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陈家泠:让艺术家的创作照亮生活

2017-09-28 19:14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9月28日讯,在中国当代美术界,有几位名满天下的大玩家:黄永玉、陈家泠、韩美林……他们把艺术玩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都不止一次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过盛大的个展。9月16日至10月12日,《陈家泠艺术大展》在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

作者:钱晓鸣


陈家泠 《和美世界》
陈家泠设计 陈亮制作 《遁一》

陈家泠说: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美起来发展,创作时代高峰美术作品和美化生活是美术家的使命。

著名画家陈家泠早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创作的巨幅国画《西湖景色》,在2016年举行的杭州G20峰会上,成为参会各国领导人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合影的背景画。现如今,陈家泠已经从国画介入陶瓷、家具、服装、丝绸染织等多方面艺术门类,还涉足电影。成为了一位跨界的艺术大家。

“玩出”家具获奖作品

2016年,陈家泠、陈亮合作的家具《遁一》入选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被誉为展览全场唯一一套创新家具。这标志着画家陈家泠创作的家具得到了国家最高的专业认可。对于陈家泠来说,这不过是他“玩”出来的艺术之一。家具的创作灵感竟然来自于陈家泠的麻将瘾。

陈家泠认为:玩是智慧之本。顽皮、喜欢玩的小孩子将来肯定聪明。玩实际上说明这个人是有创造力,有能动性,有思想。所以玩是上帝创造人类的一种本质和密码。玩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艺术之本。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好玩、就是一种创造性。玩也是一种探索,一种好奇,甚至是一种冒险。你有了这种精神就有开拓性了。

陈家泠最著名的玩具就是麻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家里人喜欢打打麻将,有时三缺一,就让他打。实际上他开始的时候对麻将并不感兴趣。后来,打打之后发现里面很有趣味,体会到麻将之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是有它的道理的。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活动,实际上通过这种娱乐,通过四个人集体的娱乐,可以体会人生的哲学。打麻将实际上是一个可以体会人生的游戏,从这个角度出发,陈家泠说,“是你通过麻将领悟一个人生的哲学,也体会到一种命运的理论。比如说麻将抓上来的牌好不好,就像你的命好不好。麻将每个牌能不能抓到就是你的运,有的时候你上的牌很好,大家抓不到牌也不能和,你的命是好的,但是运不好。有的时候你抓上来的牌都不关联,看着不大好,但是每抓一张牌都有用,最后连起来了,然后就和了。说明你虽然命不好,但是运好,每张牌都是你需要的,你就和了。这就是命运论。有的时候你的机遇很好,每个牌对你有用,你的事情就成功了。有的时候你想做一件事情,就是找不到机会,你也做不成事业。所以,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抓住机会,使你的事业不断地发展,就是你的幸运”。

麻将对于陈家泠来说,还有热身起兴的作用。他说,我这里打麻将往往有5个人,每次我打几圈活动开了,脑子活了,就要去画画了,让他们接着打。麻将给了陈家泠灵感,以至于2013年在国博办展时,陈家泠竟然把展览的第四个部分命名为“四万”。

陈家泠对自己的日用品审美要求比较高,他有感于喜欢打麻将,却买不到又好又美的麻将桌。他干脆自己设计了一套麻将桌椅。本来只是自娱自乐,没想到这套麻将桌很受欢迎,不断被人买走又重新做。就这样玩上了家具设计。

大缸体量和烧制有突破

2013年,陈家泠在国博的展览,专家、观众的评价是“轰动”,而对这次展览的评价则是“震撼”。

展品中的“荷花大缸”十分抢眼,它象征着和美;石榴大缸,预示着丰庆。这组“和美丰庆”的大缸展品,其直径为1.4米,高1.3米,创造了新的景德镇彩绘瓷的体量记录。大瓷缸不仅体量为目前最大,使用的瓷土材料也经过特殊处理、改性,同时也是使用釉下彩流动釉色在如此重器上的成功范例。国博吕馆长看后满意地说:故宫有大缸,那是为了救火;国博,如今也有大缸了,这是传承中华文化。

陈家泠盯上了瓷器,是因为他要和窑火合作创作出更新更美的艺术品。他对于瓷器“窑变”有着火热的希望:“这次展出的‘荷花’与‘石榴’象征着‘和美世界’,我在景德镇用瓷器来表达对世界的祝福。瓷器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标杆,英文china就是中国。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家,怎么好不表达china?我们要热爱瓷器,要玩瓷器艺术”。

2013年,陈家泠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瓷器作品被国博收藏了。这次他画了40只大缸,是前无古人的,在同代画瓷器的艺术家中也没有这么做过的。这样的探索也是一个激励,他画了40只大缸都是追求窑变的效果,窑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使创作变得更丰富,难度也更大。陈家泠说,40只大缸现在看起来差不多只有15只好的,很奢侈。我经常讲,什么是创新?正面是创新,负面是失败,创新是从失败当中走出来的。什么叫绝品?绝品的反面就是废品,绝品是从废品堆里面捡出来的。创新背面是浪费,创新承担着失败、浪费、废品。创新体现了艺术家成长、探索和发展,体现了艺术家的魄力、创造力。

“画衫”成为移动的文化风景

在国博五楼高雅幽静的白玉厅前,长年展列着一套服装藏品,那正是陈家泠与服装设计师安然创作的作品。

其实,陈家泠“画衫”已成一道国际范儿的文化风景——从上海到北京的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穿上了陈家泠“画衫”出镜,音乐表演艺术家穿着陈家泠“画衫”赴欧美巡演;到陈家泠自己近年来的每一场展览,都有一场陈家泠“画衫”的时装秀;再到上影集团拍摄的彩色宽银幕纪录片《陈家泠》应邀在意大利罗马荣誉放映,陈家泠身着自己的“画衫”惊艳电影节开幕式全场;在夏威夷电影节上,身着自己的“画衫”的陈家泠被电影节组委会授予“文化大使”荣誉称号,以表彰他积极支持、参与以电影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美术的贡献……

陈家泠过去用的是一般的布匹和染料画服装,被一些主持人、表演艺术家一直用到污染了却没法洗净,只好收藏了。而现在因为使用了特殊的布匹和染料则可以清洗了。

艺术与电影相结合是陈家泠艺术的一大特色。2014年上海电影集团发挥该厂20世纪50年代为任伯年、徐悲鸿、潘天寿、刘海粟等艺术大师拍摄电影纪录片的优良传统,历时三年拍摄了彩色宽银幕纪录片《陈家泠》,该片由贾樟柯监制,曾应邀在罗马电影节上荣誉放映;2015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1届中美电影节上,荣获年度最佳中国纪录片奖;同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第二届中澳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纪录片奖;2016年,在夏威夷举办的第3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上该片荣获纪录片成就奖。

如今,艺术家陈家泠的审美和创作日益走进大众的视野,影响和照亮普通人的生活。正如陈家泠所说,美化大众生活是美术家的使命。

陈家泠 生于1937年,浙江杭州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

196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受教于潘天寿、陆俨少、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先生,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今上海美术学院)任教。

继《开放的荷花》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佳作奖后,1989年《荷花》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银奖。陈家泠的中国画新程式语言强调传统中国画的书写性和装饰性,充分发挥中国画对物象元素和特点的概括性,在对物象要素重组后,凸显出东方审美特色。以深厚的传统功力,表现了新时代的现代性。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