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自酿悲剧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国民公会判决被送上了巴黎革命广场的断头台。国王的人头落下之后,欢呼的民众涌向断头台,用领带、帽子等涂抹路易十六的鲜血。时隔一百多年后,加缪如是评论:“把集体杀害一个软弱而善良的人,当作法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刻,是一件令人厌恶的丑事。”加缪所说路易十六的软弱和善良,在《路易十六之死》中得到了明确体现。
作者:张弘
《路易十六之死》
黄宵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路易·奥古斯特(路易十六)1754年8月24日生于凡尔赛宫,从小在宫廷长大。他循规蹈矩,精通拉丁文,懂德语和英语,喜欢历史和地理。他听话,从小将传统视为圭臬,在本子上记载着老师的教导:“一切权力都是国王个人意志的体现,任何团体和个人都不能独立于国王的权威之上。”这些信条,或许也是导致他对革命三心二意,并导致杀身之祸的原因。
路易十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看到受苦人就忍不住施舍。他眼睛近视,身材肥胖,显得比较笨拙。为了让自己有男子气,他勤于打猎,还喜欢干铁匠活。但是,他内心自卑,害怕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他的舅舅、哈布斯堡皇帝约瑟夫二世如是评价他:“此人性格柔弱,但一点不傻。他头脑清楚、是非分明,只是身子较沉,思维不太敏捷,谈话时寡言少语不喜多问。总之,不太精明。”
1774年5月,路易十五因天花去世,20岁的路易·奥古斯特被推上王位,成为路易十六。他继承的法国是一个烂摊子:人口约2500-2800万,第一等级的教士约12万人,天主教会是主要地主,除了地产收入和教徒捐赠,另有什一税。教士有免税特权,担任高级教士的一般是贵族,担任低级教士的一般是平民。第二等级的贵族约30万人,除了地产所得,另有官职俸禄。其中,佩剑贵族即由世袭而来,受封贵族是花钱买得,从事司法工作的受封贵族成为长袍贵族。长袍贵族因为祖先花钱购买,子孙合法纳税获得,因此对国王就不客气。而第三等级就是教士和贵族以外的民众,超过总人口的96%。第三等级大致可分为资产者、农民和城市平民。
由于税重,农民一年的收获到自己手中的只有四分之一或更少,到冬季或歉收时只能行乞。1777年,乞丐达到了150万。不甘行乞的落草为寇,更多农民到巴黎等城市打工。当时,巴黎是仅次于伦敦的欧洲第二大城市。1789年,城市市民失业率达到半数,一般工人每天工作16-18小时。资本家没有工会制约,任意克扣工人。普通工人必须以一半收入购买面包,他们是城市平民的主流,后来被称为“无套裤汉”。
路易十六决定改革,1774年,他任命的财政大臣杜尔哥提出了一整套计划。路易十六大力推动,让犹太人获得了更多权利。他废除酷刑,让王室农奴获得了自由。教士和贵族联合起来,拒绝纳税。路易十六没能坚持己见,这次改革失败。1776年,雅克·内克接替了杜尔哥的职务,次年,法国出兵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支出军费达15亿锂,内克不得不发行国债。1786年,卡隆接替内克,想方设法增加收入。8月,他建议建立一个统一的土地税,只要是土地所有者,都必须按土地收入征税。结果在名人会议遭到围攻,1878年辞职。接任的主教布里艾纳曾在名人会议猛烈攻击卡隆,上任后立即变成了卡隆方案的坚决拥护者。路易十六力压反对专制的高等法院,准备组建“全权法庭”,架空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这在多菲内省首府格勒诺布尔引发了暴动,格勒诺布尔还开始筹备三级会议。由于反抗者不让步,路易十六撤回了军队,最终,法官和贵族们大获全胜。但是,第三等级对法院和贵族的支持并没有得到期望的报偿,巴黎高等法院的裁决,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等级在其他两个等级面前处于绝对劣势。但是,路易十六未能抓住机会联合第三等级抑制贵族,他哪方面都不想得罪,最终引火自焚。
1789年5月4日,三级会议正式开会,6月17日,国民议会成立,第三等级大获全胜。但是,路易十六23日宣布17日的决议无效,遭到第三等级反对。路易十六不想用军队驱散1000名议员,并于27日写信给特权阶级代表,让他们也加入国民议会。此举得到民众拥戴。但是,一再让步的路易十六很不甘心,他被身边强硬派影响,决定把1788年11月重任财政大臣的内克解职,7月12日,巴黎民众起义,攻打巴士底狱。路易十六不愿武力镇压,7月15日向国民议会低头。
巴黎平民攻占巴士底狱,组织自治政府令法国平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开始向贵族复仇,一些有产者也遭受了池鱼之殃。在这样的形势下,路易十六没有联合第三等级,反而经常否决国民议会剥夺特权阶层特权的法令,站到了民众的反面。10月6日,民众强迫路易十六从凡尔赛迁居巴黎,议会也随同转移。但是,路易十六未能真诚地与民众联合,稳定局面。其后,革命日趋激进,路易十六反对危害教士权益的议案,但又被迫签字。其后,民众甚至禁止他去城郊庆祝复活节,路易十六逃出巴黎又被抓回。其行政权被架空,而制宪议会被立法议会取代。
179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去世,24岁的弗朗茨二世继位(玛丽的舅侄)。他痛恨法国革命,几次发起反法同盟。其后,巴黎市政机关被推翻,更激进的巴黎公社成立,路易十六一家被起义者囚禁,君主制度也走到了尽头。在巴黎公社的压力下,作为立法机构的国民公会变成了法庭,议员们迫于压力,判处路易十六死刑。
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一再犯下明显的错误,路易十六之死,固然有时势复杂的因素,但路易十六昧于情势一误再误,是其悲剧命运的根本。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