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与中国模式 避免H7N9禽流感重演SARS悲剧
2018年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1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SARS、埃博拉、MERS……这一个个新发突发传染病所带来的惨痛教训,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2013年春,恰逢SARS过去的第十年,长三角地区突发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十年前的“SARS悲剧”是否会重演?当时引起社会极大的恐慌和国际关注。
疫情出现后,李兰娟院士汇聚我国优势力量,在发现新病原、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和平台,成功防控了2013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迅速确认病原,SARS最惨痛的教训就是长时间无法确认病原。”李兰娟说,2013年新突发疫情后,团队在5天内发现并确认了该疫情病原是一种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并第一时间向全球公布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
对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点评称,中国快速发现H7N9新病原,为全球共同应对该新发传染病赢得了时间,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兰娟表示,明确了病毒基因序列后,就可以精准防控。之后,团队又证实了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源头。随之而来的多地迅速关闭活禽市场,减少了97%的人感染风险,有效地防止了疫情向全国蔓延,使得我国避免了一场像SARS一样的全国性大灾难。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致死率一度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李兰娟团队很快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体内存在的“细胞因子风暴”,是导致患者重症和死亡的关键原因。
李兰娟针对性地创建了“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李氏人工肝”为代表的独特有效救治技术。
当时,37岁的曹某是位极度危重的患者,入院时病情凶险到随时可能死亡。通过“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首次应用“李氏人工肝”治疗呼吸衰竭,经过5天5夜的抢救,患者奇迹般地渡过了生死难关。
值得骄傲的是,2013年发生在浙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通过李兰娟团队的救治,病死率显著降低。
“中国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防控堪称国际典范。”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博士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此次防控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在之后还成功应用于非洲埃博拉疫情防控,展现了“中国力量”,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国际新发传染病防治领域从“跟随者”成为了“领跑者”。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