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让随迁老人不再成为隐形人 在社区找到“家”的感觉

2018-01-15 10:16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1月15日讯,为了帮助儿女照顾孩子,不少外地老人离乡进京,成为随迁老人。北京市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差异、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随迁老人对迁入地生活产生一定的隔阂,甚至鲜少出户,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

总结分享会上,随迁老人表演舞蹈

对此,房山区社工联合会在长阳镇8个社区开展“结伴同行不寂寞”为主题的随迁老人社区融合项目,北京城市学院的学者也在昌平区开展随迁老人社区融合研究,试图让更多随迁老人在社区找到“家”的感觉。

房山

从出门谁也不认识

到每月集体过生日

1月5日下午,家住房山区长阳镇建邦嘉园社区的王素兰有些激动,在山东老家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她,从没想过自己能有机会在北京作为居民代表上台发言。由房山区社工联合会组织的“结伴同行不寂寞--随迁老人社区融合项目”总结分享会上,王素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2015年,王素兰和老伴马胜利一起从山东高密来到北京,给女儿照看孩子。“刚来的时候,出门谁也不认识,再加上对周围环境也不熟,整天就闷在家里,不像在老家,街坊邻居经常互相串门。”对于这样的生活,王素兰很不习惯,让她更加难以接受的是,老伴在去年初先后查出患有膀胱癌和胃癌,接连做了两次手术。

王素兰发现,老伴出院以后,心情极度低落,不愿与人说话,食欲也不好,身体消瘦了许多,这让她觉得头顶像是压了块大石头。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得知后,主动到家里探望,让老两口多走出去参加社区活动,但老马还是很少出门。

直到去年9月,王素兰从居委会那里听说,社区将专门开展针对“随迁老人”的活动,包括集体做美食。这下,爱好烹饪的老马来了兴趣。“第一次包饺子,大家都夸老马饺子皮擀得好,他特开心。”王素兰惊喜地看到,老伴精神头明显好起来,兴致勃勃地学做窝头、做披萨、做蛋糕,“赶上有活动那天,他一大早就去活动室,帮着摆桌子,还主动报名当志愿者。”

更让王素兰感动的是,社工联合会每月都会为随迁老人组织一场集体生日会,“老伴11月份过生日,我们全家人格外珍惜,刚好又是跟大家一起度过,特别有意义,我当时眼泪都止不住,觉得太幸福了!老伴因为胃全切,平时在家吃东西很慢,还容易噎,可参加活动时吃得又多又好。”

调研发现随迁老人占一半

项目总受益4000余人次

王素兰的一番话,让来自悦然馨苑社区的闫新民颇有共鸣。同样是在2015年,他与老伴一起离开故土新疆,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帮两个孩子照顾孙辈,“一开始,除了家人以外,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心里特别孤独、失落,每天都想着要回去。”

去年10月,闫新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加入随迁老人社区融合项目,并成为“五彩暖阳”小组成员之一,“大家一起唱家乡歌、讲家乡故事、交流家乡菜,社工还带我们做手工、做游戏,前后六次活动,每次都不重样,在老家都没这么热闹过。”如今,闫新民走在社区里随处可以碰到熟人,“见面都打招呼,关系都很好。”

“正是因为在前期调研中发现,长阳镇有大量外地过来的老人,一些社区中,随迁老人甚至占到一半,他们在很多地方感到不适应,特别是精神生活比较匮乏,普遍面临孤独的问题,所以我们选取了最为典型的8个社区开展活动。”作为项目负责人,房山区社工联合会秘书长刘新菊表示,目前,共建立随迁老人信息档案506份,以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并记录老人的活动参加情况及发展状态,开展集体生日会、兴趣课堂、知识讲座、节日主题联欢等社区活动84场,8个小组活动共服务随迁老人500余人次,项目总受益4000余人次。

此外,据刘新菊介绍,社工联合会还挖掘社区随迁老人领袖,召集有志愿服务意愿的随迁老人组建志愿者俱乐部,参与社区宣传、节日值班巡逻等工作,“让老人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也让他们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

昌平

6次活动过后

一些老人已经有了结伴行为

事实上,对于随迁老人这一群体的关注并非首次。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苗艳梅,曾带领其研究团队在位于昌平上地南路与霍营的两个社区,开展助力随迁老人进行社区融合的尝试。

前期调研中,研究小组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到社区花园、附近幼儿园小学门口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调查随迁老人在北京的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等,也围绕一些个案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人际关系是随迁老人面临的非常大的问题。

令苗艳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住在霍营,帮忙带孙女的老太太,因为儿媳经常网购而各种不满。但老伴不在身边,周围也没有认识的朋友,觉得自己像在“坐牢”。在苗艳梅看来,许多老人表达的矛盾其实并不严重,但由于无人倾诉,就会累积起来。“我们跟她聊了几次,她就释然一些。所以我们侧重做的就是人际交往,让他们能够认识社区其他的一些人。”

研究团队在两个社区各招募了两个小组,每组15位随迁老人。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4个小组都做了6次。“设计的是室内活动,前两次会让大家互相熟悉,比如自我介绍,每个人需要记住前一个人的情况;谈谈自己的家乡,从而发现老乡等等。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分享环节,引导老人谈谈在北京生活比老家好的方面。”苗艳梅回忆,老人们会谈到可能住房不大,但卫生条件很好。当然有的老人也会觉得气候太干,或者惦记老伴,想回家。“其他人就说,那你回家的话孙子怎么办呀?或者说,在这儿总比你回家做什么什么要好……能看出来他们会有一个来自内部的相互支持。”

而后几次活动中,出现了需要老人们合作的游戏,比如旧报纸搭塔、穿越障碍物。通过这些环节,老人们得以进一步热络起来。6次活动过后,研究小组发现一些老人已经有了结伴行为,活动时一起来去,还提及约着去买菜,互相送好吃的等等,私下有了一些交往。大部分参与者也表示自己很开心,认识了很多朋友。

“服务、关心随迁老人应纳入社区工作者的日常”

在苗艳梅的项目中,小组活动选择的参与者都是在社区“不太认识人”的随迁老人。“夫妻双方都在这儿的就要开心多了,再一个外向的、有文艺特长的老人也会融合得比较好,我们只要给他们推荐一些资源就可以了。”

除了帮助随迁老人拓展人际交往,研究小组还策划了几次包括本地老人和随迁老人在一起的活动,比如养生知识讲座、端午节包粽子等等,以进一步增进随迁老人对所居住社区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同时也期冀社区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服务、关心随迁老人,应该纳入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来。

“毕竟项目是有时限的,面面俱到去做会很困难,也总有结束的时候。如果将活动化为日常,就会比较持久。”苗艳梅表示,大部分社区针对老年人,尤其是健康状况尚可的老年人,其实有很多兴趣团体、健身团体等。但社区工作者也觉得,他们的服务对象更多是户籍老人。希望社区工作者能够看到,这些随迁老人以后是要生活在这里的,相关活动也要将他们囊括在内。“好在现在这些随迁老人跟社区工作者关系也都不错,有什么活动也会叫着他们一起。还有一些随迁老人已经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比如说去治安巡逻等等,觉得还是有一点成效的。”

回顾已经结束的项目,苗艳梅坦言在成就感中也有遗憾。“我们考虑的是随迁老人中最常见,又有一些困境的人群,但真的特别有困境的还是接触得比较少,从专业上来讲是有不足的。”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宗媛媛 魏婧 文并图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