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北大“渐冻症”女博士留遗嘱捐献器官 女孩的最后愿望让人泪奔

2017-10-17 10:05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0月17日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早日摆脱痛苦”、“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最近,这份由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口述的遗嘱,让很多人泪目。

汉阳医院的专家为娄涛喂食。 赵林 摄

与病魔抗争了两年

土家族姑娘娄滔来自湖北恩施,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5级博士生。昨天,记者联系到娄滔的母亲汪艳梅,她说娄滔是自己的独生女儿,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好学,从没让她操过心。2007年,娄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本科期间,她的学习成绩始终位列全系前三名,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又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学系,攻读古埃及史专业。

入学后不久,娄滔总是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因为她经常锻炼,游泳、长跑,一直身体都很好,没想到当年10月就开始发病。脚尖开始没有了知觉。”2016年1月,北医三院、协和医院相继对娄滔的病情作出诊断:疑似运动神经元病。这就是因冰桶挑战而被人熟知的“渐冻人症”。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全身肌肉渐次萎缩,身体不受控制,最后连呼吸肌都无法自主。

现代医学尽管很强大,但对于“渐冻人症”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娄滔的病情发展迅速,在脚尖失去知觉后,进而右手也不能动弹。几个月后,她的四肢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生活起居全靠父母照顾,到2016年11月,她已经全身瘫痪、呼吸困难。汪艳梅和丈夫娄功余为了治好女儿,先后奔波辗转北京、武汉等地寻医求药。

可无奈,娄滔的病情还是一天天恶化下去。到今年1月,娄滔曾两次出现病危,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后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她才从重度昏迷中苏醒。

“她想为社会做贡献”

即便如此,娄滔在苏醒后,仍坚持“听”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汪艳梅说,女儿经常说,好不容易进入了理想的校园,但是受病痛所累,不能继续奋斗、有所作为,实在心有不甘。

娄滔的病情也让很多同学和朋友们牵挂。她患病这段时间,很多人都伸出了援手,两次爱心筹款达到了100多万元。汪艳梅说,在ICU每天动辄1万多元的花费,这些来自社会的善款给了全家莫大的帮助。捐献器官也是女儿自己慎重考虑后的选择。“国家培养一个博士生不容易,她觉得自己书还没读出来,不甘心,想为社会做贡献。”

今年夏天,娄滔将护士叫到病床前,以口述的形式记下遗愿:捐赠人体器官。“能捐的都捐了”,并且要求“将骨灰撒入长江,不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负担”。虽然很心痛,但是作为母亲,汪艳梅理解女儿的心思,而且,受女儿的影响,自己将来也要这样做,捐赠器官,尽可能地帮助别人。

10月9日,娄滔被接到武汉汉阳医院,父母代替她在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10月11日,娄滔就读的北大历史学院老师们赶到武汉,将一本北大“荣誉系友”证书,交到娄滔父母手中。汪艳梅表示,最近女儿的病情稍有起色,有时还会主动要求喝橙汁,医院也专程从青海请了专家来会诊。女儿知道所有人都在为她的病情尽全力,虽然治愈的希望很渺茫,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都会坚持到底。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刘琳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