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慰安妇题材电影《大寒》接力《二十二》唤醒民族记忆

2018-01-12 13:57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1月13日讯,去年暑期档,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斩获亿元票房,也在大银幕上揭开了这段痛苦而屈辱的历史。今天,又一部关于慰安妇题材的剧情片《大寒》上映,导演张跃平这样解读片名的寓意:“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刺骨的时节。但大寒之后紧接着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这也表明了影片的态度,我们有勇气去直面历史,更有信心以此祈愿和平。”

“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张双兵本色出演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盂县一所学校任教的张双兵开始调查山西籍日军性暴力受害者情况,先后发现核实127名山西籍日军性暴力受害者,并独自调查记录下近百万字的悲惨遭遇,被称为“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1992年至2007年间,张双兵先后带着16位受害老人到日本打官司,实名状告日本政府。然而,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终审判决:败诉。

《大寒》的缘起也是因为张双兵。十几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张跃平知道了张双兵的故事,并由此开始关注慰安妇问题,希望用电影的形式捍卫正义。几年前,电影《大寒》终于筹拍,故事以张双兵的视角串起过去与现在,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盂县桃园村被日军强征的慰安妇的苦难经历。导演张跃平希望张双兵亲自出演,一开始他有些顾虑,怕演不好。但导演说:“你的这段心路历程,一般人演不出来,你也不需要演,就是展现你本色的生活,把这段历史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加入你的队伍,不要再一个人战斗。”

这番话说服了张双兵。“《大寒》1月12日上映,可这127位幸存慰安妇中,已有126位离世,她们是抱憾而终。”张双兵坦言,自己35年来的抗争就是想让日本政府给受害者一个公道,但官司却败诉了,他希望通过电影将自己和老人们的故事告诉更多的观众,让大家去思考这段历史,也算是对老人们的一种告慰。 “我不是当演员的料,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这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为老百姓的事情。”张双兵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官司还会一直打到底,一直打到日本政府道歉。”

张双兵很喜欢影片的结尾:127位中唯一健在的96岁的曹黑毛老人道出心声,“官司赢不赢吧,都死了。娃子们,你们以后可得把咱家的门看好了,再不能让人家说踢开就踢开,说进来就进来……”

90岁高龄老演员鲁园演完仍“不冷静”

在《大寒》中,出演老年慰安妇大妮儿的老艺术家鲁园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她曾凭借《守望幸福》获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而这一次她是无偿出演,为角色更是饱受艰辛。

在北京最寒冷的日子里,鲁园老师坚持拄着拐参加了《大寒》的首映研讨会。“一说到《大寒》我就很不冷静。”老人激动地说:“我没见过活着的慰安妇,只是通过看资料,每翻一篇,泪水就哗哗的往下掉。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挑战,从内心到外形,我都尽量去贴近原型。”

鲁园老师一辈子拍了不少戏,但她说,《大寒》是最艰难的一部。因为自己本身腿脚不好,而电影里又需要她爬山,她只能忍着疼上,后来实在爬不动了只好让人抬着娇子上山拍戏。“拍这部戏之前我就该做手术了,但这部戏拍了两个多月,回来已经错过了换人工关节的最佳时机,现在只能坐轮椅了。这是我站着出演的最后一部戏。”但她表示,为了这部《大寒》,“自己哪怕是瘫了,也值得!”

研讨会上,鲁园老师字正腔圆地朗诵了一首专门为《大寒》撰写的诗。“患难的姐妹们啊,我是慰安妇大妮儿!……不求永相依,但求永相记!”她希望青年人要了解、记住这段沉重的历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赵小青更多地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大寒》,她认为,败诉的过程发人深省,这类片子是一种提醒、激励。影片中老年大妮悲怆的拍打,就好像打官司,老人的嘶吼“你到哪说理去”,让人深思。“更多人应当看到此片,其实民族强盛起来,才能更好的说理。”

看到片尾的126个黑框名字、得知官司打了16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吴冠平也深受触动。他认为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当今的年轻人回到历史场景,去感知这段耻辱留下历史的证据。“她们不是为了自己的清白讨说法,而是为国家曾经失去的尊严讨说法。这部电影提醒我们不忘伤痛记忆,也告诉年轻人,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化冰之作”能否迎来“立春”

去年,一部纪录片《二十二》展示了幸存的慰安妇受害者的真实生活,在普通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寒》的导演张跃平告诉记者,这部电影和《二十二》的创作方式不同,他认为剧情片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五年前,我们开始筹备剧本,在走访这些慰安妇老人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二十二》的导演郭柯,和他有过交流。”最终,张跃平与两位编剧选择从张双兵的真实经历入手,讲述《大寒》的故事。“电影是从历史人文的视角审视战争,希望通过电影可以传达老人们内心的诉求、尊严和温暖。”

在张跃平看来,《大寒》更像是一部“化冰之作”。“慰安妇的苦难经历是老人们一生的屈辱和阴影,就像一块冰疙瘩一样,一直埋在她们心里,用一辈子的时间都难以融化。”因此,他给电影取名《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大寒,春天就快来了。影片不是要渲染寒冷,而是化冰、破冰之作。”

1月12日,电影市场上有近10部新片与《大寒》同时上映。张跃平坦言,自己是第一次拍摄院线电影,此刻的心情非常忐忑。“排片的问题我不敢想,也不知道它能不能挺过这真正的‘大寒’,迎来‘立春’。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走进影院,因为这部作品是我们发自良心的创作,希望它能够有好的结果。”

对于导演的担忧,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电影《大寒》及同题材的影片《二十二》,应该让更多年轻人去看。这类影片更多地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电影家协会愿用不同的方式去推荐此类影片,让国人汲取更多精神力量。”他坦言,这段历史此前影视作品很少,有所欠缺,应该有更多的作品来提醒观众勿忘历史,他也呼吁影院把更多的排片留给《大寒》这样的电影。

“一个人、一个民族需要有完整记忆,不能选择性记忆。慰安妇题材的影片可以让民族记忆更加完整。电影《大寒》就是如此,用民间的表达方式,去修复一段记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表示,那段沉痛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只有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国殇民难才不会重演。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俐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