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陪伴北京人走过一甲子:电报大楼的钟声 “北京晚报”的吆喝声

2018-02-20 11:57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1958年不仅是北京晚报的创刊之年,也是电报大楼的诞生之际。

1958年9月29日,《北京晚报》报道了电报大楼即将开业的消息。

当“晚报、晚报”的吆喝声在街头响起,电报大楼的钟声也从西长安街悠悠传来。作为《北京晚报》和电报大楼的同龄人,王昆明对这两种声音有特殊的感情。

一张经典的黄帽子电话亭的照片,让王昆明、刘海波想起了很多老电信人为电话亭改进作出的努力。

在北京联通的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里,王昆明和研究员刘海波一道,忆起了已经陪伴北京人60年的这座大楼、这张报纸……

整点钟声
成了北京人的对时标准

让北京人难忘的报时钟,除了来自电报大楼,再就是北京站。日间每逢整点,都会响起《东方红》的音乐和钟声。在老通信人耳朵里,这两处钟声并不一样,“电报大楼的钟声悠扬,相比之下,北京站的钟声更为深沉。”

就在60年前的1958年9月29日,电报大楼建成的消息,随着刚刚创刊半年的《北京晚报》,飞入了千家万户。“新建在西长安街北的北京市长途电信局电报大楼,今天,宣告提前三个月建成了……是一座规模很大、技术设备完善、新建的电信机构的建筑。电报大楼内的现代化技术设备都是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在发报、收报和传送等各个供需之间,都是使用机器。”

文章中还特地写到了楼顶上的“四面巨型夜光标准钟”,每个直径5米,“将来还可以同电报局报时台和气象台自动校正时间,成为北京统一的标准钟。”

成为朋友
记者与业务员因传稿结缘

高中毕业后,王昆明来到电报大楼的国际营业室上班。当时的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分成两部分,一个厅办理电报业务,一个厅办理长途公用电话。

说起“到电报大楼发稿子”,王昆明回忆起一段往事。时任《北京晚报》记者的胡旗,因工作需要时常发送传真照片,也成为这里的常客。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除夕夜,胡旗拿着照片急匆匆地来到电报大楼,刚在柜台前落座,恰好食堂给值班的工作人员送来了馄饨和饺子,几个人坐在柜台两侧,等待照片发送的工夫,一顿年夜饭便吃完了。

王昆明说,很多业务员在工作中与《北京晚报》的记者成为朋友。在聊天中,晚报记者与业务员们分享着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新鲜故事;业务员们则用热情服务为晚报记者们提供着方便。

在这个当时亚洲最大的通信业务综合营业厅里,“改革开放如同一声号令,那些年国际电报电话业务从此几乎成为电报大楼里最忙碌的地方。”他们曾听老职工们讲述过当年的情景,各国记者跑来发电讯稿,外交人员跑来发外交电报。更忙碌的是,贸易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多用电报进行各种业务联系。紧接着出国热的到来,寻常百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柜台前。

网络时代
电报大楼变身数据大楼

1985年,当时的北京电信部门开办了寻呼业务;1988年,大哥大的移动网络也开始运营。而上世纪90年代初汉显寻呼机的出现——一行小字足以瞬间让“电报”到达亲朋好友身边,在一定意义上代替了传统的电报。

到了1993年,程控电话普及率越来越高,打长途电话越来越方便,电报业务开始逐渐减少。由于之前政策将更大的力量投入于长途网络而并非市话网络,那些年装个电话等上一年半载,都是家常便饭。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市内固话网络建设加快,家庭电话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普及开来。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互联网技术的?很多电信人都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早在互联网普及前,电信部门已经做过无数的尝试,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有数据检索、可视图文等类似的电信业务投入商用。90年代前期,有科研单位租用了电信部门的“专线”,登录一些互联网科技交流平台。

传统电报业务减少以后,电报大楼成为数据通信业务的核心。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报大楼的名称已经名不副实,其实是一座“数据大楼”。比如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第一套互联网接入设备就安装在电报大楼。曾经容纳电报设备的机房,变成了互联网和其他数据通信设备。

晚报见证
记录北京电信60年巨变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变得越来越小巧、功能越来越多,就在王昆明还没想明白那么多功能怎么用的时候,与晚报的一次交流,让他有了新的顿悟。

那是在一个雨后的晴天,他和一班摄影爱好者途经四季青,发现路边很多大树歪倒,绿化工人们正在紧张处理现场。有人拿起照相机拍下这个场面,给晚报打来了热线电话。很快晚报编辑回复,请速将照片传来,马上刊发。

“能让自己的作品刊登在晚报上,对摄影爱好者来说绝对是值得高兴好些天的事情。”但那位摄友却傻了眼,他算了算,把胶卷拿去彩扩店冲好需要一两个小时;把照片带去扫描需要一两个小时;找台电脑发送照片的电子邮件,还需要一两个小时。那么久?晚报一定等不了啊。

他看到摄友怪罪自己的“落后”,为什么用的不是数码照相机?为什么照片不能通过手机发给报社?哎,即使是发彩信,那照片精度也不够啊,为什么这些可想而知的方便,仍然没有实现?

但短暂的几年之后,这一切都实现了。

王昆明换了数码相机,仍然喜欢带着照相机在北京的街头游走,记录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永安里是他的故土,站在长安街的中央镜头向西,一马平川直接望到电报大楼的时代已经过去,画面里依次是外交公寓、国际饭店……

远处那个塔尖,黄色的,高耸入云般的,不就是电报大楼吗?

感慨而兴奋的心情,几秒钟之后随着4G网络来到了智能手机的朋友圈里。老同事、老朋友瞬间便分享到了一位联通人的幸福。

如今,电报大楼的营业厅包括电报业务都转移到了长话大楼保持营业。而今这里仍然是北京联通的互联网接入枢纽,规模在全国屈指可数。

最近这些日子,临近退休的王昆明还在通信电信博物馆忙活着,刘海波则从《北京晚报》中把涉及电信技术进步、服务提升的一篇篇报道小心摘取,充实于北京通信史的研究。60年过去,长安街的西端,仍然在每个小时鸣响电报大楼的钟声;长安街的东端,仍然有一群记者编辑在为读者能准时看到当天的晚报而忙碌。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硕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