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菜园”遗迹 菜园街与南菜园街

2017-11-27 19:18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1月27日讯,位于北京二环西南角的菜园街和南菜园街,是南北相接的两条街。这两条街,是1950年后在原乡间土路的基础上开拓出来的大街。菜园街北接南线阁街,南至白纸坊西街,全长约517米。南菜园街北接菜园街、南至右安门西街,总长约950米。

作者:邱崇禄


制图 冯晨清

 

北京印钞厂

大观园

它们的街龄虽然仅有六十多年的时间,可这一带与“菜”有关的历史却源远流长。

元代时,这一带正是原金中都禁苑故地,由于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沛,逐渐变成皇家的菜田。明代在此附近设“嘉蔬署”的机构,专门管理为皇家生产蔬菜的菜农。在南菜园街不远处,有人们熟知的“菜户营”这个地名,它就是当年菜户聚居之处。

如今住在南城的北京人,对于大观园并不陌生。其实,大观园在建成之前,这一块正是在菜园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苗圃。在这一带,“菜”的痕迹非常集中。

1
辽代护城河断流成河沟

南菜园地区在明清时,被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沟一分为二,河沟南侧被称为南菜园,河沟北侧被称为北菜园。这条河沟正是辽南京城南城垣外护城河遗留下的故道。

根据北京文史学家于杰、于光度生前所著《金中都》的记载,当年,莲花河构成的辽代南京城(即今北京)西护城河于大红庙村以南处有一巨大分支东流,流经南河泡子之南。而且从民国初年地图上可看到第一监狱北侧东西向(即今白纸坊东西街一带)有一条河沟,此沟正好与东流的莲花河水连通。东流的莲花河水及河沟,便是如今大多数人认为的辽代南京城南护城河故道。

在金中都时代,这条河非常重要,作为中都的内河,在金末蒙军攻入城内进行巷战时,金军曾以此环旧辽城之河运送战略物资。根据《金中都》记载,此河不干涸是因其有西湖(今莲花池)之源,其东西流之东段(即旧辽护城河之东段)于菜户营北、鸭子桥处因明朝建外城后,被外城西护城河截断,以东部分开始断流,故东段从明末起逐渐枯干,后仅余河床之沟,到清代及民国时期,渐成大道。

当年,这条河沟向东过鸭子桥,穿过今北京印钞厂(原清代度支部印刷局)厂区,一直往东,到达今白纸坊东街以南地区,那里曾有座小桥跨河沟之上,留下了如今还在使用的半步桥街、半步桥胡同等地名。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多年前曾听北京印钞厂的老职工说,印钞厂的家属宿舍被称为“河北宿舍”,一开始不明白为何叫“河北宿舍”,老职工也不明白,只是说大家都这么称呼,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就是因为宿舍在辽代南京城南城墙护城河所形成的河沟北面,因此而得名“河北宿舍”。

金贞祐三年(1215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第三次攻打金中都时,战争空前惨烈,最终金中都城陷落。金中都城被蒙军付之一炬,金中都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中统元年(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到达燕京,目睹这一片瓦砾残址,放弃了在金中都旧址建都的念头。于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另建了一座新城,定名大都,国号大元。

2
元明时期建有官方“菜园”

元大都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后,元政府设立了“上林署”和“宣徽院”等机构,负责管理皇室人员所需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同时特设“司农司”,通过主持编撰《农桑辑要》等农书,着力推广蔬菜的栽培、贮藏,以及漂烫、干制等加工技术。被战火毁弃的原金中都禁苑故地,由于土质肥沃、水源充沛,逐渐变成菜田,其中包括今广安门外到右安门外一带的菜户营地区。

元代在金中都城内的东部设立“白纸坊”,并设税副使。白纸坊的范围北到善果寺,南至万寿宫,西至天宁寺。今广安门内、广安门外以及白纸坊地区,在当年均称白纸坊。元至清代,此地虽是最大的手工造纸作坊的聚集地,但大片的菜田混杂在其间。金中都城残垣到明朝初年仍存在,明嘉靖年间的中、晚期修筑北京外城,将金中都城的东半部包括“白纸坊”的一部分划入了外城之内。明代嘉靖年间修筑的北京外城,圈进了当年金中都城的东半部,也圈进了元代利用金中都城旧址开垦出来的菜地。这其中就有今天的菜园街和南菜园街。

明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下诏改元朝“上林署”为“上林苑监”,特设“嘉蔬署”等管理机构,迁徙山西等地的菜农900户约2000余人进京担负蔬菜生产任务。如今“嘉蔬署”在哪呢?有人说在南菜园街上,也有人说在菜户营,笔者问了很多老人都不知道,后来翻阅《日下旧闻考》,终于找到具体位置,《日下旧闻考》提到,九莲慈荫寺建在明初“嘉蔬署”旧址之上,九莲慈荫寺西边十几步便是中顶庙。而中顶庙就在如今丰台区南苑乡西铁营村。

明代以“嘉蔬署”为中心,建立了官办的皇家蔬菜生产和贮藏基地。这片官办的菜区在今广安门外以南、以西、以东,草桥以北地区,“嘉蔬署”称这些菜农为“菜户”,把其居住地称为“菜户营”。久而久之,逐成村名。

明代时,由于“嘉蔬署”个别官吏对菜户们横加刁难,使菜户们不堪重负忍无可忍,有的菜户被迫采取“拔弃皇家园蔬”的激烈手段,以示抗议。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菜户200余人集体逃回山西故乡,给皇宫的蔬菜供应造成极大困难,引起了皇帝的关注。宣德皇帝派人查明了原因,申饬了办事不力的太监,并亲自颁布手谕,让菜户营的菜户即刻回京。菜户们这才领旨谢恩,凯旋而归。
在当时,京郊的菜田按照其坐落地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等:位于近郊的菜田为上等;稍远的分属中、下等。按其经营属性,可分为民营和官办两类。民营菜田有“蔬百畦可当五帛”之说。其中的“帛”指束帛,帛5匹为1束,其大意是说,种植100畦蔬菜,可以得到相当于25匹丝织物的报酬。南菜园地区的菜田位于近郊,显然属于上等。如今,菜市口大街路东原有一胡同名为“官菜园上街”,这也佐证了历史上这一带曾有官菜园的事实。

南菜园名称出自清代末期,当时,以河沟为界,菜户们把沟南的土路称为南菜园街,沟北的土路称为北菜园街。1965年将北侧的街道定名为菜园街,南侧的街道定名为南菜园街。

3
苗圃上建起大观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观园雪景 供图TAKEFOTO

在南菜园街一带,如今最为人熟知的建筑要数大观园,这里不仅是集中展示红梦楼文化的场所,也因园内亭台楼榭、游廊曲折的绝佳风景成为市民游览的好去处。大观园虽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但其实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最初的模型。

1963年,正是曹雪芹去世200周年之际,周恩来总理找到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问他能不能设计一个大观园的模型,把文学中的描写变成现实中的场景。梁思成组织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师生,夜以继日设计,并参考了多位“红学”专家的意见后,制作出了大观园的模型。这个模型还曾到日本展出,引起了轰动。后来,大观园模型还在故宫博物院里展出过。

从模型制作,到真正建设,中间花了数十年间。1984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将《红楼梦》拍成电视连续剧。拍古装戏就要有布景,拍《红楼梦》这种经典的作品,布景更不得马虎。当时,恰好电影《火烧圆明园》因为布景的问题巨大的论争,当时拍摄《火烧圆明园》时,花费巨资搭建了场景,可惜的是,拍完之后,场景被拆掉了,这带来了极大浪费。因此,拍摄《红楼梦》时,就有人提议,与其花巨资搭布景,还不如建一个大观园,拍完《红楼梦》,还可以拍其他古装戏,甚至可以供后人游玩。这个建议得到多方的同意。

时任北京东风电视机厂厂长的黄宗汉,当时是宣武区的文化名人,他主动请缨,担任大观园建设的总经理,杨乃济任总工程师。这时,建设大观园的项目批了,钱也有了,就剩下选址了。后经过多方考证,选在了原宣武区南菜园最南边的“苗圃”。当年苗圃里有很多树可以利用,也可以挖湖,条件得天独厚。于是在多方协作下,大观园一边修改设计一边施工,同时剧组还一边拍摄。1985年7月20日大观园竣工,园内的“红楼四十景”引起了轰动,电视剧《红楼梦》也于1987年问世。电视剧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而大观园的建成也成为北京西南二环一带一处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大观园后被评为“首都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与大观园同期建成的,还有一墙之隔的配套工程:大观园酒店,酒店在当时同样有轰动效果,后来又在南口建了琉璃瓦的牌楼。大观园酒店里面有荣国府中餐厅,还有红楼酒、十二金钗红楼宴等,展示浓厚的“红楼文化”。

4
百年历史的印钞厂

北京印钞厂的老建筑。清末,它仿照“美京国立印刷局”的规模和样式建成。

在南菜园一带,另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就是北京印钞厂,该厂前身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立的度支部印刷局。清末,印刷局打算在清河一带选址建设,后来因为离北京城太远,就在北京城西南角清代火药局废弃的旧址上建成。辛亥革命后,度支部印刷局改称“财政部印刷厂”,印刷局建筑作为印币厂使用。从元代以来,这一带本就与造纸有关系,清末印刷局建立后,它迅速成为这一带的印刷中心。当时印刷局技术非常先进,是中国近代第一家采用新式的印刷技术印刷钞票、有价证券等印刷品的企业,规模非常大,吸引了包括牛街、菜市口一带的不少人在这里上班。

当年,居住在内城的工人们为到印刷局上下班抄近路,踩出一条从牛街斜向西南经崇效寺山门前的土路。1918年,在印刷局局长(相当于如今的厂长)李光启的资助下,对这条斜街拓宽整修,在街两侧广植槐树。笔者少年时每天要到斜街中部的老君地小学上学,记得从家门口一直到学校门口,街两旁种植的都是巨大的槐树。六月里白色的槐花挂满枝头,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这些槐树均为那时所栽。如今这条斜街虽不存,但从这些遗存的槐树上,还能看出斜街当年大体的走向。

菜园街一带,除了跟菜有很大的关系,更多的还是造纸。当年这一带有很多小的造纸作坊。笔者少年时还见过造纸作坊,条件非常简陋,在作坊里打个水井,用驴拉着磨,压出纸浆。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一到冬天,这里苦不堪言。因为造纸工人居多,以前这一带还有座蔡伦庙(南城人熟悉的白纸坊商场就是建在蔡伦庙旧址上)。每到农历三月十七,造纸作坊的工人们都放假,去祭拜祖师爷蔡伦,寺庙周边会举办热闹的庙会。

清末民初,京师盛行的“太狮会”民间艺人组织就是在这一带。“太狮会”亦称“太狮老会”,“太”为最大,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称为“太狮”,“老”为历史悠久以示资格,笔者年少时赶上了“太狮老会”兴盛的最后阶段,其景象与当年繁盛时期的记载,已经相差甚远。

有意思的是,因为印刷厂(印刷局后改为印刷厂)不错的经济效益,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在印刷厂发工资的前后几天,周围就集中了各种做小买卖的摊位,物品应有尽有。这种集市甚至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小时候,爷爷带着我逛集市,每到那时,印刷厂周边都是人头攒动。

5
“公社大楼”里的艺术家

顺着南菜园街向北走,就是菜园街。菜园街中部路西的北京市实验职业学院是原来的北京第六十中学,这是一所1956年兴建的中学。虽然学校历史并不悠久,但这所学校与一部非常红的电影有极大的关系。1968年之前,电影《小兵张嘎》中饰演胖墩儿的小演员吴克勤曾就读于该校。

当年在白洋淀外景地,导演崔嵬让饰演嘎子的小演员安吉斯和饰演胖墩儿的小演员吴克勤都脱光膀子,赤脚跟白洋淀的孩子们一块儿去玩,让饰演玉英的小演员李小燕苦练划船技术,三个小演员被晒得黑不溜秋。而且,戏里戏外,饰演嘎子的演员安吉斯,经常捉弄饰演胖墩儿的演员吴克勤,妙趣横生,给剧组带来了不尽的欢乐,成为当年的一段佳话。

菜园街最北端路东的大楼是当年的“公社大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人民公社化的进程中,北京市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这四个老城区准备在各自的辖区内兴建一座“人民公社大楼”。
我上中学的时代,这“公社大楼”三个单元里,分别住着我的一女两男三个同学,因而对该楼比较熟悉。此楼结实敦厚,房间高大,一层虽是公共食堂,但始终没有派上用场,后改为每层单设一间公用厨房。在那个年代,这幢楼房的质量属于上乘。但从规模上看,显然比其他三个区的“公社大楼”要小得多。现在这幢楼房处于枣林西里棚户区的改造地段,据说是不拆除,改作他用。

此楼一门五层居住过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张君秋的琴师何顺信。大高个的何琴师和蔼可亲的性格,在左邻右舍中有良好的口碑,老邻居们至今说起来,还津津乐道。二门四层居住过至今活跃在杂坛的艺术家秦明晓。出生在杂技世家的秦明晓,每天清晨带领五个弟弟在父亲的督导下,在楼下空地上练功不辍。

补白
徐镜心事件
轰动一时

菜园街最北端路西的一大片区域内,清朝时的菜市口刑场,被斩后的犯人,有主的尸体被家属认领走,无主尸体被拉去附近掩埋。 1914年4月14日,位于菜园街北端路西的这片区域,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重大事件。当日清晨被袁世凯秘密杀害的进步人士徐镜心,被人们用极简陋的薄皮棺材盛敛尸首,草草掩埋。

消息传出,惊动了徐镜心生前好友仓谷、周树标、丁佛言、随永超等人,他们以亲属名义找到执法处,请求把徐镜心遗体移至宝应寺停灵祭奠。4月23日下午,徐镜心生前好友在警察署的监视下,将其遗骸棺木刨出,移往北侧一里处的宝应寺登莱胶义园寄骨所,暂厝祭奠。

袁世凯为何要杀害徐镜心呢?这要讲讲徐镜心的身世。徐镜心(1874—1914),字子鉴,1903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他成为第一位山东籍同盟会会员,与孙中山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北方支部负责人兼山东分会主盟人。1906年回国,创办了烟台东牟公学,进行革命活动。1907年到奉天(沈阳)任《盛京时报》主编。后北上吉林与宋教仁一起,以办木植公司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徐镜心被推选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1913年1月徐镜心当选参议院议员,赴京就职。1913年4月,国民党代表宋教仁被杀后,徐镜心在参议院首倡弹劾袁世凯,要求查办主持杀害宋教仁的凶手国务总理赵秉钧,并将矛头直指大总统袁世凯。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将反对派议员驱离京城。

徐镜心在报纸上撰文,抨击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为“破坏共和之蟊贼”;徐镜心反对袁世凯向国外银行借款,撰写文章痛斥袁世凯此举“蹂躏民权,灭绝人道”;徐镜心在“二次革命”时,联络江西的李烈钧反袁……在袁世凯加紧称帝的时候,徐镜心的举动令袁世凯如芒刺背。袁世凯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袁世凯在1914年3月15日将徐镜心逮捕下狱,4月14日将徐镜心杀害。

1916年袁世凯死后,徐镜心遗体由长子徐焕章等人运回山东黄县原籍安葬。如今原来的不毛之地已高楼林立,经纬的街区间绿树成荫,花木成行,谁能会想到它当年如此的荒凉,如此的沧桑,如此的悲壮?

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南菜园,历经时代的变迁,一直记载着菜农们辛勤劳作和苦难历程。如今,菜园街与南菜园街两侧高楼林立马路平整,环境优美,过去荒凉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