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人才

高校知名教授频现出国潮?专家:“智力输出”是对中国人才培养的认可

2017-11-06 13:36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1月6日讯,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执行院长、著名计算机专家马毅前不久宣布,将于明年年初加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是继清华大学教授柴继杰加盟德国科隆大学、颜宁教授加盟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计划于明年加盟麻省理工学院之后,近期第四位加盟国际知名高校的国内高校教授。不少人发出疑问,国外高校已经纷纷来中国“挖墙脚”,我们的顶尖人才会不会大量流失?

马毅1995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赴美国深造,先后就读、工作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厄巴拿香槟分校等名校,还曾担任微软研究院计算机视觉组主任及首席研究员。2014年,马毅全职加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并于次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马毅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利用与高维数据分析、信号与图像处理相关的数学和统计工具等,其论文在谷歌学术搜索上的总被引用次数高达34692次,他还曾担任国际顶尖期刊的副主编。

针对国内高校知名教授纷纷出国的现象,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相关负责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从国家到学校,人才引进力度越来越大,当年出去深造的人才回来为祖国效力,以及外籍专家来中国工作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主流,来中国的人数远远多于从国内离职出国的人数。记者了解到,仅国家层面开展的高端海外引才“千人计划”,就已引进了7000余名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就是“千人计划”回国者。他说,2007年他回到清华,当时清华要想招一个在美国刚刚博士毕业或者博士后做完的优秀青年学者回来,给予教授的职位,面对美国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胜率大约是5%;而10年后的今天,我们只用跟美国一样给助理教授的职位,胜率就能达到95%。

在专家看来,即使少量的知名学者出国任职也不会减少对我国发展建设的支持,因为随着全球一体化,国内外研究早已进入“共享时代”。教育学博士侯正方则认为,知名学者出国也是一种“智力”输出,“无论是颜宁还是马毅,回国后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科研,在国家支持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能赴海外名校任教也反映了国际学界对中国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航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