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今日主打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迎惊喜:七旬老读者送书法作品为本报庆生

2018-03-23 13:54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3月23日讯,送来创作的书法作品,赏读泛黄的旧报纸……连日来,参观《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的读者,用独特的方式为《北京晚报》庆祝生日。

白继开摄

“我带来两幅书法作品送给晚报人。”72岁的李庆华走进展厅,边说边从手提袋里掏出两幅字画。“五味人生五色土 风光晚报风流人”、“春风”——随着宣纸缓缓展开,两幅书法作品跃然纸上,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李庆华说,这都是特意为晚报60岁生日创作的,表达了对晚报和晚报人的情感和敬意。他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为补贴家用他曾卖过晚报。当时每天卖200份赚6毛钱,一个月下来就是18块。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这笔钱帮他顺利度过了学生时代。如今,晚报还经常报道公益活动,为贫困学子提供帮助。由此,我之前送来一幅书法,写的是“晚报助学助困 晚报温暖人心”。

57岁的退休公交司机杨启林拿出一摞发黄的老报纸,介绍道:“这是世界杯专刊,这是亚运专刊,这是征文大赛……这里每一份晚报上都有我写的文章。”他说:“我的名字和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就是在晚报上。当时,简直不敢相信。直到现在,我还留着晚报寄给我的最后一张手写稿费单呢。”

81岁高龄的退休武官曹彭龄,老读者周秀华、黄玉庆,分别拿出收藏的《北京晚报》、创刊50周年的北晚号外……这些都寄托了他们与晚报之间一份特殊情感。

“这是我小学同学的父亲,能帮我联系到他吗?”赵明拿出今年3月16日的《北京晚报》,指着4版图片上的一个人,询问工作人员。赵明说,2009年,她家和住在同一个大院的同学一家搬到了不同的地方,从此就失去了联系。9年过去了,原以为再也联系不上了,没想到前几天看《北京晚报》时,在一张图片中发现了一个人,正是同学的父亲。她从航天桥专程坐车过来看展览,同时也希望能借60周年展这个平台找到老同学一家。

 

 

来源:北京晚报 李松林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