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北京博物馆有对儿母子志愿者 做喜欢的事心里很快乐

2017-10-30 11:52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0月30日讯,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经常能听到志愿者的义务讲解。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因为共同的爱好参与到博物馆的志愿服务中,16岁的学生陈梓锋和妈妈就是其中的一对母子志愿者。

周末,陈梓锋利用休息时间当志愿者为游客讲解文物

陈梓锋对展馆内一座“碑型墓志”产生了浓厚兴趣

下班前,陈梓锋与路边的石马“道别”。与文物相处久了,他觉得似乎和这些石头都有了感情

陈梓锋的妈妈在恭王府做志愿者服务

服务的空闲时间,陈梓锋的妈妈站在游客身后听其他志愿者讲解,学习别人的经验

假期,母子俩来到石刻博物馆,陈梓锋为妈妈讲解展览中的故事

陈梓锋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做志愿者时间不长,但每次讲解都能吸引很多游客驻足聆听。当有游客得知这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时,纷纷好奇地问他将来是不是想当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而陈梓锋的回答却让游客们很惊讶:“我学的是理科,将来最想学的是化学。”

陈梓锋对博物馆的喜爱源自于父母。10岁那年,母亲带他参观国家博物馆,在青铜器展厅,听到志愿者的讲解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从此就迷恋上了博物馆。6年来,北京博物馆通票上的所有博物馆他几乎去了个遍。一有机会,他还会跟着父母到外地的博物馆参观。一次在天津博物馆,陈梓锋遇到了一位大学生志愿者。那是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展览,陈梓锋觉得这位大哥哥讲解的内容很丰富,与众不同。后来每逢有大展他就坐火车去天津博物馆听这位大哥哥讲解,一来二去俩人就成了朋友。原来这位大哥哥人称“孙大圣”,天津博物馆的所有展览他都能讲,当时还在上初中的陈梓锋便将其奉为偶像。

陈梓锋的妈妈则是恭王府的一名志愿者,每个周末服务半天。她自己是做财务工作的,在她的记忆中,第一次带陈梓锋去国家博物馆他还只有三四岁。虽然梓锋一点印象也没留下,但妈妈认为带孩子多去博物馆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博物馆的一切都是那么富有吸引力,尤其是曾遇到过的很多志愿者,把展品以外更多的知识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梓锋幼小的头脑里,让他也爱上了博物馆,爱上了志愿者的工作。

妈妈听说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招募小志愿者,立刻就告诉了陈梓锋。陈梓锋马上报了名,经过一个暑假的培训和实习,现已成为一名可以独自为游客讲解文物的小讲解员。除了固定的讲解任务,陈梓锋还研究自己喜欢的文物,甚至展厅里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件文物,他也会向馆里的专家请教,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能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陈梓锋喜欢化学,每周六的晚上会去上化学竞赛班,白天的时间要么做志愿者,要么去参观各种展览,他觉得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能收获更多知识,丰富阅历,对今后的高考和未来都有帮助。母子俩都潜心在博物馆的世界中,家里很多事就需要爸爸操心。爸爸说,自己忙点,但是能让母子俩做喜欢的事,心里很快乐。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海欣 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