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共同记忆中的焦点故事 1994年《焦点访谈》正式开播

2018-01-19 22:44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中国工人出版社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制作团队共同打造的《<焦点访谈>里的焦点》一书出版,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回顾,《<焦点访谈>里的焦点》截取了《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以来最具影响力的90多个新闻故事,与读者共同回忆走过的路程。

作者:陈梦溪


《〈焦点访谈〉里的焦点》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4年,《焦点访谈》正式开播,并迅速成为国内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标杆。主持人水均益在看过这本书之后说:“俗话说,三岁看大。《焦点访谈》不然,恨不得刚出世就横扫天下了,尤其是舆论监督题材的报道,在当时绝对是现象级的。”虽然书稿未能全部涵盖栏目所有内容,但选取的却是“《焦点访谈》这一阶段的精彩作品”。不仅仅是水均益,对于《焦点访谈》成名的一批主持人白岩松、方宏进、敬一丹,这是他们新闻事业的起点,所以“作为这个时期的主持人,感到无比自豪。”

而另一位因为《焦点访谈》而出名的敬一丹在《焦点访谈》有20年的主持经历,《焦点访谈》也是她退休前的最后一站,她的形象已是《焦点访谈》的一个符号,因而她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国民姐姐”。她在书里的文章中说,早期的观众都是通过手写信件来向栏目发出声音,而这也成为《焦点访谈》节目最重要的线索来源。在她看来,这些手写信件都是观众们的托付与期待,而也是令她最难以忘怀的。那种“被信任被期待被托付”的让她觉得光荣的同时,也觉得沉重地难以忍受:“观众的期待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无论如何变化,这些声音给我的信任、期盼都是让人难以放下的托付,那些托付伴随着我在《焦点访谈》的20年。”面对那些观众给节目的来信,甚至更多写着“敬一丹收”来信,敬一丹作为收信人面对这些落款是“信任你的人”的信却是看也不忍、不看也不忍地纠结着,同时,这些信件也成为她的同事们、新来的记者和实习生最快进入工作状态的开始,是节目线索的最重要来源,是记者们了解国情民情的渠道,是最朴素的原生态展现的民众生活面貌。

《焦点访谈》对于观众与新闻业内人士的意义不太一样。书中,栏目总制片赵微写道,在栏目组中,衡量资历深浅,只需几个关键词即可,“14楼”“工运”“科情”“军博”。这几个暗号式的词汇实际上是栏目组工作人员先后搬迁的工作地点,见证了《焦点访谈》的成长。因条件所限,七八个同事还曾“混居”在一个集学习培训、编辑制作、吃喝住宿的大开间,在这里,“挥洒激情青春”,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精品正是出自这里,而这些“简陋”的地点也因此成了新闻人朝圣的所在。

最初开始看《焦点访谈》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不知道这是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新闻类节目之一,不知道这档“国民节目”能梳理出一张全民共有的记忆榜单,不知道它会成为当代新闻人仰望的电视新闻的标杆。后来大学新闻课,《焦点访谈》和央视新闻评论部成了电视新闻和新闻写作等课程必讲的案例,记者现场调查、交锋式采访、暗访拍摄等手法也影响了业内创作风气。如赵微所说,很多经典采访桥段贡献了民间流行语,影响力堪比网络热词,比如吉林博物馆大火后当地官员必称“损失不大”,一时间“损失不大”成了吉林百姓的口头禅,比如309国道上拦车乱罚的交警一言不合罚金就由20元变成40元,“二十、四十”很快火遍全国。焦点访谈二十年多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的回忆,是当代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焦点访谈》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回忆。那是个没有网络视频的年代,饭后全家围坐电视机前的年代,跟着祖父母辈看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看《焦点访谈》的年代,也是一代央视新闻人在探索中奇迹般地创造出了电视新闻的黄金十年的年代。看完这本书,除了勾起些许怀旧情怀,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二十多年我们生活走过的一步一步,看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看到了世间万象。

(原标题:共同记忆中的焦点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