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教育起跑线上的焦虑:课外补习大军“累垮”孩子和家长

2017-12-04 13:59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句家长们的玩笑话:如今,孩子幼儿园毕业之时,就是家长琴棋书画精通之日。还有一些半真半假的段子更夸张,比如“陪娃写作业写到心梗进医院”等等,无论事件真实与否,对孩子在学业、才艺培养的焦虑及崩溃状态,还是让家长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被陪”的孩子们呢,也是一样的不快乐,乐器两样两样的学,外语两国两国的念;舞蹈比赛围棋比赛各种PK……“陪娃做作业”爸妈越来越多焦虑,为何他们要那么早就在起跑线上“锁定”孩子们的未来?

6岁半的孩子许下生日愿望:“我想回到小时候,一岁的时候。现在太累了。”

18岁以后干啥5岁定好

李先生的儿子活泼好动,爱运动的李先生,研究完丁俊晖、郎朗这些成功人士的成长教育史后觉得,儿子未来可以当足球明星,走这条路应该会很好。于是,儿子四五岁在幼儿园时,就开始接触足球,上了小学后更是加入了正规的足球培训班,在学校也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小队员。

“我觉得学校足球队的集体训练强度不够,就花钱给儿子专门又报了一个校外培训班。另外以后孩子肯定要进专业足球队,最好能去欧洲的足球队踢球,所以不光他要学英语,我还给他在校外报了西班牙语班,两门语言一起学。孩子就要给他从小规划好一条路,不会走弯路浪费时间,争分夺秒。”李先生说。

确实,李先生的儿子很喜欢踢足球,但是一周之内,基本课余时间他都在学外语和足球训练,没有其他的娱乐,在学校的朋友也不太多。有时候,还会因为校外足球训练班时间常常挤占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时间,李先生还会和学校足球队的教练产生矛盾。“老师总是觉得我们不能以集体为重,但我们个人的技能训练必须跟上,必须花时间,否则无法顺利迅速成长。”李先生坚持自己的想法。

女儿上学时“挺不住了”

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胡女士原本和李先生是不同的,但三年后,她的想法有了很大转变。“大环境如此,我不得不改变。”胡女士很无奈。

女儿上幼儿园期间,胡女士坚持“放羊式”快乐教育,女儿什么课外班都没有上,包括几乎所有女孩子都会去上的舞蹈课,女儿只是开心的游戏度过了幼儿园三年。上小学前的暑期,胡女士也没有给女儿报名学前班,一切顺其自然。

不过女儿上小学没几个月,有一天突然回家和胡女士说:“妈妈,我想学跳舞。”胡女士很奇怪,问女儿为什么,女儿垂头丧气的说:“班上演出,我看好多女同学都会跳舞,跳的很好看,我只能坐在台下看,太没意思了。”

看着女儿沮丧的不自信的脸,胡女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快问身边的好朋友,有没有好的舞蹈班推荐,挑挑选选之后,女儿赶快报了一个学习拉丁舞的训练班。“第一次比赛是去年,北京的一个业余少儿拉丁舞比赛,7岁的女儿完全没有经验,上台后完全是懵的状态,结果第一轮就被淘汰,被很多比自己小的选手‘秒杀’。回家后女儿哭了一鼻子,特别受打击。我知道,那些孩子比她早学了至少一年多,但孩子不懂事,只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行。”

今年的寒暑假,舞蹈老师又带着胡女士的女儿集训了一阵,去外地参加了几次舞蹈比赛,八月份长春的一个比赛,女儿得了少儿组伦巴第二名,开心坏了,后来又在北京赛了两场,一次第三一次第二。胡女士对此又高兴又担忧:“孩子自信多了,协调性也增加很多,学习舞蹈的动力和兴趣大增。但我观察她并没有突出的舞蹈天赋,如果这么早就陷入比赛PK的漩涡里,胜负心这么强,未必是一件好事。但现在没办法,只能让她参加,因为她周围的小伙伴儿,都是早早学习各种才艺,在PK中长大。我希望她以后跳舞只为了放松解压,而不是增加压力。”

两门乐器一起学

耿女士也和胡女士有相同的担忧。儿子才小学一年级,班级群里一会儿通知报名参加围棋比赛艺术节钢琴比赛,一会儿报名参加电视台的少儿英语大赛,有的还得有相关证书才有资格报名。耿女士觉得自己的儿子一样都参加不了:“他才6岁半啊,完全没有学过这些。但我看班上好多孩子都报名参加了,有的已经交了考级证和段位证,看来很早就学习过这些了。搞得我和我爱人都无端焦虑起来,难道我们不让孩子过早去学才能是错的?”耿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唯一的课外培训就是给报了钢琴课,但一直没有考级的念头,上周末陪儿子去上钢琴课,看见一个比儿子小的5岁的小姑娘,一次上两节课,上完钢琴上古筝,乐器都两门儿两门儿的学了。再看看旁边的琴房鼓房,吉他钢琴架子鼓,才五六岁的孩子们,就十八般武艺各种练得火热。“我真是看的心惊肉跳的,这么比何时是个尽头。”

耿女士还说,她的一个朋友带着6岁的儿子去参加了某电视台面向社会海选小演员的活动,原本以为只是海选一些小配角,应该人不多,而且她的朋友是以带娃“见见世面”、玩玩加练胆儿的心态去的,结果她的朋友被海选现场惊呆了,人山人海不说,待选的孩子们背着乐器拿着画架,个个有备而来,不少稚嫩的小脸蛋儿上满是“PK老江湖”的成熟。最后,她的朋友带着儿子直接回家了。

在补习大军中,孩子和家长都感觉累,上周家长杨先生问自己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你想许个什么生日愿望?”这个只有6岁半的孩子居然说:“我想回到小时候,一岁的时候。现在太累了。”

什么是孩子的最大幸福

“部分家长的急功近利,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价值观的问题。”早教专家徐明一针见血的指出:“现在社会上对于一个人成功的标准过于单一,就是以职业、金钱来衡量。没有人重视孩子们以后会不会快乐,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主要与情绪有关,而非金钱。有的孩子会很多才艺,但是也许一辈子都不快乐。家长作为成年人,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心态,去帮助孩子找到学业和游戏、成长的平衡点,而非盲目随大流,动不动就受外界的‘刺激’。”

北京K12教育专家、VIPKID的联合创始人陈媛表示,被动填鸭式学习各种所谓的“本领”,极易导致孩子的抵触心理,所以要让孩子们主动高效学习,首先得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欲望。

“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语言能力不尽相同,拔苗助长不仅孩子痛苦,家长也很疲惫,想让孩子主动学、有兴趣学,需要为孩子找到最适合的老师和最适合的学习方式。”陈媛说,比如,孩子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熟练应用,更重要的是借助语言工具,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好奇心、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化视野等综合素养,这也是未来一代能够立足社会的能力。“并非只是过早去学很多种语言,就一定好。”

另外,对于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早教专家徐明认为不宜过早,社会上那些个别名人的经历,并不能教条的复制,而且,这些成功的人是凤毛麟角,背后有多少失败的例子,并不为人所知。此外,谈到具体的教育做法,徐明说:“孩子幼小时,学习母语非常重要,母语基础不打牢,还要加码学两门其他的外语,最后未必是好的结果。孩子高中以后,给一些职业指点是对的,但小学时就太早定位,给孩子规划好所谓‘对的未来’,其实成年人是很难做到的。我认识一位幼儿园园长,给自己的孩子从小规划当这个家那个家,结果人家长大以后去美国留学学了和核武器有关的专业,这是家长原本完全不可能想到的。必须随时长期的观察孩子自己的兴趣和倾向,慢慢摸出他擅长的喜欢的。”

最后谈到“陪娃写作业”的中国式家长焦虑,徐明表示是家长给孩子设定了一个目标,孩子一旦没有实现,家长就会爆发。可否反省一下自己?自己从小就是完美的、完全不出错的吗?试着心平气和,试着以身作则,试着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和与众不同,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孟环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