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健康

专家权威解读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 营养健康关注逐年增多

2018-01-16 17:22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刚刚过去的2017年,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有哪些?新涌现出哪些伪科学?又有哪些谣言卷土重来?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指导权威发布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行业专家、学者共同解读食品安全热点。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指出,在学会梳理的近两年热点中,与食品营养健康相关的内容逐渐增多。特别是对传统食品的评价,出现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如去年的红肉,今年的咸鱼、白酒、凉茶、油条、普洱茶等。中国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食品大规模回归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需跨越“用科学的数据说明产品”的门坎。食品与生命科学的学科交叉、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已成必然。

法国奶粉被召回

事件回顾:据外媒报道,因疑受到沙门氏菌污染,2017年12月初以来该国已有26名婴儿因喝下该公司生产的奶粉而生病。随后,紧急召回问题奶粉近7000吨,召回涉及国家包括英国、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苏丹等。

专家解读: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表示,沙门氏菌是一个老话题了,其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引起多种动物感染。

陈颖建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降低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同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加强生产加工环节中沙门氏菌及其他肠杆菌科微生物的风险监测,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白酒防癌无科学依据

事件回顾:媒体报道2017年11月初,在“中国传统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一项中国白酒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表示“首次在国际上检测并鉴定了中国传统白酒中的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然而,这一内容被关注的焦点由最初对活动本身的报道,到“白酒中发现脂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进而演绎为“白酒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喝两口了”。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表示,该问题在宣传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企业夸大宣传,个别媒体过度解读的现象。地衣素是一种非挥发性的大分子脂肽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功能。

马冠生指出,地衣素是一种非挥发性的大分子脂肽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功能。但在白酒当中发现地衣素不等同于白酒就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发现活性成分,所以饮酒就有益健康的逻辑推论。因此,我们在报道当中,出现喝白酒抗癌的说法,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准确表述该项科学研究成果的真实性。

 

保健食品鱼龙混杂

事件回顾:由于强大利益的驱动,保健食品行业一度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保健食品行业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现象久成顽疾;虚假宣传、违规声称现象屡禁不止。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问题,欺诈性营销是目前危害最大的主要问题。

专家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蓓薇指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药物,个别企业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夸大宣传,老年人群为主要受害群体、少数媒体成为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平台。

朱蓓薇认为,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科普宣传,让消费者知道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并无治疗疾病的功效,并有适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条件的限制。

 

无矾油条不等于无铝油条

事件回顾:2017年12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在其对上海市油条进行消费体察过程中,发现部分餐饮机构所制作、售卖的油条产品存在铝超标的情况,其中上海一家网红餐饮店的“无矾油条”铝超标9倍。

专家解读: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表示,无矾油条不等于无铝油条。含铝食品添加剂(又名钾明矾、铵明矾)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但要求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铝计)。只要食品中铝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谭斌还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帮助公众正确认识膳食中铝的摄入风险,通过平衡膳食控制含铝食品的过量摄入。企业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规,严禁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网红食品”显现安全问题

事件回顾:2017年8月,因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广东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对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进行了查处。无独有偶,“一笼小确幸”以及“三只松鼠”等也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

专家解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表示,现在“网红食品”80%—90%集中在餐饮行业,这主要是餐饮行业创新短、平、快决定的,但如何让“网红食品”长期红下去,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钟凯指出,有些“网红食品”、保健食品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诈、传销和食品安全问题。尽管互联网平台也是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的受害者,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平台应该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同时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应当负连带责任。

 

中式咸鱼致癌风波

事件回顾: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列表。其中,被沿海省份喜食的中式咸鱼位列1类致癌物清单中。

专家解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表示,一级致癌物不一定很厉害,而二级致癌物,比如黄曲霉素,远远比一级致癌物的咸鱼咸肉要毒得多。对于如烟草这种类型的致癌能力极强的1类致癌物,国家采取严控吸烟。而对于咸鱼、烧烤、槟榔等1类致癌物,国家采取是尽量少食用的原则以减低暴露风险,对于个人爱好偶尔吃一点也没有必要紧张,因为只有长期较大量食用才是高风险人群。

吴永宁建议大家尽量吃新鲜的鱼及其制品,为了满足口味偶尔吃点咸鱼无妨,但不要太多。食用时还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普洱茶致癌论再起波澜

事件回顾:2017年8月一篇:“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再次引发消费者对普洱茶的关注,文章认为普洱茶中有各种霉菌,其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随后,多位业内人士针对该事件予以辟谣。

专家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表示,首先,普洱茶本身不是一个黄曲霉菌的适生基质,因为黄曲霉菌比较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上生长,另外茶叶里的成分比如茶多酚对黄曲霉菌有抑制作用;其次,社会上大量检测茶叶的样品,特别是普洱茶的样品有黄曲霉菌的数量是很低的;此外,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到底黄曲霉毒素对消费者有多大的风险?黄曲霉毒素本身的毒性非常大,但具体要看摄入量。

陈宗懋指出,学术探讨不应耸人听闻,对于科学问题的探讨应该科学、严谨,对有争议信息的发布,应有基本的学术界共识,不应给社会造成恐慌,给产业带来影响。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风险可控,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

 

网络餐饮监管加强

事件回顾:近几年网络订餐发展迅猛,外卖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滋生了食品安全等新问题。

专家解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指出,网络餐饮快速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即入网商家资质与餐食偷工减料问题,考验网络平台的管理智慧;外卖餐盒、配送箱的环保、安全问题,是必须跨越的门槛;对派送员安全送餐的教育与培训,决定行业的社会影响。

冯恩援表示,国家对网络餐饮监管正在逐渐加强。网络平台应担负主体责任,发挥“以网管网”优势,加强大数据分析,及时分享检查监测、投诉举报信息,加强产业对接以全产业链的安全管控保障食品安全,同时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和监管方式创新。

 

“挂面可燃”属炒冷饭

事件回顾: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挂面可燃的报道时有发生,并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效仿,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专家解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沈群教授解释,挂面、粉条是以植物性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饼干、薯片是由植物性淀粉和油脂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都属于干燥可燃物质,其原料中的淀粉、油脂亦属于干燥可燃物质,所以挂面、饼干在空气中燃烧一点儿也不奇怪。

沈群建议,消费者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面条均可放心食用。另外,行业组织、科技界以及媒体等应加大对面条或面食文化的宣传,科普面条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自身识谣、辨谣能力,破除这种低端、可笑的食品安全谣言,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阳叶萍 )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