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科技

北航 “月宫365”实验二度换班 4人驻留“月宫”200天打破世界记录

2018-01-26 11:2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1月26日讯,今天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月宫365”实验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换班以来,二组4名志愿者已在全封闭的“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了200天,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月宫一号”的系统闭合度与运行时间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为将来人类进一步探索外太空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进入“月宫一号”的队员和原来舱内的队员合影。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告诉记者,“月宫365”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到2018年5月10日结束,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月宫一号”共有3个舱室,总面积150平米,总体积500立方米,这里种植了34个品种的农作物和蔬菜,包括小麦、大豆、茄子、西红柿、油麦菜、草莓等,这些作物不仅提供饮食,还要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氧气。刘红表示,实验开始以来“月宫一号”总体运行情况稳定,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舱内各种蔬菜粮食作物生长良好,四名志愿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准确。

此前曾完成第一阶段为期60天实验的一组志愿者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今天再次进入实验舱内,将完成第三阶段为期105天的实验。这意味着他们将在“月宫一号”内过年,“我们已经安排好了,除夕会包饺子,看春晚视频,还会和家里视频连线,不会孤独的。”胡静斐介绍,一组4个人都是北方人,之前已经练就了做面食的厨艺,“月宫一号”内的不少蔬菜也将迎来收成,年夜饭会很丰盛。刘红介绍,按照实验规划,在为期105天的第三阶段实验中,志愿者除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针对各种突发故障进行研究,“我们会人为模拟一些机电故障,还会设置人为停电,测试整个生命保障系统的耐冲击能力。”

刘红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上午表示,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明年要实施“嫦娥五号”发射。“月宫一号”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将为后续的月球探测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航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