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90%以上食品靠全国其他省市供应 未来将构建冬奥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2018-06-22 12:07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北京90%以上的食品靠全国其他省市供应,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动员部署大会上,北京市与来自全国21个省55个地市81个县的政府监管部门、基地和企业,共同启动了食品安全 “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工作机制。

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安排,到2019年底之前,本市重点食品的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覆盖率将分别实现果蔬70%、猪牛羊鸡肉60%、禽蛋和水产品50%以上;2021年年底,冬奥会举办在即,食品生产供应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格局将全面形成,基本覆盖本市市场各类食品品种。

区域协作把关源头 小龙虾“一票通”进入簋街餐馆

今夏,市民喜爱的“小龙虾”以湖北省潜江市为起点,经当地政府开展基地监管和抽检后,持代表产地身份和安全品质的“一票通”直接进入簋街餐馆和大洋路等批发市场。

记者了解到,北京作为食品特大消费型城市和输入型城市,过去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是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口,对市场上的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并对不合格食品予以退市下架。而现在,通过与食品产地政府签署监管协议,实现了京内外共建“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的工作机制。

其中区域协作方面,由产区政府从食品生产源头对食品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环节严格日常检查、监督抽检,建立合格食品产地准出制度;产销两地政府密切协作,从生产源头和市场销售两端对基地、企业开展飞行检查、联合执法,对发现的问题风险及时采取市场控制和信用管理措施。

据悉,2016年6月,京津冀三地政府签署了深化区域联动协作、食品全产业链追溯、畜产品质量安全供应保障等三项协议一年来,津冀两地供京安全猪肉已达325万吨、牛羊肉12.5万吨、鸡肉7万吨、鲜蛋10万吨、蔬果600万吨。

基地品牌对接市场 鼓励食品企业京外设立基地

今天上午,本市大型食品批发市场、连锁商超、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与来自全国各地21省55地市81县的基地企业共同签署了优质安全水果蔬菜产销直挂协议500余份、畜禽肉蛋和水产品产销直挂协议近100份、米面粮油制品产销直挂协议130余份。

“京内外将共同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形成一批安全食品品牌。”市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唐云华告诉记者,在基地保障方面,鼓励本市食品龙头企业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在京外设立基地,统一种植养殖投入品使用和管理。京内外共同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支持引导食品基地、企业与本市大型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商超、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集体伙食采购单位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市场价格,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实惠。

另外,鼓励食品基地企业在产区就地建立初加工基地,对食用农产品实行清洗、包装、分割加工,采取品牌化包装和净菜、净果、分割肉品等方式进京入市。针对偏远地区出产的食用农产品,还将鼓励本市电商平台研究解决方案。

全程追溯信用监管 无产地保障产品加大抽检力度

今天,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顺义区政府分别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唐山市、沧州市、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内蒙古赤峰市,甘肃省武威市,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潜江市,海南省海口市,广西防城港市,辽宁省大连市等食品产地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议。

在全程监管方面,产销两地将共同建立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本市对持产地证明、检测合格报告入市的基地产品,将进一步畅通入市渠道,提供便捷服务。对无产地和基地保障的产品将进一步严格抽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本市监管部门将与产区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基因鉴别等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检测方法,对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和运输状况进行追溯和监控。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基地、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将予以退市,通报产区政府,并向社会公示。

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志军表示:“北京将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利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工作机制,织密织牢从种植养殖到餐桌消费的全链条、全覆盖防控网络,确保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北京时间”,北京市副市长殷勇讲话说,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要求,实施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将共同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严密防控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进一步畅通全国优质食品进入北京市场的渠道,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

 

 

来源:北京晚报 杨滨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