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中南海的“邻居”府右街 红墙下的北京往事

2017-12-29 16:18 编辑:admin 来源:芝麻匠通讯社

2017年12月29日讯,南临长安街,北接西安门,东临中南海,西边部委大楼一字排开。府右街,这条红墙下的街道,特殊的位置注定了它不凡的身世。

府右街

 杨盼 绘图

倘若时间倒退百年,府右街还只是条临着西长安街的无名小道。

直到民国二年(1913年)袁世凯把“总统府”迁入中南海,由于它正好位于总统府的右侧,才得名“府右街”。

府右街 北晚新视觉图

在百年岁月的洗礼中,府右街一直安静地见证着红墙内外的传奇。

神秘的邮局

走在府右街上,视线很容易被红墙下的警卫岗楼和执勤武警所吸引,相比之下,西侧一座低矮的暗色仿古四合院显得很不起眼。

府右街乙27号 张宁/摄

如果不是悬挂着一块标有“中南海邮局”字样的金属招牌,路人很难将它与中南海联系在一起。

营业厅里悬挂着开国领袖们的标准照,更是让它风格迥异。

 张宁/摄

一切细节,都在暗示着这间小邮局不平凡的身世。

“直通”中南海

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邮局既不挂牌,也不对外开展业务,是属于中南海的内设邮局。

各地寄给中共中央、政府各部门和领导人的信件、邮包和报纸杂志都是先发送到这里,盖上“中南海”的落地邮戳,才能被投递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中央领导的家庭邮箱中。

一位中南海邮局的老邮递员回忆:每天三四点钟就要起床,骑着自行车摸黑赶到20公里外的人民日报社取报纸,再到冶河邮电局交接邮件,10点前后返回邮局,车后座每天都载满了报纸和信件。单是《人民日报》就有200份,未经折叠就被分为4卷卷起,整个报卷有半米多长,堆起来像小山一般高。

那个年代,中南海邮局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人民来信,每天至少1000封左右,多的时候能达到两三千封。

作为庙堂与江湖的连接点,中南海邮局的工作对写信者而言意义重大。

1959年6月,一封署名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路小学四年级二班王刚”的信件,同众多群众来信一起被投送到了中南海信访处。

几十年后,已是著名演员、主持人的王刚说出了这封来信故事的后半部分。

王刚 北晚新视觉供图

小时候,作为调皮捣蛋的坏典型,王刚被周围同学孤立了。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决定给毛主席写信,并随信附上了一张画和自己的照片,信封上写“北京,毛主席收”。

十几天后,王刚突然被校长叫去办公室。起初他吓得不轻,以为自己要被开除,结果收到一个信封—— 那是来自中南海的回信,信里还有一张毛主席亲笔签名的标准照。

印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落款的回函信封。

回信中写道:“王刚小朋友,六月二十四日写给毛主席的信和寄给毛主席的图画、相片都收到了。谢谢你。今寄去毛主席的照片一张,请留作纪念。希望你努力学习,注意锻炼身体,准备将来为祖国服务。”  落款是“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

回忆起这段奇特的经历,王刚感慨万千:“忽然,我在人们眼中的印象一下子变了,各种赞扬声不绝于耳,然后我成了一个好班长、一个两道杠的少先队中队长……这封信改变了我的一生。”

上世纪60年代末期,出于安全的考虑,中南海邮局搬到了现在的府右街乙27号院内,但依旧不挂牌、不对外营业。

直到1997年,“中南海邮政支局”的招牌终于悬挂出来,开始对社会开放,府右街上这座神秘的邮局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将军府里桃李荫

在北京,说起张自忠路很少有人不知道。

可张自忠路虽以抗日名将张自忠命名,却不是张自忠生前住过、工作过的地方。

张自忠,抗日名将。《北京日报》2014年7月22日第017版图片。

张自忠将军生前在北京的居所,恰恰在府右街上。

府右街丙27号 自忠小学大门

府右街丙27号这处宅院,便是他1934年购买的房产,原是北洋军阀总统府侍卫长徐邦杰的住所。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受命代理北平市市长,但他不愿在沦陷后的北平与敌伪周旋,遂弃职南下,离开北京,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因对日作战军功卓著,升任为第33集团军中将司令。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亲率部队在湖北与日本作战,身中6弹牺牲,战死前对副官留下遗言:“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

就这样,张自忠成了中国抗战牺牲在前线的官阶最高的将领。壮烈殉国后,毛主席为他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

自忠小学内的纪念碑 北京日报图

抗战胜利后,这座宅院重新回到张氏后人手中。为了纪念张将军,他们在此开办学校,初名“北平市私立自忠学校”。

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左三)参加自忠小学活动 北京日报图

后又曾易名为椅子胡同小学、丰盛学校、光明小学,直到1988年才恢复现名。

自忠小学大门及张自忠故居内的旧照  北京日报图

曾经的将军府里,如今已是桃李满园。

2008年,自忠小学内师生举行纪念仪式。北晚新视觉供图

而这条红墙下的街道,还在静静讲述,那些红墙内外的传奇,那些对英雄的怀念……

 

来源:微信公众号 芝麻匠通讯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