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画廊 > 画展资讯

工作进行中——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年度作品展

2018-01-08 09:15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7日至2018年1月15日

展览地点:山水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杨庄路与弘燕东路交叉口西150米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参展艺术家:陈抱阳、陈明强、陈志远、姜昕宇、蔣志、林一林、吕智强、邱志杰、祁震、沈晓闽、施元欣、宋冬、宋红权、王沂、王郁洋、邬建安、杨露子、杨茉、姚然、叶甫纳、於飞、张国龙、张愉、张梓倩

策展人:邱志杰

 

览详情

艺术院校的教师是否必须是优秀的艺术家,或者优秀的艺术家是否适合成为艺术院校的教授,这件事情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已成定论。在美国,我们很少看到一线的艺术家在院校中正式任教,最多是去做工作坊或讲座之类的活动。比如说安迪·沃霍尔、马修·巴尼等等很有名的艺术家,似乎都并不在美院中任教。可是在德国,我们却发现顶级的艺术家,大量的集中在美术学院。比如大画家李希特曾经担任过杜塞尔多夫美院的院长,艺术大师博伊斯和美院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杜塞尔多夫美院至今还拥有彼得·多伊格、安德烈·古斯基等享誉国际的著名艺术家,柏林艺术大学也不例外,埃立亚松等著名艺术家都任教于该校。

甚至于,好艺术家在艺术院校担任教师是不是一件好事,竟然都存在着争议。通常的见解当然以为,好艺术家在艺术院校任教会为学生们带来艺术界最敏锐最现场的信息,有助于学生们直接接触到正在发生的历史,而避免于纸上谈兵、隔岸观火。但是也有反对意见,认为大艺术家担任教师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的焦虑,所谓“大树之下长不出小草”。

中国的当代艺术教育始于十几年前,一开初的师资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各家美术院校中的其它原有专业里比较倾向于当代的教师中转来,另一个办法则是把江湖上已经成名的当代艺术家招进美院任教。结果基本上是对欧陆模式和英美模式的折衷。我个人的态度则在居中之中,比较倾向于欧陆的模式。

我倾向于认为,一个教师如果不同时积极地继续从事艺术探索,他的教学本身也将会慢慢地失去探索性和实验性,在某种程度上堕落为课程维护工作。他甚至也会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教学焦虑”,到下一阶段的积极备课全力以赴,逐渐变得习惯。变得疲惫,最后也不再更新和反思教学模式,不再进行备课。表面上是教学对他慢慢变成一种熟练工种,事实上,这种日复一日重复的所谓教学,将慢慢使他厌倦。厌倦感剥夺了教学的激情,培养出一代代没有创造力的所谓教师,而怎么可能指望没有创造力的教师教出富于创造力的学生呢?事实上,伟大的教师总是把教育本身当作一种创作。不但是把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不断产生的新领悟带入教学中,为教学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而是教学本身就被当作他创作的一部分。如果一个艺术家是企图用他的艺术去改变人的精神,改变社会,用作品去改变和用教学行动去改变,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所以在我看来,一个有雄心的艺术家,几乎不可能不同时是一个教师。而一个真正热爱教学的教师,几乎不可能不同时是一位艺术家。不管他教的是艺术还是物理化学,他都可以艺术地教学。

优秀的艺术家任教经常会成为有魅力的教师,吸引学生靠近甚至模仿,也经常因此引发指责。但这种指责实际上是基于浪漫主义以来的个人创造神话。古往今来师生师徒之间就同一个问题展开不断地深化研究,是艺术史中出现学派的基础。不管是吴门画派,还是杜塞尔多夫美院的工业景观摄影流派,无一例外。一个十八九岁的学生,被要求找到自己完全独一无二的开天辟地的领域去展开工作,这几乎是一种妄想。事实上,更真实地发生在艺术史上的,是一个地方的数代人对一个课题持续的接力探索,比如威尼斯画派对油画色彩的持续探索。当然会有自我不够强大的年轻人,只是成为学派现有作风的守护者,但也总是出现更有力量的个体,会成为这个学派传统的新的发展者。事实上一个青年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之处,获得一个批判性的起点,加入一种或几种传统,为他今后在成熟阶段展开更加独特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基础。

因为优秀艺术家的魅力,而阻止他们任教于艺术院校,是一个极其愚蠢的想法。如果出现大艺术家的风格垄断全校趣味,那只是因为这所艺术院校中优秀的艺术家还不够多。如果这所院校中的优秀艺术家够多,学生们就会发现:在学校里面的著名艺术家老师之间的观点会互相矛盾,学生反而获得了选择的自由,这种多元的选择,反倒培养起他们批判性的思考。这时候的独立思考才可能是一种高质量的思考。

我们的艺术教育迷信独立思考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事实上完全独立的思考,并不等于有质量的思考。把一个人关在孤岛上,不与任何人交流,虽然他的思考非常独立,但他只会越来越愚蠢。他的环境绝对的排除了影响的焦虑,没有任何人影响他--这种人我们称之为自闭症。我们要提供够多、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选择给青年。我们不要侮辱他们的智商,以为他们经不起好思想的影响。正如不能假定他们受不了好食物的营养,而故意提供给他们不够好的食物。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艺术院校的教师必须是优秀的艺术家。当且仅当他是优秀艺术家的时候,他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关于教师的教学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第三种争论,那就是教学工作和创作工作在时间分配和精力分配上的冲突。往往青年教师刚刚留校,学校提供较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同时生活也较为安定,他会对教学充满忐忑和激情。随之他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或许获得了比江湖上艺术家更多的展览邀请机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开始慢慢感到教学工作侵占了创作时间,慢慢会对教学失去热情。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受邀来到艺术院校任教,他们会发现由于对教学过于投入,的确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我认为,他们这是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教学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师自己也是学习者共同体中的一个。这样作为学习行为的教学,必然对艺术家的创作形成滋养。

我个人在过往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创作不断蜕变,越来越深化,我对自己作为教师的生涯充满感激。正是因为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在遭遇新的课题,再回归最根本的问题。为了回答五花八门的青年人的问题,我不得不逼着自己去进行思想上的穷根究底。不得不去完成相矛盾之处的贯通,不得不使理论思考由不自觉的感悟发展为自觉的梳理。这样的梳理极大地推动了我自己创作工作的发展。在成为熟练教师之后,我甚至开始故意要求自己去教自己不懂的东西。为此去研究过去不熟悉的领域,并和学生共同学习。在这样的教学工作中,我的世界慢慢扩大。因此,我对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遇见的学生们,其实充满感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设置这个实验艺术学院教师年度展机制。我们的创作生涯都还在进行中,我们作为教师的工作也还在进行中。

——邱志杰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 weibo北晚新视觉微博
  • mobile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 app北京晚报APP
  • weixin北晚新视觉微信
  • ys1新视觉影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