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等部门整治枪爆违法犯罪 打击寄递渠道涉枪涉爆隐患
2018年2月8日讯,今天上午,由公安部牵头,共24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召开,决定自即日起至201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包括集中整治烟花爆竹、邮政寄递方面的违法犯罪,加强安全监管等。
新华社图
5年来收缴非法枪支101.2万支
公安部刑侦局巡视员董小刚介绍,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缉枪治爆”、“灭枪”、“打击边境走私枪支弹药”、“集中排查收缴”、“重点地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据统计,5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共收缴各类非法枪支101.2万支、子弹5661万发、炸药1477.2万公斤、雷管3138.9万枚。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从2012年的311起、161起下降至2017年的58起、58起,分别下降了八成多和六成多。
重点打击网络贩卖枪爆物品犯罪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李京生介绍,下一步专项行动将围绕缉枪、治爆、净网三个重点开展。一是打击边境走私枪爆物品犯罪。公安机关将加大边境一线和口岸查缉力度,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货物的查验。
二是打击网络贩卖枪爆物品犯罪。目前,制贩枪爆物品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通过互联网勾连的,公安机关将加强信息巡查监控,及时清理网上枪爆违法有害信息,排查梳理网上涉枪非法交易的情况和线索,组织针对性的打击整治。同时,公安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网站的处罚力度,全力整治有害信息突出的网站、微博和即时通讯群组,彻底铲除网上传播贩卖信息的土壤。
三是打击非法私制私藏枪爆物品行为,将梳理确定一批重点案件和重点网络,逐案成立领导小组,从人员、组织、窝点、渠道几个环节入手,打掉贩网络,铲除制贩窝点;同时组织开展多轮次集中清查收缴行动,对易滋生枪爆隐患的地区、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收缴流散社会的枪爆物品。
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
关于此次专项行动中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面,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监管三司副司长张兴林说,安监总局组织开展了黑火药、引火线、礼花弹等高危产品的专项整治,重点防止黑火药、引火线这些爆炸品流失到社会。此外,会同公安机关持续完善全国统一的流向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黑火药、引火线、礼花弹等高危产品以及烟花爆竹产品实施生产经营及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会同公安部门多措并举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行动。
春节将近,安监总局将持续依法强化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同时加大举报奖励,严肃刑责追究,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违法犯罪行动。
年底前力争实现实名收寄全覆盖
对于寄递渠道,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侯延波表示,2017年实现了401亿快递包裹通过寄递渠道进行寄递。寄递渠道有网点众多、服务比较便捷、资费比较低廉,特别是人货分离等特点,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从事一些犯罪的活动,特别是交寄一些涉枪涉爆的危险物品。
目前将开展寄递渠道涉枪涉爆隐患的集中整治。督促企业强化寄递物品安全检查责任,制定收寄验视规程,对收寄物品一律先验视、后封箱,提醒交寄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禁止寄递规定,明确收寄验视责任;严格查验登记寄件人的身份信息,现在法律规定,除了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机制协议的协议用户交寄的邮件和快件之外,一律查验寄件人身份并登记其身份信息方可收寄;督促企业加强整个安检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配齐、配足安检机操作人员,建立健全安全检查的日志,严格落实应检必检要求。
侯延波表示,去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收寄验视信息系统的应用,去年年底已实行实名收寄信息达到83%,今年年底前力争实现实名收寄全覆盖。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林靖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