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海归美女后海当车夫 “洋墨水”书写不一样的京味儿文化

2017-12-27 11:48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12月27日讯,2011年成立的“后海八爷”车队,由8位北京籍三轮车夫组成,其中最年轻的44岁,最年长的已年过60,目前,8位车夫病的病,退的退,只剩下3位仍然奋战一线。

但是最近,在什刹海景区内,出现了几位与众不同的车夫:有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姑娘,也有“小鲜肉”和艺术气息浓厚的青年。原来,他们是这次“后海八爷”车队新招募的5位“小八爷”。用总教练“三爷”李永浮的话说,这几个孩子不但有高颜值,还有高学历,两位姑娘都是海归研究生。之所以要招募这些“高端”车夫,就是希望有新鲜血液及时补充进来,把“后海八爷”的品牌延续下去,也把老北京文化一棒棒地传承下去。

明年1月,作为“后海八爷”的首批接班人,这5位“小八爷”就将正式开启蹬车生涯。几个人能否胜任?三爷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我会把十几年蹬车的技巧全传授给徒弟们。”

学艺?万宁桥上蹬三轮

上周五下午4点半,结束了一天的培训,王雪宜、李歌吟等5个人在三爷李永浮的带领下推着一辆三轮车,漫步在什刹海景区里。原来,这是三爷给徒弟们吃小灶,让几位新人轮番蹬车,熟悉景区内的沟沟坎坎。

“不是每天都有蹬车训练,我们现在大多数时候只能在管理处后面的小院子里练,这样的机会很难得。”1米75的王雪宜一边说一边准备上车开蹬,却被一旁的三爷叫停了:“腿得从前面上来,不能像骑自行车那样从后面跨过大梁。”听了三爷的话,王雪宜收住了已经伸出去的大长腿,像个刚学骑车的小学生一样从车大梁前面掏了过来。“从后面上容易踢到客人,尤其是腿长的,所以我们蹬车都要求从前边上。”李永浮解释说。

蹬上车,王雪宜从银锭桥向着万宁桥出发了,只见她两手抓紧了车把,眼睛直视前方,脚蹬子此起彼伏,车链子吱吱作响。“别攥死了把,放松。”坐在车后座的三爷不时提醒王雪宜。果然,按照三爷的指导,车走得更快更稳了。“三爷告诉我们,三轮和自行车的最大区别就是三轮靠车把控制平衡,自行车靠身体控制,只要掌握好了车把,基本就算会蹬了。”在一个转弯处,车明显有些右移,王雪宜将车把向左一掰,左脚稍稍蹬了一下刹车的钢丝,车平稳地转了过来。

不一会儿,万宁桥就在眼前,后座的三爷发话,让王雪宜练练推车过桥。只见她两腿轮番前弓,整个身子绷紧了,几乎是一步一顿地往前拉着车。“找巧劲儿,谁也别在后面推,到了制高点就好了。”三爷下了车指挥。过了制高点,从上坡路切换到下坡路的王雪宜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弓箭步直接变成了小碎步,紧捯着找平衡。“捏紧刹车,往后捏。”一边喊,三爷三步并作两步,快速拉住了车后座,减轻了三轮车的惯性。捏紧刹车钢丝的王雪宜这才平稳地把车推过了桥。“以后还得多带他们在景区里练,小院都是平道,好多技巧只能久练久熟。”李永浮说。

领悟? 寻找北京文化的“贡多拉”

从12月7日开始到现在,王雪宜她们已经培训了半个多月。每天早上9点半开始到下午4点半,一直在接受“文武”两科培训。“基本上就是熟记解说词,听三爷讲解然后再练练蹬车。”王雪宜直言,她和小伙伴们现在已经基本上把什刹海景点的解说词记熟了。王雪宜说,这都是三爷为他们私人订制的:“一些数字、名称是不能错的,但是连接景点的串词,讲解的风格和引用的故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有所不同。”

5位“小八爷”中,4个人都是北京孩子。王雪宜、李歌吟和张柘更是在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留学,学习绘画。在外人眼中,他们都是年轻的艺术家,有自己的画室和团队。“有的朋友也问我,为什么非要选择蹬车来传承北京文化”,张柘说,这和自己在意大利求学时的经历密不可分:“我去过几次威尼斯,看到游弋在河道里的贡多拉(威尼斯尖舟),听到船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深深感觉到正是这个载体承载了千年的威尼斯文化,让它保持鲜活。我当时就想,北京文化的贡多拉在哪儿,我要找到它。”

在意大利求学的日子里,张柘很自然地成为了同学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但在张柘看来,自己这座桥梁,架得并不是那么好:“我以前对于北京的了解,都是通过一些文字、图像等碎片化信息,所以在给外国同学介绍北京文化的时候,总觉得讲不透,感觉自己和生我养我的北京隔着一层窗户纸。”

回国后,张柘一直在苦苦寻求能够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渠道,直到看到了后海八爷的招新公告:“蹬车是一种体验,让自己成为这座城市、这个区域的一部分。我们搞艺术创作的,也需要体验生活,很多东西不是光靠看书本得来,只有通过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北京、了解北京文化,也只有这样,我才能传承到它的本质。”

张柘笑着说:“等我正式上岗的时候,很多国内外朋友会来捧场,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朋友圈和什刹海这样的传统景区结合在一起了,能够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在什刹海蹬车期间,我们5个人都有各自的创作计划,希望能通过各自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传播文化的使命。”

王雪宜说,尽管半个多月来已经对景区内的一草一木颇为熟悉了,但是每次转什刹海的时候,感觉都不相同:“什刹海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中心,连接着北京的厚重与现代。作为旅游胜地,也是北京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我们在这个环境里可以切身感受和学习,也能以我们的方式更好地传播京味文化。”

海归来蹬车是不是一种浪费?

北晚:为什么要招募女车夫,有人说这是一种博眼球的噱头。

李永浮:时代在发展,游客们的需求也各式各样,这是我们传承的一种创新,是什刹海胡同游成立23年以来首次有女车夫加入。女性在交流方式和互动方式上和男性不同,能为游客提供多元化选择。

北晚:女性和男性在体力上存在差距,女车夫如何应对蹬车过程中较大的体力消耗?

李永浮:首先要强调,蹬三轮车和以前“骆驼祥子”那种拉人力车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完全靠人拉,一个是蹬,对于人体力的要求不是那么巨大。根据旅游线路的不同,我们的车程控制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多小时不等,车夫不会一直处于蹬车状态,更多的时候是边走边讲解,或者停下来给游客讲解,这都是让体力恢复的一种方法。另外,在新车夫出徒前,我们有一套完备的培训体系,尤其在蹬车这个环节上,我会把这么多年的经验技巧全都教给他们,告诉他们怎么蹬能省劲。

北晚:5人当中3人兼职,将来能否保证工作时间?

李永浮:他们都表示过,将来会严格按照一周6天在岗的时间工作。首先这3位兼职者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绘画创造不要求坐班,客观上完全可以保证。相比于工资,这个岗位对于这些对生活有追求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感召,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担心。

北晚:5位新车夫中的3位都拥有留洋求学经历,学历很高,从事蹬车是否是一种浪费?

李永浮:这恰恰是他们的优势所在。文化水平高能够让他们在表达相同内容的时候使用更加丰富的辞藻,让解说词更生动。老话说,三分看景七分听景,比如我比较擅长讲马海德故居和张伯驹的故事,张柘就对明朝宦官刘若愚的故事很了解,还能引申出明朝一些历史政治的解读,这都需要高学历和文化底蕴作为基础。

还有,在接待外国游客以及查阅历史资料、纠正解说词谬误等方面,这些新人优势明显。他们每个人英语都棒着呢,还有会意大利语的。手机、电脑、iPad比我们这些老头玩得溜多了。前几天我还请他们帮忙查了宋庆龄故居里面瑰宝亭命名由来、建立年代等一批资料,完善了解说词。

北晚:有了女车夫,车队未来会换新名字么?

李永浮:毫无疑问,后海八爷是我们的品牌,八爷也是一种代称,将来这些“小八爷”的人数很可能是几十人,有男有女。这是一种京味文化的体现。我们会把这个品牌一直延续下去。等他们出徒了,还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设计不一样的工作服,并且研究适合他们的新路线。比如美食路线、名人故居路线、绘画写生路线等等。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张骜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