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日军曾占领天坛神乐署建立第二个细菌部队 大量生产跳蚤鼠疫等

2014-09-01 14:21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4年9月1日   北京  从天坛北门进入公园,一直往南走就是祈年殿。一路上,苍松翠柏,蓝色的瓦檐、瓦当与金顶交相辉映,彰显着皇家祭天场所的庄严与神圣。从皇穹宇向西拐,穿过三座门走不远,神乐署的大门呈现眼前。随着游人走进朱红的大门,就是前院广场,广场不大,疏落的人影晃动,渐渐集中在北墙下。高大的北墙,满是爬山虎,中间被梳理出一处空白,赫然出现两块雪白的纪念牌——“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遗址”。

天坛细菌战部队

当年遭日军破坏的凝禧殿。

xinqhua

 天坛

 

“日军侵华时,也来过天坛吗?还在这里设立了细菌部队?”站在墙下的游客张玲玲惊诧了。

“史料记载,日军不但来过,还占领了整个神乐署,在这里建成了细菌部队,做试验……”天坛文物科科长武裁军介绍说,神乐署的原址很大,包括天坛西南的天坛医院、口腔医院、药物检定所等,而现在修复的神乐署只是当时的五分之一。这里当时是日军细菌部队的家属宿舍和杂物仓库。

神乐署在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央防疫处,到了国民党时期改为陆军医院。1937年,日军占领了北平(北京),到1938年10月,天坛被占领后关闭。日军迅速在天坛公园神乐署原有设备和设施基础上筹建起在华第二个细菌战基地。

从前院绕过巨大的影壁,进入小门就是凝禧殿。如今的凝禧殿是中和韶乐的展演场所。武裁军介绍,当年殿内有12乐神等多座神像,已被日军推倒或毁坏。这些都有当年的照片为证。而后面的凝禧殿,则被日军用来储藏细菌物品。

武裁军回忆,2002年,在修缮凝禧殿时,发现殿内有一座地窑。四壁都是白灰,经专家鉴定,这种做法,是日本的建筑方式,而在地窖内还发现了两支当年的试管……

走到凝禧殿后身,在西北角有一棵大槐树,人称神乐槐。1997年时,这里来了一位日本游人,自称高桥(音)。他站在神乐槐下告诉我们,他就是当年细菌部队的士兵,还特别记得这棵大槐树,很多当年的日军士兵都在这里照过相。

武裁军说,在神乐署还留下了很多日军占领时期的建筑,像药检所就是当年的营房……

武裁军说,抗战胜利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天坛逐渐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神乐署进行了修复,虽然现在只是原来的五分之一,但现在天坛医院新址已建。据说,口腔医院也在选址,相信不久的未来,整个神乐署都会恢复它的历史原貌,成为展示中国传统祭天礼乐的重要场所。

1939年末,日本军官西村英二大佐组建“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后改名“华北支(甲)第1855部队”,又称西方村部队,总部设在天坛附近并占据神乐署,研究病毒理试验、细菌制造、细菌武器。

1855部队本部的任务是:一方面负责日军的防疫给水,另一方面研究和生产细菌武器,同时要统辖和领导分部及办事处的细菌战业务。大约的定员是1500人。本部和第二课占地面积相当大,包括现在的中国医药生物制品检定所、天坛神乐署、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及部分居民区。主要建筑有7栋病房、100多间工作室、70多间小动物室和储存各种剧毒菌种的192平方米地下冷库。这里大量研制和生产鼠疫、霍乱、伤寒、痢疾产、黑热病、疟疾等细菌和原虫等,1944年起开始大量生产跳蚤、鼠疫等细菌武器,是继侵华日军第731部队之后又一支庞大的细菌部队。

1943年8月,第1855部队在北平地区进行撒布霍乱细菌试验,致使霍乱疫情在市内外迅速发生、蔓延。截至10月底,全市城区共发现霍乱患者2136人,其中1872人死亡。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龙露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