力覆盖下面,都安然无恙,反而被凯撒用小手雷干了!

还有好多处,没地方写了。

我记得有人说好莱坞大片,最重的就是细节,剧情可以胡编,细节一定要真实。

嗯?

  唯人性论的偏颇

在推崇《猩球崛起3》的文章里面,最主要的说法,就是片中主角猩猩首领凯撒和人类首领上校之间的角色变换。作为动物的凯撒,一心想过人类的和平生活,于是不断倡导跟人类和谈,即使在妻子都被屠杀的情况下,最终也从报仇的愤怒中摆脱出来,升华成了圣人,是一个从兽性到人性的典范。而人类上校,因为爱子死亡,而要屠杀猩猩来保卫人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暴虐,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似乎还借用了《辛德勒名单》中的场景,上校居高临下,赤着上身,蔑视围栏中的猩猩奴隶,是一个被激发出兽性的坏典型。

上校与凯撒,这一个人从人性到兽性和一只兽从兽性到人性的转换,是本片的重心所在,也是看起来高人一等的评价维度所在。

什么是兽性?什么又是人性?兽性与人性,哪一个是对哪一个又是错呢?

狮子杀戮羚羊是为了食物,杀戮猎豹是为了生存竞争,在这里,杀戮是兽性,但它没有对与错。而作为人类,我们为了保护族群杀死狮子,是兽性还是人性?是对还是错?那么为了保家卫国,杀死侵略者呢,又是什么?如果这个侵略者是猩猩,那杀它们是兽性还是人性?怎么算对,怎么又算不对呢?

回到《猩球崛起1》中,主人公威尔是为了挽救父亲,才研制的猩猩病毒,而当病毒的结晶小猩猩凯撒显露出它的变异的时候,威尔因为“爱”而将它偷偷地放掉了。这个充满了“人性”的举动,导致病毒最终蔓延,整个人类几乎毁灭。

相对的,在3中的上校,为了挽救仅存的人类,不断对猩猩举起屠刀。在面对猩猩的问题上,他毫无“人性”可言。

影片以充满悲悯的调性,讲述着在上校追杀下苦苦求生的猩猩部落的不幸,以反衬上校的残暴。但是我不知道,影片中那数以亿计的随风飘逝的人类生灵,是不是同意这样的态度。

《猩球崛起》系列的警示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把所谓的人性,只关注在有选择的对象身上,这种价值观,无疑已经偏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美国大片和美剧在逐步发生变化,上个世纪较早期的那种梦工厂式的“傻白甜”逐步被更加复杂的剧情和不断延伸的概念所代替,但是在商业片的框架下,这种越来越较劲的编剧方式往往带来剧情的过度演绎。比如《复仇者联盟》续集里面,莫名其妙的内斗,比如《二十四小时》里的特工局成了内鬼反转集中营。在影片所阐述的三观上,也往往因某些僵化的政治、文化教条和对世界过度执拗的解读套路,弄得不伦不类甚至走火入魔。就如同本片,奔向自由的猩猩带来了人类的毁灭,打破了和平,然后它们又希望与残留的人类和平。而和平的结果必然是猩猩壮大,人类灭绝。在这里,是非此即彼的生存重要,还是所谓的博爱与怜悯的人性重要?如果人性高于生存,那么凯撒所有的挣扎又算是什么?

我们不否认美国影视工业的发展水平,但是也不必神话他们的所有作品。遇上编得好的,不妨大大方方地鼓掌点赞,而遇上那些荒腔走板的,也不必非要违心而夸。特别是用不着一碰到那些我们所不理解不认同的世界观,就先诚惶诚恐,自觉低人一等——看不懂文明人的人性表达,是不是自己太没文化了?

作为唯一未中断文明火种的中华文化继承者,我们有理由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解读一切。

 

来源:北京晨报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