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第二届中俄十月文学论坛举行 当“北京故事”遇上“莫斯科故事”

2017-10-20 10:22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0月20日讯,作为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要国际交流活动之一,10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俄十月文学论坛在北京佑圣寺十月文学院举行。莫斯科《十月》杂志主编伊琳娜·巴尔梅托娃与克谢尼娅·德拉贡斯卡娅、 德米特里·达尼洛夫、 叶夫盖尼娅·捷季娜三位俄罗斯作家来到论坛现场,与叶广芩、邱华栋、晓航、荆永鸣等中国作家、翻译家、批评家围绕“北京故事”与“莫斯科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了愉悦的对谈。

中俄两本《十月》合写城市故事

中俄两国的文学交往渊源深厚,俄罗斯文学曾影响了中国几代作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巨大推动自不待言,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也曾对俄罗斯作家产生影响。而且,中俄两国都有名为《十月》的文学杂志,且都在两国文学界均拥有巨大影响力。俄罗斯《十月》杂志创刊于1924年5月,参与创刊者有富尔曼诺夫、绥拉菲莫维奇和法捷耶夫,肖洛霍夫、戈尔巴托夫、苏尔科夫等曾任编委,马雅可夫斯基的《放声歌唱》,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毁灭》,普拉东诺夫和左琴科的短篇小说,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雷巴科夫的《沉重的黄沙》均发表在该杂志。中国《十月》杂志创刊于1978年,莫言的《生死疲劳》,王蒙的《蝴蝶》,高行健的《车站》,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均发表在《十月》。

2014年,中俄《十月》杂志首次携手,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十月》文学论坛”。此后,两家《十月》杂志频频合作,在中俄两国举办了包括文学研讨会、作家代表团互访、专题文学讲座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为两国文学界的合作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今年正值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行之际,为持续并加强这一良好、有益的文学关系,两家《十月》杂志又再次合作,在2017年10月号上辟出专辑,以“北京故事”和“莫斯科故事”为题,组织两国作家创作多篇小说作品,互译后同时刊出。这些作品均为反映两国首都当代生活的最新小说。“北京故事”包括四部中篇,是叶广苓的《豆汁记》、邱华栋的《蒸锅和古琴》、荆永鸣的《出京记》和晓航的《霾永远在我们心中》,“莫斯科故事”是一组围绕莫斯科这座城市的风格各异的十五个短篇。作家们让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城市的演变进程相互交织,将两座城市当下的生活现实与其丰厚的历史积淀融为一体,对城与人、城与国家、城与民族历史的相互关系进行文学叙事。

豆汁翻译成“绿豆的牛奶”

谈起俄罗斯文学,许多与会的中国作家都表示深受影响。作家叶广岑表示,她这一代上学时都学过俄语,至今还能冒出几句俄语,和俄罗斯人简单交流都问题不大。她回忆起儿时看过的俄罗斯电影和芭蕾舞剧,至今印象深刻。“俄罗斯的文化对于我们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交汇对一个作家来说非常重要。”叶广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虽然她青年时代就离开北京,一直在陕西工作生活至今,但她表示,自己的语言习惯乃至性格都还像北京人一样。“现在让我写起北京东西,尤其过去一些生活有点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感觉。”她表示,《豆汁记》中就有她童年北京生活中的人物原型、一位在院子里给孩子们做饭的老太太。徐先玉是《豆汁记》俄文版的译者,她在分享中就表示,《豆汁记》中有大量老北京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中文使用者都能体会到里面语言的巨大差异,翻译成俄语更是让她下了一番功夫。她说到,翻译中最担心的就是没法传递出老北京的特色语言,比如豆汁是北京特有的,俄罗斯人不认识,如何翻译这个词让她费了一番脑筋。后来她了解到豆汁是用绿豆做的,最后就采用“绿豆的牛奶”这种译法。

作家邱华栋谈到,自己是1992年大学毕业分配来到北京的,二十多年经历了北京的巨大变化。“当时我来的时候北京只有1100万人,2015年北京是2200万人,翻了一番,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伟大,里边蕴含很多故事。”他表示,自己以前曾采访过大量来北京流浪的艺术家,写过流浪艺术家追梦的故事,目前自己关注北京的新中产阶层和文化白领,几部长篇小说都和他们有关。邱华栋还谈到,从文学史上来看,大作家和伟大的城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比较好的作家写北京,俄罗斯作家写莫斯科,形成首都和首都之间的呼应,在文学史上像詹姆斯·乔伊斯和都柏林,像安德列·别雷和彼得堡,像保罗·奥斯特和纽约。”“我们写作共同构成北京伟大城市文学上的书写,最后我们汇聚出来关于北京多重影像、多重记忆、多重审美结果,因此作为北京作家我感到多么幸福。”

俄作家对北京小说很感兴趣

伊琳娜·巴尔梅托娃表示,此次中俄两本《十月》合作推出城市故事的专辑,对于两国文学的交流十分有意义,也引发了俄罗斯作家的热烈呼应。“当我邀请俄罗斯作家来写关于‘莫斯科故事’的时候,我开始想大约会有15个作家会有回应,实际上所有30个作家都回应了,所以我们做了两期,因为一期是容不下的。”她还特别感谢了参与此次活动的中国翻译家,她透露因为俄罗斯做中国文学翻译的人非常少,只有六七个,没有办法做这么大量的文学翻译工作,因此此次中国作家的作品俄文版都是由中国翻译家来翻译的。“他们完成的非常出色!”

伊琳娜·巴尔梅托娃表示,她是第四代莫斯科人,当她看到俄罗斯作家写的莫斯科故事的时候,都会止不住流泪。叶广岑的《豆汁记》让她十分喜欢,她认为小说写出了北京的风俗传统,其他参与此次项目的中国小说也都深刻写出了当代中国的生活、当代中国人的爱情。

参与此次项目的俄罗斯作家德米特里·达尼洛夫说,自己是莫斯科人,这个主题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灵感。她讲到,莫斯科近年来城市建设也有很大变化,夜间有很多穿越整个城市的公车。他就在今年1月的一个晚上做了一个实验,乘坐了许多趟夜间公车在莫斯科城内穿行,这种体验给他带来很大感触,让他发现夜间乘车看到的莫斯科能够展现出此前完全不熟悉的一面,这些感受都被他写进了小说里。“我刚从机场到这个地方,坐的大巴过来,从窗户观察北京,看到很多漂亮的建筑,有很多和莫斯科相似的,有很多是完全不同,所以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来读北京作家关于北京的作品,我想它肯定会非常有意思。”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成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