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一不小心跨入“博物学热” 博物学类图书在书架上占据一席之地

2017-11-10 17:35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1月10日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和自然亲近,注重生态和文化跨界的体验,博物学类图书在书架上占据一席之地不让人意外。

作者:周文翰


资料图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殷呈悦摄

最近两三年出现了小小的“博物学出版热”,书店里一本本图文精美的博物类图书常摆在显眼的地方,各种电子台历、手账、日历也常以植物、花鸟图绘为主题,因为自己去年在商务印书馆出了本《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曾被朋友戏称“一不小心跨入热点”。对我来说这是无意之举,2008年至2010年有两年多时间我主要在西班牙、意大利、印度、东南亚等地长期旅行,开始时的兴趣主要在殖民历史和文化冲突,一方面是古代殖民的历史,比如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摩尔人如何进入西班牙殖民,雅利安人、中亚穆斯林如何进入印度以及留下的遗迹,另一方面就是近代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在亚洲各地留下的近代殖民主义风格建筑、生活方式等,我特别喜欢在两种、多种文化边缘的那种地方旅行,可以发现、体验多种文化冲突、融合的痕迹,也有各种生活方式上微妙的混杂、传承。

当时除了看历史博物馆、美术馆、教堂之类古迹,还有大片的空白时间需要消磨,就去旅馆附近的公园、菜市场等地方闲逛,看当地人如何吃吃喝喝、养花种草,也时常能在当地书店看到介绍本地花草自然的博物志类图书,有知识点,有图片,更重要的是呈现出一种与生态相关的生活方式。这激活了我对于各种水果、花木、蔬菜等植物的记忆,想起自己在童年、少年时代在乡村、城郊所见的植物和摘西瓜、爬树等等有趣的经历,开始留意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觉得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认知植物、植物如何在全球传播的历史挺有意思,可是欧美人写的书多数写近代植物学家如何在世界各地探险和研究植物,植物如何传入欧美,而国内的书多数都是写中国古典诗歌、文学中的植物象征、形象之类,好像缺乏中外比较视角的著作,就在旅馆、咖啡馆开始自己写这方面的文章。

可能因为做过很多年记者,我喜欢追溯一系列现象后面形成的机制,比如商业、宗教、政治等等因素怎样影响人们对植物的命名、使用、传播等,以及他们在图像、文字书写中的呈现。写作博物学的书籍,对我来说一方面像是在文字中反刍生活、旅行中有关植物的那些经历、场景和记忆,这是完全个人化的一些经验,有些甚至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像侦探一样追踪有关植物的知识、文化和权力互动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可以说,植物如何被利用、认知、传播、赋予文化意义的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的一个侧面。

零零散散写了很多漫谈短文,花木、蔬菜、水果方面的都有,曾在《人民文学》、《艺术家》等杂志发表过几篇,其他大多数一直保留在电脑中。关于植物的历史常常是我和家人、朋友在饭桌上聊天的话题,后来他们建议我可以整理出书,就做了一些修订整理,主要是查证了许多科学文献,把之前的“文化漫谈”和“科学历史”结合了一下,算是“跨界小历史”吧。写这本书对我来说经历了走出博物馆,走进植物园,再走进图书馆的一个周折过程。拖了很久才把其中一部分文稿整理成《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出版,发现挺受欢迎,这让我也有点惊讶。

我觉得现在博物学写作和阅读变得 “有点热”可能和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和网络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发展和各种兴趣社区的形成有关。网络上丰富的图片、故事以及无限互相链接的方式让各种兴趣群体可以方便地积聚、交流和关注,可以形成一个个写作、阅读的共同体或者说“朋友圈”,这加速了博物学写作、出版、消费的知识流通和商业循环。

其次是2010年以来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导致了阅读风尚、出版和旅游市场都开始向纵深发展,比如“读图时代”“轻阅读”的出版方向也在迭代发展,博物学类的图书不仅图片优美,而且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谈资性都可以和读者自己日常生活的旅行、社交对接,在书架上占据一席之地不让人意外。

未来我觉得旅游市场和教育市场也会对博物学出版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这两年国内人旅游的休闲度假需求已经超越了观光游览,人们对特殊主题、深度的个性项目有了更多需求,未来和博物学相关的旅行、出版可能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把上面这么多背景综合起来,可以说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开始注重日常生活中和自然亲近,注重生态和文化跨界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是阅读、看展览,也可以是就近散步、出城旅行,而且多数都是家庭游、亲子游,他们的兴趣、关注会给许多方面都带来巨大改变。

(原标题:一不小心跨入“博物学热”)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