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说“不”:杜绝蓄意犯罪 政风不可污染
6日,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政府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此前,司法机关已对涉案者依法做出了判决。
新华社资料图 翟桂溪 作
临汾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蓄意犯罪。出现监测数据造假的案件,地方政府工作明显失察,存在履职不力、对环保高压线不敏感、不警醒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环保高压之下,要求的是整治措施的高标准、严执行。然而,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屡屡曝出在“监测数据上搞整改”。有的地方靠设置机器增氧、给采样器“戴口罩”,玩“临时达标”;有的地方不查处问题,反赖群众举报不实;有的地方认为环保督查一阵风,风头过了再开工……
凡此种种,让原本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打了折扣,甚至根本得不到落实。这背后暴露出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片面追求政绩,不在污染防治上下功夫,却在监测数据上动手脚,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中央要求,触犯法律红线。其后果是掩盖问题、误导政府决策、干扰污染治理工作。
环保造假,掩盖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制造了另一种“污染”:政府公信力之“霾”。一个地方或部门,如果从靠造假应付上级检查中尝到了甜头,久而久之,难免会让这种恶劣的风气弥漫到其他领域,甚至会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
没有铁腕治污的决心,就难有环境治理的进步。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环保执法不但要敢于亮剑,更要敢于“手起刀落”,让造假者付出惨痛的代价,同时强化“终身追责”,让环保高压线永远带电。面对环保约谈,地方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应勇于担责、闻过则喜,把压力化为动力,积极行动、努力整改,推动环境治理取得突出成效,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新华社)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9月29日开园,周边新规划两条公交线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2301974.html
北京市民绿色出行有奖励 可兑换公交优惠券购物代金券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2287542.html
银灰变天蓝,天然气改电动……52路更换新能源车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2274948.html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