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影片《血,总是热的》为何被称为改革的“润滑剂”

2014-08-08 10:58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31年前的8月,上影厂演员杨在葆因在电影《血,总是热的》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激情洋溢的当代改革者形象罗心刚,登上了《大众电影》1983年8月号的封面。此后,他还因此片相继荣获“金鸡”和“百花”两项大奖的最佳男主角,红极一时。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部影片开拍之前,有人却嫌杨在葆太魁梧,怕弄出“高、大、全”。而且,从话剧到电影,《血,总是热的》一直伴随着争议,甚至被批在宗教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是什么用意……

电影海报

影片《血,总是热的》公映于1983年,故事以1979年春中国经济体制急需变革为大背景,描写了江南市凤凰印染厂厂长罗心刚在改革中遭遇到的重重阻力。影片改编自宗福先、贺国甫创作的同名话剧。1981年,这出话剧曾在北京演出。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舞台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社会问题剧,借舞台宣泄情感,说心里话。宗福先回忆:“有些作品的效果就像北京的‘二踢脚’一样,‘乒乓’两响就完了。话剧中,罗心刚有些话是硬逼出来的,戏的情势只进行到三四分,而他的感情议论却爆发了十分,使人感到不舒服。如果让我们现在重写,也许就会很不相同”。

庆幸的是,话剧虽然未能重写,两年之后,改编自这出话剧的电影却让这部作品获得了新生。其艺术成就和社会效应远远超越了原话剧,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北影厂的女导演季文彦。196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季文彦,第一部作品是1981年和别人联合执导的影片《钟声》,改编自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1983年,她独立执导同样是改革题材的《血,总是热的》时,试图把镜头伸向人物的内心深处,探索人物深层次的感情活动。相比话剧,电影《血,总是热的》更人性化,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尤其是最后一场影片结尾的戏,罗心刚在银幕上竟滔滔不绝做了长达5分多钟的讲话,不仅没使观众感到厌倦,反而印象深刻,并产生强烈共鸣。

罗:“同志们,从今天起,我就要接受审查,也许很快就要滚蛋。今天在这抢时间说几句,也可能是临别赠言了。我没有把厂子搞好,对不起大家……”

这场戏拍摄于上海丝绸印染一厂,摄制组在狭小的院子中间搭制了一个60多平方米的大阳台。100分钟的影片,前95分钟都是为罗心刚这最后5分钟临别赠言铺垫的:罗心刚的脚艰难地迈上台阶:“同志们,难道你们看不出来?我们的退路已经不多了。我们搞了三十年,不理想。可再搞二十年还不理想怎么办?没有退路了。同志们,我们只有和党同心同德,拼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来!否则我们这些人再被打倒,就不会有人再为我们平反了……”

演员杨在葆曾回忆,他想演罗心刚就是被这些台词吸引了。可当初摄制组想找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演员,有人嫌杨在葆太魁梧,怕弄出“高、大、全”。但导演始终坚持选择杨在葆饰演罗心刚。

《血,总是热的》与时代的脉搏完全同步,从话剧到电影一直伴随着争议。针对罗心刚的临别赠言,有人指责:“大好形势,你说没有退路?”影片中,殷新饰演的青年团员宋巧珍不堪车间主任的刁难和生活的重压,到教堂寻求慰藉。《中国青年报》1983年9月11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指出影片在宗教问题上大做文章,“用不少篇幅渲染教堂前的街道、教堂里的歌声,十字架,教堂的肃穆,是什么用意?”

1983年,影片《血,总是热的》上映使许多正身处困境的改革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鼓舞和力量。胡耀邦在致《血,总是热的》等影片颁奖大会的电文中,要求文艺工作者“努力再现四化建设沸腾生活,塑造勇于创新、积极改革的社会主义先进人物的形象。”

今天,重看《血,总是热的》这部影片仍然不觉得过时,影片中罗心刚的临别赠言依然唤起人们的共鸣:“有人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有些齿轮锈住了,咬死了。可只要用我们的血做润滑剂,这话已经说滥了,不时髦了,没人要听了。可无论如何,我们的血总是热的……”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杨庆华/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