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北斗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2020年将实现全球组网

2018-02-13 12:42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2月13日讯,昨天下午,在世界的瞩目中北斗再度雄起,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将在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实现30余颗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全速推进服务全球的目标。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介绍,相比于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服务区域将扩展至全球,同时,实现了下行导航信号升级与改造等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与北斗二号下行导航信号的平稳过度,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导航信号,可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实现联通无极限

由于我国不可能像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为了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北斗三号研制人员攻克多重技术难题,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这就是说,虽然“看不见”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但用星间链路同样能与它们取得联系。

用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太空兄弟”间手拉手,心相通,不仅实现了相互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还能相互测距,自动“保持队形”,减轻地面管理维护压力。星间链路技术的应用中,设计了全新的网络协议、管理策略和路由策略,解决了不能全球布站进行卫星境外监测的难题。

卫星设计寿命达到12年

“北斗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中国卫星导航技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为全人类提供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基础设施,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介绍说,就像停水停电影响城市生活一样,卫星导航服务一旦中断,国家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很大影响。北斗三号卫星控制分系统增加了卫星至少60天的完全自主运行能力,保证了在地面测控站出现故障期间,北斗卫星在轨仍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为了提高卫星在轨服务的可靠性,北斗三号卫星采取了多项可靠性措施,使卫星的设计寿命达到12年,达到国际导航卫星的先进水平,为北斗系统服务的连续、稳定提供了基础保证。

让服务“分秒不差”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星载原子钟是确保导航定位精度的关键设备。为了提高服务的精度,北斗三号配置了新一代原子钟,通过提升原子钟指标,提升卫星性能、改善用户体验,频率稳定度较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提高了10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铷钟的技术进步,使我国新建设的全球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由之前区域系统的10米跨越到后续全球系统米级分辨率,测速和授时精度同步提高一个量级。

我国北斗卫星采用铷原子钟,同时还配置了性能更高的新研国产氢原子钟。氢原子钟稳定性和漂移率等指标比铷原子钟更优。相对于铷原子钟,氢原子钟在我国起步更晚,2015年我国研制的氢原子钟首次在轨应用验证,至今功能、性能十分稳定。星载氢原子钟的在轨应用,对于实现北斗导航定位“分秒不差”将发挥作用。

可造福全球用户

在“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理念指导下,北斗卫星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就已考虑到对其它系统的兼容性。通过北斗兼容互操作技术,为用户端能在终端上接收多个信号提供了基础,这就给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北斗导航系统兼容、互操作的便利性将保证全球用户利益的最大化。

加强与其它卫星导航系统间的沟通,推动卫星导航技术的兼容性应用,是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课题。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等系统建成以后,导航卫星将达到100颗以上,这意味着全球用户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可用卫星信号,实现各大系统兼容,对全球用户好处极大。

相关链接:北斗三号有多牛

高精度:定位精度将达到2米左右

谢军介绍,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把目标放在尚未发射的第三代GPS导航卫星以及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设计指标上。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将提升1至2倍,达到2米左右,并在保留北斗二号短报文功能的同时提升相关性能,建成后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为民用用户免费提供约10米精度的定位服务、0.2米/秒的测速服务、误差不超过10纳秒的时间服务,并且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高精度等级的服务,同时,卫星设计寿命达10年以上。随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供初始服务,可提供米级、亚米级、甚至分米厘米级服务,将满足共享单车电子围栏的需求。届时,中国北斗的精度将与美国GPS相媲美。

高可靠:多种措施保证服务不中断

我国进一步提升了北斗三号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的指标。首先,在卫星元器件的选择上设置了更高的门槛;其次,卫星具有自主修复功能;第三,软件检测进行了更多的保障;第四,采取了多种软件、硬件措施保证服务不中断;第五,采用多项新技术提高了卫星的抗干扰能力;第六,采用多种科学手段,加强了卫星地面的试验验证工作。这些措施都将为大幅提高卫星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北斗系统非常重视用户体验,2012年北斗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从运行的连续性、定位的精准性和系统的可用性来看,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北斗全球系统非计划中断指标为每年0.4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保险:多台铷原子钟形成“双保险”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作为一个大型系统工程,采用多重可靠性“加固”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增强系统的保险系数。比如,系统建成后运行卫星数量大于服务必需卫星数,即卫星有冗余;再如,配备了多台铷原子钟,形成“双保险”一起提供服务,即单机双备份。同时,北斗三号卫星还采用了软件冗余,故障自我诊断,故障自我修复等多项措施,可保证系统可靠性,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多功能:同时具有导航和通信功能

目前已经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分布在中圆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同步倾斜地球轨道上。中圆轨道卫星可以游走全球,是GPS等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通用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因此,运行于该轨道的北斗卫星还具备通信功能,能提供短报文等特色服务。如果说GPS只能告知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北斗系统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让其他人能够知道用户的情况,较好地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把短信和导航结合起来。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大特色,靠北斗一个终端,就可以导航、通信兼备。同时,为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北斗系统在功能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北斗三号在下行导航信号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升级,实现了平稳过渡,同时还新增加了导航信号,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