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美食

北京冬日舌尖上的记忆:攥着副食本 买三毛八一斤最好的带鱼

2017-12-01 18:35 编辑:admin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2017年12月1日讯,一到冬天,北京人家里的餐桌上就多了一种食物——带鱼。尽管不会见天儿吃,也会隔三差五的吃一顿。对于多数人来说,它不仅是世间百味中的寻常味道,更是一种儿时的记忆。

朝内菜市场上的鱼摊儿,品种并不丰富。 北京日报高宏1964年/摄

不受待见的“怪鱼”

上世纪50年代,一种银白细长、尖嘴尖牙、条带状的“怪鱼”进入北京的菜市场。大家都管它叫“带鱼”,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待见它。物质匮乏的年代,老北京人吃得上的鱼类,不过黄花鱼、鲤鱼或鲫鱼,并没有多少选择。

而吃鱼又讲究有头有尾,要求品相好,所以掐头去尾、切成段的“带鱼”,被认为是上不了席面的。1957年,南方带鱼大丰收,北京市水产供销公司从浙江采购了15万斤鲜带鱼。第二年,又陆续运送一百多万斤鲜带鱼。

此外,为了推广物美价廉的带鱼,当时的报纸、电台想方设法向市民科普带鱼:

1963年1月31日《北京日报》2版的科普文 ,向人们介绍了带鱼的种类、特性、营养成分等。

以及带鱼的各种吃法:

1958年1月12日《北京日报》3版向市民介绍糖醋带鱼、清蒸带鱼、红烧带鱼等做法。

据老一辈回忆,“各个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干部,农村的人民公社、大队小队的头头脑脑儿都出来宣传吃带鱼的好处,说是带鱼含碘比较高,能够预防大脖子病……”

当时的北京市民拿着盆子,排队买鱼的情景。 BTV科技频道《记忆》节目截图

久而久之,带鱼以鲜美的口感和便宜的价格,逐渐征服了北京人的胃,上了百姓家里的餐桌。

定量供应、凭“本”购买

计划经济的年代,为了保障市民的供给,几乎所有商品都是凭票、凭证,定量供应。带鱼在一段时期也属于定量供应的食品之一,跟芝麻酱一样,需要凭副食本购买。

当年的副食本、肉票、鸡蛋票等。 北京日报资料图

每年冬天,报纸上登出“冬汛带鱼上市”的消息后,大伙儿都开始翘首以待。等菜市场、副食店里来了带鱼,街坊邻居一传十、十传百,纷纷端着盆子去抢购。尤其到了春节,带鱼甚至供不应求,很多家庭都安排一个人起大早,在冷风中跺着脚、排着大队去买。

菜市场里,市民们争相买带鱼的情景。北京日报资料图

但排队一早上队,却不一定能买到东西。眼瞅着排完二里半长队,售货员却呼啦解下围裙,喝一声:“今儿的东西卖完了!”政府为了让市民都能买到,春节前夕,报纸会详细刊载“关键物资”——肉、蛋、海水鱼、豆制品及青椒、西红柿、黄瓜等“细菜”的数量和价格。要是有人擅自抬价,或者倒卖带鱼,被群众检举后,会通报批评、进行教育。

1984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2版报道,北京市水产品市场定量供应品种全部为带鱼,每人供应一斤。

一开始,北京人吃的带鱼都是国产的,基本是舟山带鱼。“窄”一点的带鱼,比皮带宽不了多少,一毛五一斤;两毛五一斤的属好一点的,俗称“板儿带”。还有三毛八一斤的,是当时国产最贵的,属于极品带鱼。《我爱我家》里《失落的记忆》那集,和平记忆断片儿,提到70年代想吃什么,就说:“咱吃带鱼吧,买最贵的,三毛八一斤的。”

《我爱我家》剧照

80年代中后期,北京的菜市场上除了国产带鱼,也出现了“西非带鱼”等进口货。从口感上来说,进口带鱼宽大肉厚,但是味道略差,最特别是鱼身接近头部的位置,有几粒类似石头的东西,非常容易硌牙。国产带鱼虽然“窄”点儿,吃起来费劲,但味道好、有嚼劲儿,北京人更钟情于此。

儿时记忆的味道

带鱼的吃法有很多,炖带鱼、炸带鱼、糖醋带鱼、红烧带鱼等等。北京人喜欢炖带鱼,把带鱼买回家拾掇好了,用油一炸,放好作料,再用蜂窝煤炉子文火慢炖一会儿。要是住在大杂院、筒子楼里,炖带鱼的时候香飘四溢,勾的家家户户口水直流。等带鱼被炖的骨酥肉烂,拿起一块,用手轻轻摘掉一侧的刺儿,顺着中间一段主刺儿“啃”。嘿,一口一个香!还有把炖带鱼的汤汁,拌在米饭里,一口气能多吃两碗饭,真是回味无穷。

带鱼的吃法  BTV科技频道《记忆》节目截图

小孩子们一起吃完鱼肉后,会比比谁能吃出一个完整的“梳子”(骨刺的形状)。然后,再把鱼骨头放在铁炉上烤焦了吃,又酥又脆。

北京还有一种吃法,叫烙饼卷带鱼。

整段的带鱼,配上香葱卷在刚烙好的烙饼里,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鱼香、葱香、饼香混在一起,简直是人间至味。

但这种吃法,得下馆子才享受一回。更多的时候,是妈妈在家炖一盆带鱼,我们一边大快朵颐的吃,一边数着吃了几段,乐此不疲。

如今,人们生活好了,餐桌上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吃带鱼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但它给千千万万的北京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儿时记忆,弥足珍贵。

除了带鱼,您还记得儿时的哪些味道?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芝麻匠通讯社”,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芝麻匠通讯社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