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年轻读者眼中的北京晚报60周年展 “就像翻开了一本历史书”

2018-03-25 11:36 编辑:TF005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3月25日讯,连日来,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观众络绎不绝。其中,不但有忠实的中老年读者、也有不少大学生和中学生。昨天下午4点后,展厅内一下成了青年人的“专场”。“见证初心”七大主题版块、60年大事迹、老照片都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在创刊号和试刊号前,大学生们读着当年的报道,不时提着问题:创刊号报道还是繁体字呢,晚报什么时候开始用的简化字?试刊号的报头为什么是蓝色底纹?

“晚报的报头是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的呀!”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字前,在“入世槌”复制品展品和大事记前大学生们一一找到了答案。“看这个展览,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在展品面前,大学生纷纷感叹。

平时偶尔才会买份报纸看的张潇在展馆里看得津津有味。他说,年轻人已很少看纸制媒体了,每天消息来源就是手机公众号。但看了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简直被震撼了。其中的很多老报纸、历史资料让他对《北京晚报》刮目相看。

“这里有2006年4月1日的北京晚报吗?有的话,我想买一份。”王秉表告诉记者,那天的晚报对他来说有特殊的意义——那天头版的大照片上植树的学生就是他。

王秉表说,那时他在海淀上小学。4月1日,他去参加了海淀区组织的植树活动。忙了半天后,他就回家了。到了傍晚,拿到晚报的父母喜出望外,头版的大照片中植树的学生正是儿子。时隔多年,当年的报纸早就不知去向。已上大学的王秉表听到晚报创刊60年的消息,就来展厅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当年的报纸……

“这张沙场阅兵的电子号外,我在爷爷的手机上见到过!”在展览的“融合发展”部分,来自东城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潘小朋指着一份电子号外兴奋地对妈妈说。

潘小朋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还没有手机,也很少阅读报纸,但是订了晚报,且关注了晚报微信公众号的爷爷经常给他讲晚报上刊发的内容。“有时候,爷爷还会在微信上把电子号外转发到朋友圈里呢。”

展览现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大一学生肖阳参观完展览后说,“一年多来,在我的同学中,关注北京晚报微博公众号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感觉晚报的新闻报道很客观,信息也包罗万象,有文化,涨知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松林 胡铁湘 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