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北京各村镇办起乡情博物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住文化根儿

2018-01-03 11:08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1月3日讯,“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是诗人席慕蓉笔下对乡愁的描述。

随着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村民搬迁上楼,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儿,最割舍不下的那一缕缕乡愁,也在一座座乡情村史博物馆里永久地留存了下来。据了解,仅朝阳区就已经建成了包括崔各庄、豆各庄、南磨房、高碑店等在内的20个乡情村史陈列室、博物馆,展示农村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帮助村民留住“乡情”。

“这里展示了一件件记录和封存了往日生活印记的老物件,还有生动再现的怀旧场景”,朝阳区文委和农委相关负责人说,从2011年朝阳区就出台了支持发展民办博物馆的政策,每年由政府出资,邀请专家和专业机构对本地区的历史文脉进行研究,让村民们能够在搬迁上楼后仍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据悉,今年朝阳区的东坝地区民俗博物馆、常营地区乡情村史陈列室等4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也将正式启动建设。

这些博物馆背后都有怎样的乡情故事?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其中的4座乡情村史博物馆。

崔各庄乡情博物馆

“几百本流水账记录了村子的几十年”

镇馆之宝:手扶拖拉机、老账本

崔各庄的乡情村史博物馆位于何各庄村村东的果园里,这里也是朝阳区惟一一处由政府投资、个人负责设计和运营的乡情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师和建设者正是“落户”在何各庄村20年的果园餐厅经理吴运涛。

这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更像是普通的农居小院,进门便是口老水井,20多米长的道路两旁,鸡窝、葡萄架、碾盘原汁原味地复制着过去的生产生活场景。“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从井里打水、浇灌果树、喂鸡,感受过去浓厚的生活气息。”吴运涛告诉记者。

从步入展区开始,记者仿佛进入了移步换景的“年代戏”现场,从解放初期的平房土炕到七八十年代的家居布景,再到曾经繁荣一时的1:1原版复制的供销社实景;从50年代“话匣子”播放的样板戏到80年代录音机里传出的邓丽君歌声;每一间展示小屋都原汁原味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特点和细节。

今年45岁的肖海是土生土长的何各庄村人,“从我爷爷的父亲开始就住这儿,现在村里大部分都搬迁上楼了,我在村委会上班,有空就到这儿来逛逛,这里的好些布置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博物馆里最让肖海印象深刻的是手扶拖拉机车头,“我听老家儿说,当年我妈就是坐着手扶拖拉机从小红门十八里店嫁到何各庄的,比咱们现如今的‘大奔’还风光呢,还有那个供销社的小屋,真真儿是跟我们小时候村里的一模一样。记得当时供销社还卖酒,大人买酒就是用小斗舀,一斗是一两,条件好点儿的嘬块糖就酒,不好的就着那盐粒子下酒,这些景象真是历历在目。”

“我们这里的展品数量得有近千件,除了从村民家收上来的老物件,还有不少是我们自己从京郊山里倒腾回来的,像这个‘老供销社’展区就是我们从深山里,将一处已经基本废弃的供销社原址里的老物件买下来拉回来的”,提起从2014年开始进行建设的这座博物馆,吴运涛感触很深,“还有一些来的客人在参观了博物馆后回忆起自家还有类似的老物件,比如粮油票证等等,就会专门找个时间给送过来,让我们挺感动。”

聊起这里的“镇馆之宝”,吴运涛骄傲地介绍说:“我们的手扶拖拉机和幸福牌摩托车算得上很有‘分量’的展品了,这个手扶拖拉机就是咱北京产的老古董,我们当时是和京郊的一家农户用一台新的手扶拖拉机给换购回来的,而幸福牌摩托车也是北京的老牌子,是一个收藏摩托车的好友赠送给博物馆的。”

记者发现,在博物馆里的“村委会队部”展区书架上,整齐码放着几百本已经泛黄的账本,随便翻开一页,上边的字迹工整有序。“凡是跟村民生活有关的进出账这里都有详细记录”,肖海翻着这些泛黄的账本告诉记者,“这些流水账里记载的可都是我们村的历史啊,记得当时每年开春都会去村委会会计那借钱买种子和化肥,等到秋收以后再把钱还到村委会账上,别看我们一个村子账上一年也就几千块钱,但是详细到‘分’这里都有详细记录,现在过上了好日子,回头再看看这些账本,真是忆苦思甜了。”

如今早已经住上楼房、过上了曾经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的肖海,现在有空就会带着年轻一辈儿到博物馆逛上一圈:“我和老家儿过来看看是怀旧,带他们来是让他们不要忘本,知道村里的历史,也知道我们曾经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眼前的好日子。”

高碑店乡情博物馆

“摸着老井口就能想起当年井水有多甜”

镇馆之宝:几百年的老井口

高碑店乡情村史博物馆就坐落在与平津闸一街之隔的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里,按照3个历史时期进行了展示区划分,包括解放前的漕运时期、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从改革开放至今。

“我们村的发展和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所以馆里专门有一块和漕运历史相关的展区”,高碑店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筹备建设博物馆,几乎每一个高碑店村人都有参与其中,我们这里的很多展品和照片都是村民自发送来的。”

记者在这个颇具特色的漕运展区内看到,老闸窝、古庙的巨幅历史图片以及渔船、鱼叉、渔灯和小金鱼挑子在内的各种实物,展现出了当年高碑店漕运繁荣的盛景。

“过去我们高碑店人很多,就在通惠河上以撑船和‘扛大个儿’谋生,也正是因为漕运的兴盛,高碑店村才逐渐繁荣起来。后来到了清末,漕运逐渐衰落,高碑店人有的做起本分的庄稼人,勤恳务农,也有不少有商业头脑的做起了‘挑八根绳儿’的营生,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小金鱼儿。还有靠河吃河的,在通惠河两岸挖河养鱼,再卖到北京城里的鱼市”,一直为乡情博物馆出谋划策的高碑店村老人儿王培杰告诉记者,“要说镇馆之宝当属我们的这个老井口,少说也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绝对是文物。”记者看到这个老井口直径有半米左右,光滑的井口内壁还有一道道经岁月冲刷而成的绳痕,“这原本是高碑店娘娘庙前东南水井上的井口,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井被封了,这块井口就被我们一位有心的村民保留了下来,在建设博物馆的时候捐给了村里。”

“高碑店靠水吃水,当年十里八乡的人最爱我们高碑店村的酸梅汤,就是从这口井里打上来的水做的才香甜”,高碑店村民宋淑清也是博物馆的常客,“不瞒您说,现在摸着老井口都能回忆起当时的井水有多甜。”指着展区里的一个描花大肚胆瓶和茶叶罐,宋淑清告诉记者,“这些物件还有那边的粮票都是我从家里找出来送到博物馆的,这些年家家都盖了小楼,过上了好日子,不过人真是越上岁数就越爱回忆以前的事,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约上几个老伙伴到博物馆里逛一圈,摸摸老井口,看看老物件、老照片,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这些年村里的老人们就算是孩子在城里买了房子让过去住,大家也不愿意离开,就是故土难离。”

在这座博物馆里,王培杰和宋淑清最爱的就是漕运时期的展区。“这里有我们的童年”,站在展区的小渔船跟前儿,宋淑清给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当年高碑店养鱼最兴旺时期的盛景,“那会儿很多人家都有鱼坑,通惠河的水也特别清亮,顺着河边下去随手一摸,就是一捧的小鱼和螺丝,吃着那叫一个鲜。现在惟一觉得后悔的是,我父亲当年织的渔网可棒了,可惜没有留下一张捐给博物馆,这手艺现在估计已经在村里失传了。”

“这个博物馆让我们有个念想和寄托”,今年71岁的王培杰告诉记者,“哪怕只是静静地在博物馆里看着那些老照片和老物件儿,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高跷的鼓点、香甜的井水还有老闸窝起闸板时的劳动号子就跟发生在昨天的一样特别清楚。”

南磨房乡情陈列室

“108个院子一个都不少”

镇馆之宝:老房契、楼梓庄村微缩沙盘

南磨房乡情村史陈列室就位于京沈高速的辅路边,这片建筑面积达12000余平方米的平房建筑群周围便是村民原地上楼的回迁房,这里也是朝阳区20个乡情村史博物馆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据南磨房乡工作人员介绍,陈列室建设有“传统农业文化馆”、“传统民居生活馆”、“城市化历程展示馆”三大展馆,采用真实的历史实物,以模拟还原的展示手段,集中展示了南磨房乡农业化、专业化、城市化以来的发展历程。

走进“传统农业文化馆”,各种具有年代感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实物和镜框中的老照片一下就将参观者带入到了上世纪的怀旧氛围中。说起这里的“镇馆之宝”,71岁的郭德鑫老人最有发言权,他指着橱窗中被封裱起来、已经有些泛黄的一页纸告诉记者:“这份解放前的地契就是我们家族的,当时陈列室筹建的时候我把它捐了出来,也算是为了留住乡情做点贡献。”

馆内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6个不同场景的微缩景观展示区,从兴修水利到秋季收割,从集体经济时期的养鸡场、小熔炼铁到曾经繁荣一时的水泵厂、东郊市场等,都用微缩泥塑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当时在做乡情陈列室的时候,为了1:1复原这些和南磨房乡发展息息相关的经典场景,我们专门把已经上楼的村民召集过来,让大家一起将当时的生产场景、生产工具的使用等等现场模拟,然后拍下照片,再把照片给专门泥塑的工匠师傅进行制作”,陈列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国初期南磨房乡曾经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被市政府命名为‘首都菜篮子基地’,当时乡里的经济蒸蒸日上,到了1988年还跨入了‘北京首批亿元乡’行列,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当时冬季农闲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兴修水利,现在的温榆河也有我们当年出的一份力”,看着这些形象生动的微缩泥塑,郭老爷子回忆说,“如今年轻的小孩哪儿知道什么叫锔锅锔碗,看看这些泥塑,真是活灵活现”,当年陈列室进行筹建时,郭老爷子和乡里的几位老人儿一直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几个那时候满世界去收集展品,像前边展区摆的那个提粮撒种用的漏斗,就是我去村民家里收上来的,然后再给它修理好,看着一件件收集来的老物件儿,从心里觉得特别亲。”

而最让郭老爷子心心念不忘、每次进入陈列室都会久久驻足的就是楼梓庄村的微缩沙盘:“这是我们老哥几个跟乡里建议做的,虽然大家都是原地上楼搬迁,住的还是村里的这块地方,但毕竟村子没了,在这个微缩沙盘里,我们老楼梓庄村的108个院一个都不少,每次瞅着这个沙盘感觉就能看到原来的家。”

关于这个微缩沙盘,郭老爷子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我们村有位老人叫孝庆会,比我岁数还大,但是记忆力特别好,当时我们请他画了一张老楼梓庄村的地形图,这个图纸现在也在陈列室里收藏着”,在这张图纸上,108个院子的具体位置、门牌户口乃至谁家和谁家是对门儿都清晰而准确,“大家看着这个微缩沙盘,没一个人说图纸有错儿,您就说说这孝老爷子的记性得有多牛。”

豆各庄乡情博物馆

“想老宅子了就来看看这里的老物件”

镇馆之宝:张翼祠堂

豆各庄乡情村史博物馆位于东五环化工桥外的豆各庄乡1号院,这座前堂后屋的两进四合院也是博物馆最大的“镇馆之宝”,“我们乡有不少古迹遗存,像博物馆所在地的这个张翼祠堂就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带有典型北方特色的古建筑院落,也是清末大臣张翼在光绪年间为祭祀张氏祖先所修造的”,博物馆馆长梁勇告诉记者,博物馆中有300余件实物、文字、图片展品,集中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我也是土生土长在这儿,很多村里的老人儿虽然搬迁上楼了,但还是故土难离,有不少老人想念以前的老宅子了,就会到我们这儿来看看,这个博物馆成了搬迁上楼的乡亲们寄托乡愁的一个念想。”

博物馆共有6个展厅,分别按照不同时代主题展示了豆各庄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农耕文化。“您看这个独轮小推车,还有以前用的土炉子、现在已经很少见的饸烙机……这里的300余件展品都是我们从村民那儿征集来的,在博物馆筹办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工作人员只要接到村民电话,就会上门去把这些记录着乡情的物品回收过来,村民们都特别支持。”展柜中有两部泛黄的宣纸古书,梁勇告诉记者,其中一部是豆各庄村民流传的家谱,另一部则是医学书籍,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这样的文献得以保存,也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抢救性保护。”

村民王老爷子告诉记者:“这个博物馆里也有我捐的东西,现在孙女、外孙女都在国外留学,等她们回来,我一定要带她们来这儿看看,让她们知道村里和家族的历史。”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博物馆自去年对外开放后,前来参观的不仅有从豆各庄地区迁出去的乡亲们,还有不少新搬入附近现代社区的住户。“我的老家不在豆各庄,不过每次到这个博物馆都觉得特别亲切和感动”,居民曹先生告诉记者,“您看这个对襟衣服,我们那会儿小时候都穿过。博物馆收集的这些物件儿能给大家提供一个集体的记忆,在每一件展品的背后,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自己对故园故土的一份思念。”

从去年开始,每年9月开学之前,博物馆还会跟地区的小学联系,邀请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参观。梁勇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这个博物馆承载的不仅是我们和父辈的乡愁,更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将这份挂念故土的乡情能够一辈辈向下传承。”

这里也有乡情

石景山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

地处京西运煤古道中段的五里坨古村落是当年运煤驼队的必经之处。村里除了王家大院等煤业大户留下的百年民居外,还遗存有不少小酒馆、小饭馆。五里坨村改建后,村民把老家具、老工具等物件留在了陈列馆,成为民俗陈列馆里的一部分。目前,陈列馆内重现了京西地区老式小酒馆的旧时风貌,老式的账台、多宝格、酒缸、酒坛、酒碗,每件器物都有着近百年历史。

门头沟京西古道博物馆:

位于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是目前京城首家以介绍京西古道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内共有近百件展品,大部分都是村民捐献的老物件。与其他博物馆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的京西古道,人们除了可以在馆内参观了解曾经的古道历史沿革、民俗风情,还可以到馆外一睹“镇馆之宝”——千年老蹄窝古迹的真容。这些遍布在博物馆周围的老蹄窝,就是当年驼队经过京西古道时经年累月在石板山路上遗留下的古迹。

房山区韩村河乡愁馆:

位于韩村河龙门生态园内,馆内展览分乡史、乡土、乡韵、乡趣、乡音五大部分,共展出照片200余张,实物100余件,其中有泥塑微缩农家院全景,特别展出农耕用具、农村生活用品、农村儿童玩具等。

昌平西马坊村史博物馆:

博物馆所在地是已经356岁的三仙圣母娘娘庙,曾严重“毁容”,经过两年的修缮露出新颜,西马坊村将这里变成了村史博物馆。粗陶盆、药箱、煤油灯、旧式风匣、磨盘、犁……在该博物馆的陈列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老物件儿。博物馆里的200多件馆藏,均出自村民的无偿捐献。该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著名书法篆刻大师徐之谦纪念馆。

延庆区新宝庄村乡情村史陈列室:

这个陈列室与众不同的,就是一摞摞泛黄的1000多册老账本。这些账本是在新宝庄村当了30多年会计、已经80多岁的刘桂林老人,将他1949年底至1982年村内所有的会计档案捐了出来。会计账册、户口簿、分田账、记工账、农业税账、集体养猪登记表、交粮账……一册册发黄的老账本记录着这个村庄和时代的变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左颖 文并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