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纪录片《创新中国》:以“创新”的态度拍创新

2018-03-13 11:24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六集纪录片《创新中国》近期在央视纪录频道二轮播出。乍看《创新中国》的标题,一种宏大叙事的气息呼之欲出。没错,该片紧扣“创新中国”的宏大主题,当代中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热点,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间以及海洋等深具影响的领域都成为镜头的焦点。

作者:渔火


在具体的案例上,华龙一号、上海光源、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和国际领先科技创新成果也都在片中露出了身影。但同时,创新,始终要从每一步踏实的脚印开始。如何脚踏实地的仰望星空,如何在表现高科技的酷炫时圈粉普通观众,《创新中国》自有一套。

如果逝去的声音重返荧幕,你能抑制住心中的感动吗?在纪录片播出后,不少观众才知道《创新中国》节目制作团队与科大讯飞合作,采用了AI语音合成技术,让2013就已经病故的李易老师的声音能够在片中得以“复活”。但如果不是刻意提醒,观众几乎分辨不出来配音是来自真人还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配音让李易老师的声音再次带来感动和惊喜的同时,这种尝试给纪录片创作带来的“创新”鼓励甚至更大,因为创新精神比创新的行为更值得传承。有专家评论表示:“从业者不应该惧怕人工智能‘抢饭碗’,而是要从这场变革浪潮中得到启示,寻求并坚定自身艺术创作道路的方向,只有提升艺术创作技能,才能成为无法取代的‘能工巧匠’。”

除了声音上的亮点,叙事上,《创新中国》也很好地克服了此类纪录片容易陷入的一种无故事、无线索的碎片化状态。片中每一项具体的技术介绍都会从“人”入手,通过故事亲历者的视角引出一项新技术诞生的来龙去脉,有的是要竞聘无人机送货的快递员,有的是高科技的研发人员。这样微观的叙事顿时给观众以亲切感。

于是,我们看到,前NASA成员瞄准中国农业在大数据智能领域的空白,回国通过卫星、传感、大数据等技术解决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题;中科院研究员欧阳竹在盐碱地中培养微生物,改造了环渤海地区的5000亩盐碱地,在2020年,渤海粮仓将贡献出100亿斤粮食;生物学家裴端卿在尿液中诱导出干细胞,植入小鼠体内,生长出了具有人的染色体基因点牙齿,未来人们利用干细胞可以成长出任何一个特定的器官,从细胞层面实现返老还童……

一个个与科技创新的故事不再是冰冷的实验室和数据,而是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每一步”。该片总导演曾说过:“现在我们才发现,科技领域的故事并非人们认为的那样平淡而刻板,恰恰相反,它们都是纪录片最好的题材。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导演关注这个领域,去拍摄和展现当代中国的创新故事。”观众在感受到时代沧桑巨变的同时,《创新中国》给人们提供带有启发性、客观性的时代景观,而这种时代景观正是通过一个个串联的、时空交错的故事呈现出来的。《创新中国》通过节奏疏密有序的剪辑,主题突出,内容清晰,每一集又都独具特色。除了此类片中常见的展现工程全貌的航拍、全景、远景镜头,还大量运用特写、近景镜头,特别是片中跳剪和高速剪接的手法运用可谓颇有特色。

片中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辩证思考也渗透在富有寓意的镜头语言之中。在江西赣州高低起伏的丘陵中, 每天忙碌在派送一线的快递员陶文斌将参加竞争激烈的选拔考试,4000名候选人中,只有4个人有可能通过最终面试,面试现场的他自信又紧张。而此时, 外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派送快递的无人机正在穿越祖国的河川,仿佛这场创新革命带来的影响就在脚下。从人物形象的细腻展现到宏大场景的全面展示,镜头语言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叙事抒情。

正如片中所说:“这是属于拓荒者的未来,这是属于创新者的世纪!”《创新中国》恰恰也用自身的新鲜尝试完成了一次文艺领域的“创新”,创作者的精神状态也与片中人一样,一起构成新时代下的新面貌。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