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美食

北京冬日舌尖上的记忆:紫瓤儿“心儿里美” 冬天萝卜赛过梨

2017-11-24 10:13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1月24日讯,冬季的萝卜对于北京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之一了。关于萝卜,也有很多俗语,比如有“吃萝卜,喝酽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冬季萝卜赛人参”,“萝卜上市,太医还乡”等等,足见大家对萝卜的深厚情感。

民俗专家高巍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对于萝卜的回忆是四合院后院的那口地窖。“一到冬天,我家便会在后院挖一口地窖,用于储存大白菜和萝卜,我们小孩个儿小,一到吃萝卜的时候大人便会让我们下地窖去拿,还教我们什么样的萝卜好吃,比如要拿屁股大,尾巴小的。”那时候家里吃的就是红心绿皮的“心里美”萝卜,“这种萝卜既是蔬菜又是水果,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了,没有水果了,大人就会洗几个这样的萝卜切成月牙形端上来,大家也是吃得津津有味。”过年时,这凉拌萝卜丝也是不可少的一道菜。高巍说,那时候吃上一个饺子,再配上这凉拌萝卜丝,别提有多美了。美食家汪曾祺就做过“拌萝卜丝”:他用小红水萝卜连皮切成细丝,加糖后略腌后即可装盘,然后浇以酱油、香油和醋。

“萝卜赛糖梨哎,辣了管换!”小时候一听到胡同中这飘散着的吆喝声,高巍就知道走街串巷卖萝卜的小贩来了。他说,在记忆中,当时卖萝卜小贩骑的车可漂亮了,因为他们的车上永远开放着漂亮的萝卜花,“这是小贩们用小片儿刀一层层地将萝卜雕成盛开的鲜花,层次很是分明,萝卜瓤儿一看就水分充足,看着让人垂涎欲滴。”高巍说,那时候的小贩多来自城南,“因为那边多是沙土地,就适合种萝卜。”

清代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浚在《植物名实考》中,也极其生动地描绘过北京“心里美”萝卜——“冬飚撼壁,围炉永夜,煤焰烛窗,口鼻炱黑。忽闻门外有萝卜赛梨者,无论贫富髦雅,奔走购之,唯恐其越街过巷也”。他在北京为官时,晚上总要出来挑选些萝卜回去,他对“心里美”萝卜的评价是:“琼瑶一片,嚼如冷雪,齿鸣未已,从热俱平”。

海淀农科所副所长李海东说,在他小时候,北京人冬天主要吃“心里美”、“大红袍”和“二缨子”这三种萝卜,其中“二缨子”是一种小萝卜,多用于腌制。不过如今,“二缨子”在北京已经很少种了,好在萝卜的品种越来越多。李海东告诉我,仅白萝卜就有十几个品种。新发地市场商户说,目前白萝卜中销售最多的是“白玉春”和“春雷”两个品种。

李海东说,白萝卜一年四季都有,现在吃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老北京人至爱的“心里美”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这种萝卜又分为花叶和板叶两种。其中花叶“心里美”萝卜是北京的地方名优品种,在郊区已经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了,以海淀区罗道庄、大兴区西红门、高米店等地所产最为著名。据说慈禧特喜欢吃,一度成为清宫贡品。除了“心里美”萝卜之外,现在在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还有“满堂红”萝卜以及绿皮绿心的沙窝萝卜和潍坊萝卜等。

GO提示

萝卜在民间素有“小人参”的美称。一到冬天,便成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客,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萝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至10倍。海淀农科所副所长李海东提醒说,萝卜为寒凉蔬菜,阴盛偏寒体质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另外胃寒者尽量不要吃生萝卜。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于建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