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北京多所中学打造“智慧”平台 破解走班选课等新高考难题

2017-12-05 11:34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2月5日讯,前不久,北京十二中高一地理老师刘志琰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做追风少年,发现风的踪迹”,让学生以拍视频、照片和分析诗词的形式记录自己所发现的“风”。在随即进行的“热力环流”课堂上,借助学校“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手段,由学生动手绘制示意图并上传,教师现场评改讲解。

刘平 摄 资料图

此举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地理知识,还提升了其读图、析图和绘图能力。参加2017年全国智慧教育新发展高峰论坛的专家,在观摩了刘老师的地理课后如此评价:“学习的是地理知识,解释的是生活现象,感受的是地理世界的美,这节课很有地理情怀!”

2020年起本市将实行“新高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选择的高考改革,对学校的教学组织、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考试评价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记者采访后发现,像十二中这样开始借助信息化手段应对“新高考”的学校不在少数。

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今后考生的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选考的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走班选课在未来将成为常态。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介绍,实行选课走班以后,学生和老师都将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学生将面临多种选择,选起课来可能会无从下手;个人课表不易查询,临时调课时更是难以快速找到上课地点。另一方面,走班后老师“抓”不到学生,教学管理难度增加,教学质量难以保障;面对多层次教学,教案进度不同,教师负担加重。此外,新高考也给学校管理带来新课题:现有的教室、教师资源不能满足需要,走班教学后行政班不固定,教师教学质量难以评价。“尽管新的考试方案为学生个性成长和多向成才构建了通道,但是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再好的方案恐怕也将付诸东流。”

针对以上难题,二十中打造了“智慧校园”平台,已建成五十余个应用模块,包括教与学系统、评价系统、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初步形成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数字化。比如,学生选课模块,开课前教师在网络上发布课程介绍,学生可以先全面了解各项课程的内容、要求、时间、开课条件等,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网上选课;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生选报情况进行教师、教室等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网络上组建数字班级,为后续教学管理搭建信息沟通和数据交换的平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并开展教学评价。

十一学校也建设了数字校园平台支持选课走班。据介绍,课程的顶层设计本着“理科分层、文科分类、综合课程模块化、特需课程个别化”的原则,基于学生选科、选层、选类,形成走班课表,学生人手一张个性化课表。

新的考试方案中,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之一。如何评价对不少学校来说也是个难点。清华附中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上,将评价内容分为诚信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活动实践、个人成长、集体奖励等9个模块46个维度,由学生和教师实时上传评价资料,实现了分门别类和动态量化。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牛伟坤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