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游客驾车被困青海 救援组在无人区空地联合搜寻近13个小时

2018-06-19 14:35 编辑:TF008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6月18日8时许,通过近13个小时的搜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安局警航支队联合都兰县公安局,在都兰雅丹部落景区成功解救两名被困甘肃籍游客。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 新华社资料图

6月17日18时30分,海西州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名游客的求救电话,称其朋友在海西州开车旅行途中因天气突变,车辆被困无法离开,请求帮助。接报后,海西州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民警详细了解情况,确定被困人员为两名,大概位置在都兰县宗加镇附近,开一辆黑色越野车,人员状态良好并带有少量食物。

海西州公安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制订详细搜救方案,采取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立体式搜救,第一梯队由都兰县公安局组织驾车前往救援被困游客,第二梯队由警航支队于18日早晨前往救援,要求警航支队充分发挥空中优势,全力配合都兰县公安局搜救。

都兰县公安局接到命令后,迅速组织人员成立救援组驾车前往救援现场。由于近几天下雨频繁,道路湿滑泥泞,车辆行驶困难。救援人员在无人区驾车行驶不久就被困住,情况危急,救援任务尚未完成,无奈之下,救援组决定步行前往指定位置,在寒风刺骨、风雨交加的无人区开展步行搜寻,这无疑是大海捞针、困难重重。

经过一晚上搜寻,一梯队还是未能到达救援现场。此时,海西警航直升机伴着轰鸣的螺旋桨声,出现在一梯队的头顶,7时30分左右,经过空地联合搜寻,成功找到两名被困游客,游客身体状态良好,未发现受伤情况,随即就近送往德令哈市。

位于都兰县境内的雅丹部落景区是建设之中的原生态景区,道路和救援等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目前还在紧张建设中,海西雅丹部落景区再次发通知封园。

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呢?警方提醒:游客去游览景区时,应当向当地旅游部门咨询,确保无误,再行前往;要做足安全措施,在能够保证足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游览景区;要有户外旅游自救的能力,不能贸然闯入危险地区。

延伸阅读

驴友该不该为救援买单?

救助驴友该不该收费是一个老话题,但是每次驴友遇险事件发生后,总有关于驴友应不应该为救援买单的声音。

一种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应该以被救助驴友的行为进行区分。驴友遵守法律和旅游景区的相关规定,开展相关的探险活动,遇险后政府和公共资源应当对遇险者实施无偿救助。如果驴友违反法律和景区规定,明知故犯,以身涉险,造成的救援费用则应该由自己买单。

但孙志勇并不十分赞成救助驴友收费,“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生命开玩笑,我们不希望驴友因为害怕被收费而犹豫报警,那样只会增加我们的救援难度,我们希望遇险驴友能够第一时间报警,这也有助于我们的及时救援。”

记者梳理发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省市,遵循了上述主流观点中的原则,通过立法,对任性违规的驴友采取罚款的方式,让其承担一定的救助费用,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安徽:驴友违规遇险自付救援费

2017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安徽省旅游条例》,对旅游者在禁止通行区域的探险活动予以规范,违反规定并导致产生救援费用者,需自行承担一定救援费用。其中,救援收费区域的范围明确为“禁止通行、没有道路通行或者景区游览路线以外的区域”。

陕西:驴友探险未提前备案将受罚

2016年4月1日起实施的《陕西省旅游条例》规定,组织驴友在没有道路通行的地方或者旅游景区游览路线以外的地方,开展危险性的健身探险旅游活动,组织者应提前五天备案。如造成严重后果,组织者将面临最高二万元罚款,明知组织者未依法备案,参与者也将被处以最高二千元罚款。

广西、广东、山东:违法组织驴友出游将被受罚

这三省的旅游条例,均提到了以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组织旅游的名义,利用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或者行业协会、学会、车友会、驴友会、俱乐部等形式,从事旅游经营业务。按照旅游法规定,这些行为将会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每次每名队员花费四五百元 全是志愿者自掏腰包

很多山岳救援也缺少不了另外一支重要的力量:民间救援队。

2015年1月31日,一名驴友在门头沟登山途中失联。在接下来8天的搜救中,16支民间救援队共计500余人次与公安、消防协同作战,最终找到失联驴友的遗体。在这次大型的救援中,就有北京民防浩天志愿者救援队的身影。

“我们属于纯公益性质的民间应急救援队,是不收费的。”孙志勇是浩天救援队的队员之一,他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登山爱好者。“浩天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目前注册志愿者有400余人,去年参与各类救援100多起,其中山岳救援有11起,参与人员150多人次。”

孙志勇说,不管大小,任何一次山岳救援的花费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每次出来衣食住行的成本都不小。”

登山服、登山鞋、头盔都是自己购买的,饮食和住宿也需要自己解决,交通方面的油钱、过路费,还有通讯费等也是必要开支。“像登山鞋,便宜的五六百,贵的一两千,可能几次救援就穿烂了。”

“像救援用的绳索,分为静态绳、动态绳和保护绳,便宜点的30块钱一米,贵的50块钱一米,一根50米的大绳,加上操作系统就要花费数千元。” 孙志勇说,和消防官兵一样,他们的登山救援装备也很专业。“而且这些装备对安全要求极高,一旦绳子有磨损,就不能再使用,上升器和下降器一旦摔了,也要淘汰。”

孙志勇说,有些志愿者还自购了价格不菲的远红外成像仪、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这也属于救援成本。“还有我们日常的救援培训,也是必要支出。”

“均摊下来,一次小型的救援,一名队员的花费估计在四五百元,遇上比较困难且耗时比较久的救援,一名队员的花费估计要一两千元,整个团队可能花费数万元。”孙志勇说,这些还只是能够看得到的成本,“像我们都有本职工作和自己的家庭,因为救援耽误的事情和付出的时间,那是没法计算成本的。”

毋庸置疑,在驴友登山遇险事件中,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但不可否认,一些驴友盲目大意造成的遇险事件,消耗了有限的公共资源。每一次消防中队警铃的响起,每一次民间救援队的集结,都意味着一份长长的“救援账单”。

 

来源:综合人民网 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