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社区医院看病将有大变化!诊疗时间一刻钟还能送药到家

2018-03-09 08:22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独家从市医改办、市卫生计生委获悉,目前,本市正在研究医改系统的“方庄模式”,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信息化等模式及多项软性服务,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就诊和健康服务。

让市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大夫“结对子”,绑定信息提供日常就诊服务;

对陌生病患的问诊时间要达到15分钟,即使是老病患也要达到8分钟;

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可以直接下单,用物流配送将药物直接送到百姓家……

问题:基层诊疗能力有待提升
破题: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辅助诊疗

经初步统计,2017年,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院就诊人次达到6823.4万,占全市总诊疗量的28.57%。和前年同期相比增长约2.32个百分点。

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百姓习惯到社区和一级医院看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

根据调研结果,本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仍然存在4个“不”:诊疗能力不强、医护人员不足、人才留不住、与患者需求不匹配。

最先要解决的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市医改办调研过程中发现,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采用了一套智能化门诊系统,系统中一套临床决策知识库,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帮医生诊断。

在使用这套系统时,基层医护人员只要输入患者症状,系统自动会跳出下一步诊疗建议,并根据检查结果计算出诊疗方案,并直接给出用药建议。

据介绍,使用这套系统之后,更有利于医生确诊,同时,这套系统还能评估出同时服用的多种药是否有冲突,给出更合理的用药建议。

丰台区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经过论证后,这套系统有望得以推广,给更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现状:大医院候诊等太久
破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推“就诊一刻钟”

虽然本市大力推广多种方式“预约挂号”,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但是由于患者太多,“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的现象仍然在一些三甲医院存在;为了让签约市民更乐意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本市考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一刻钟”问诊模式。

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计划将按照服务1名患者需要15分钟、对熟悉患者也需要8到10分钟的标准进行排班和预约安排,切实体现签约患者便利就诊、优先就诊的特色。

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过程中,老百姓通过电子化签约和固定的医生进行绑定。当老百姓挂号时,系统会自动将患者分配给签约医生,并在诊疗结束后预约下一次就诊。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吴浩说:“ 对于患者来说,能及时得到固定的家庭医生精细化健康管理,当出现常见病、多发病时,不必盲目地去大医院排队就诊,大夫熟悉患者病史,也更能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

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每1名全科医生都和1名护士绑定组成一个管理团队,负责社区中800到1000名签约居民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其中,医生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士则要协助医生做好随访、评估、健康教育等工作。

这种紧密的医患关系,让老百姓和医护人员更加了解。吴浩说,自建立全科医疗规范化诊疗流程5年以来,中心没有一起针对全科医生和护士的投诉。

困境:社区药房地儿太小
破题:第三方物流直接送药到家

从去年4月8日开始,作为一项优惠政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为老百姓开设长处方,一些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类慢病患者,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最长两个月的药品。(相关链接——今天起,在京看病有四大变化——)

但是,自从这项优惠政策开始,就不断有“长处方难开”的反馈。

在市医改办近日的一场调研中,发现了问题症结之一:社区药房太小,药品难以配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有600种药,而三甲医院一般存有2000种药;前者是后者的三分之一。”相关负责人细数,社区业务用房有限导致存放空间不足,社区扩充用药品种后,药品仍然难以配齐。同时,对老百姓来说,实行2个月长处方后,老年患者需携带大量药品,行动不便。

而在下一步的推广过程中,本市力争为老年、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药品配送服务。

今后,有需求的老百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之后,不用再掏出袋子将一盒盒、一包包的药剂拎回家,而是回家坐等物流配送体系将药品配送上门即可。

在方庄模式中,医院通过第三方直接从政府采购药物配送点出发,免费配送长处方药品到患者住处,在居民手机APP上可实时查看、全程追溯配送流程,还可通过手机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服药提醒。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