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 严肃不失趣味地讲历史

2017-12-05 11:27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2月5日讯,“两年来,不知度过了多少无眠之夜,唯今晚心境不同。扑面而来的表白,让这一夜,成为我们与观众、我们与历史、与理想、与自己的精神狂欢……”周日深夜,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结束,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短短几个小时里喜获无数观众点赞和业界好评,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于蕾曾参与《非常6+1》、《回声嘹亮》、《开门大吉》等央视王牌节目,也是连续四届央视春晚的总撰稿人,然而,《国家宝藏》首播这短短几个小时里她体验到了更大的成就感。接受采访时于蕾感慨说:“我被这件事情本身震撼了,在这么长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文物,了解到它们如何在历史中走过,如何走进博物馆,无数的东西让我们震撼、感动,让我们觉得骄傲,所以我们希望把这种东西传达出去。我们觉得自己传达得很成功,有一种巨大的价值实现感。”

国宝会不会很“闷”?

制作《国家宝藏》节目的两年里,陆续有很多朋友和记者问于蕾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选国宝这么沉闷的话题?于蕾却坚信,博物馆和国宝一点都不沉闷。“是我们没有选择好一个角度去讲好它们。所以做这档节目最大的难处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是很容易的,内容上的创新是非常有挑战的,就是到底我们要怎么样诠释自己的初心。怎样能够做到大家看完这个节目之后都喜欢,都能在走进博物馆时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是最难的,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摸索节目模式,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给观众。”

数据显示,博物馆文化已经成了年轻文化的一部分,30岁以下的参观人群比重达到了七成左右,博物馆文化的青春化、时尚化成为大势所趋。如何让文物身上的历史不再尘封,不如何让它们崭新地“活起来”?《国家宝藏》最后选择用前世今生的方式演绎。《国家宝藏》中,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讲述国宝的前世,而考古学者、文博人员、讲解员作为“今生人物”讲述国宝的当下,用小品讲故事的形式串联,穿越古今,串起了国宝的前世今生。第一期节目中,第一件登场的文物是前不久刚在北京轰动展出的《千里江山图》,人们对它的作者、创作已经耳熟能详,而通过节目“今生”部分的讲述,观众们由此感知古人在书画上附着的静谧、沉稳,最上等的阿胶、绿松石、孔雀石、千年的贝母化石、数百个小时的沉淀、过滤,以时空心血凝结为积极奢侈的颜料,加上五遍叠加画稿,才有了青绿山水这般层次分明与璀璨夺目。年轻观众在网上不断的感动、点赞,电视机前的老年观众则由衷夸奖:这个节目简直太棒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传播,让更多孩子们,更多中国人知道曾经灿烂,至今依旧辉煌的华夏文明。

于蕾说:“前世今生是我们想告诉大家每一件国宝就像一位走过了历史沧桑的,还活着的人。他们有诞生和流传过程中的前世传奇,也有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在为它研究为它守护为它宣讲。这样会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件活生生、从古到今,一直到今天都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到今天为止都还在发生着影响的东西。”

小品会不会很“扯”?

然而,历史是不断被发现的,文物的故事更是传说众多。把前世故事编排成小品的形式,有几分依据,几分演绎?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里,编剧又是如何取舍把握的呢?于蕾解释,很多文物的历史记载并不多,比如《千里江山图》,关于它的来历所有研究都来自于图上蔡京的一段题跋。“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些片面的深刻所构成的。大家根据自身掌握的史料,写就了现在的历史,那么我们所有的被公认的历史,其实也都是现有的史料集合,是被更多人认知的合理猜想。但当有一个新的文物被发现、被研究的时候,可能之前的某段历史又会被推翻。所以基于这样的历史观和表达,我们对每件文物做了基于大量史料调研后,讲一个合理猜想的故事。当然故事要寓教于乐,要深入浅出,要大俗大雅,但我们也希望在普及的过程中,不要让观众误会,历史的客观性和戏剧演绎的边界。”

小品的编剧很是风趣,比如在多种釉彩大瓶的前世故事里,召唤了晋代书圣王羲之和《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到梦里谴责乾隆,在他们的传世名作上数度题跋盖印。虽然,乾隆的怪癖和大瓶烧造并无直接关系,但小品设计了清代乾隆皇帝对两位书画名家作出一番解释,也解释了这位清朝的盛世皇帝对艺术品的鉴赏、传世观念。

于蕾又以石鼓的故事举例,在宋史上其实并没有司马光跟石鼓发生关系的记载。但是经过查阅史料,记载了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确曾受皇帝之托四处寻觅石鼓,而且他寻找石鼓的时间,正好是他做凤翔府尹期间,那么由此推算当时的司马光年纪七、八岁。而且司马池很喜爱这个儿子,去到哪里都会带着他。于是,基于以上种种,编剧将司马光修史的历史情结与他童年见到父亲对石鼓的历史使命感联系在一起,编了一个合理演绎的故事。于蕾说“当然我们确实尽了全部的努力,但是也少不了会有疏漏,如果有疏漏的话,欢迎所有的人来给我们校订,然后也基于我们的一片真心给予包容。这个事情如果能够引起大家讨论,如果能够发观众的更多兴趣,如果能带领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关心、喜欢我们的历史,那么我们给大家一些吐槽的料,也是功德无量吧。”

怎样的国宝会入选?

很多观众在网上表示,看了《国家宝藏》才第一次知道故宫有石鼓这样一件镇馆之宝。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九大博物馆里陈列的国宝级文物数不胜数,《国家宝藏》是以怎样的标准选择国宝?言及于此,制片人于蕾解释,最初由博物馆推选国宝名单,经过几轮磋商最终选定文物。然而,现在入选的很多文物并不在最初的名单里。“我们要挑选的文物,可能和博物馆最初的理解并不相同。我们的标准,并不是一级的文物就一定比二级的文物好,禁止出境文物就一定比不禁止出境的文物要强。我们想要挑选的是那些,背后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中国人情怀的东西。最后,每一件文物被挑选出来都是因为它有着荡气回肠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然后能够让所有的观众觉得它一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民族发生着影响。它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以今天的方式存在,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民族性格。这些,是挑选文物的更重要的一些标准,而不仅仅是它有多精美,它有多么用材珍贵、工艺考究。背后的这种精神价值会更重要一些。”于蕾说。

于是,从第一期节目可见,入选的文物中,既有《千里江山图》这样的明星文物,也有石鼓这样鲜为人知的国之重器。于蕾带领团队去故宫调研前,节目组里的大部分人也不知道石鼓,但故宫专家听了他们的诸多要求,第一反应就提出了石鼓。“我们当时都很惊诧,这个石鼓是什么?石鼓背后有什么故事?石鼓为什么能叫‘中华第一古物’?为什么历史上从宋徽宗到苏轼,到乾隆皇帝这么多的名人都跟他发生着各种各样传奇的关系?”头脑中一时盘旋了这么多问题后,“石鼓”入选的理由已经不用多说。“实际上,我们想做的是一个文化普及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挑选文物的时候当然会找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是其中有一些跟观众能够有熟悉元素的物件,但是我们也会找一些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的,但是我们觉得这件东西,这个故事它背后所代表的这些气象、情怀和价值观,应该传达给观众。所以说这个选择的标准是什么,选择的标准就是,它更符合我们想要的表达。”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金力维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