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媒体曝光的一段小作坊加工“无骨鸡爪”的视频在网络疯传,这种操作方式生产出来的食品,谁吃得下去?

工人用嘴啃的方式,为鸡爪剔骨和去趾甲。
报道称,工人的工资按量计算,他们认为用嘴啃比用工具更快。
正规厂家肯定不是这种加工方式,但类似黑作坊也是存在的!不由得让人有了心理阴影…(来源:凤凰网)
想关新闻
“进口减肥药”产自国内农村黑作坊 利润堪比贩毒网络支付绕开监管
2017年7月18日讯,在减肥圈,“舒立轻”是一款知名度极高的减肥药,全英文的说明书,产地标注为德国,一些减肥达人昵称其为“小舒”。谁能想到,这样一款“高大上”的减肥药,竟出自偏远村落脏乱的农家小屋里。近日,在江苏省公安厅食药环总队的全程指导下,苏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假减肥药案。从购置机器、原料再到全国销售,这款假药是如何绕开层层监管畅销全国的?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进口”热销药实产农家小院
在百度上输入“舒立轻”三字,立刻会跳出8万多条搜索结果。其中既有销售“官网”,也有消费者交流的“贴吧”,有的“贴吧”跟帖达11万之多。
“在微信圈它的知名度更高,至于这个品牌到底从何而来,至今没人能说清楚。”主办此案的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太平派出所民警赵辰曦说,“号称是德国很流行的药,但是,我们托人在德国药店并没找到这款药。而在国内是肯定不允许销售的,因为药品进口名录里没有这款药。”
市场上的药从何而来?2016年10月,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打假特战队在线监控,注意到这款减肥产品,检测发现含有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于是,将线索推送至公安部,最终此案交由苏州公安承办。
“药品包装之精美与生产环境脏乱,形成巨大反差。”赵辰曦说。警方的视频显示,药品生产的地点,是在徐州市丰县一个偏远村庄的农家院落。房屋由黄砖砌成,内部杂乱无章,生活用品与制药的主、辅料堆放在一起,地上到处是散落的药粉,还有部分药粉盛放在两个敞口的小盆中。
犯罪嫌疑人、“生产者”刘某称,其坐镇石家庄遥控指挥徐州的钱某生产。更危险的是,为追求效果和口碑,犯罪嫌疑人不断随意增加西布曲明含量。
犯罪嫌疑人月售10万余元
在这起案件中,苏州市公安局最终查获生产、销售假减肥药的犯罪嫌疑人共11人。
来自河南、在苏州打工的王某称,她最初是帮人从网上代购减肥药,后来发现市场需求大,从2016年4月份开始自己销售各种减肥药。她在淘宝设立了网店,但主要还是通过微信私下交易。她还将弟弟、姐姐两家人带入共同“致富”。
王某销售的减肥药品牌很多,有不同的来源,刘某只是其上家之一。而刘某的药品销售至全国20多个省份,王某也只是其下家之一。
“整个销售网络错综复杂,且都使用匿名、假名,查清难度极大。”赵辰曦说,“在王某家中,我们查获的发出的快递单就有上万份,但这也只是整个案件的冰山一角。”
目前,警方的证据显示,刘某制售假减肥药不到7个月,销售额高达73万余元,平均每月10万余元。王某本人9个月销售额高达120万元,而其整个家族销售额约200万元。
利润堪比贩毒
网络支付绕开监管
“假减肥药的利润堪比贩毒。”苏州市公安局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副支队长田伟说,以“舒立轻”为例,犯罪嫌疑人王某从刘某处购买,最初是68元/瓶,她一般加价一倍,以130元/瓶的价格售出。后来,刘某将价格降至25元/瓶,王某也适当降价,但最低也要75元,是进价的3倍。
假减肥药利润有多高?警方告诉记者,刘某购买胶囊壳每万粒仅100多元,生产一瓶“舒立轻”给钱某工钱仅1元/瓶,而其售价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五六十元。嫌疑人刘某和钱某生产了多少假减肥药已难以统计。警方从刘某付给钱某的工钱推算,总共十多万瓶。
此案主要嫌疑人刘某27岁,大学毕业,之前从未接触制药。钱某是一名47岁的农民,初中文化。纵观整个案件,从购买原料到出售,基本上都是网上来网上去,且一对一私下交易,把传统的工商、食药监等监管环节全都绕开。
苏州市公安局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支队长顾德胜说:“过去的监管模式在网络时代不管用了,迫切需要改进。”新华视点 朱国亮 来源:北京晚报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