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今年开展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 精准帮扶高龄空巢独居老人

2018-09-17 14:36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每个周四,住在东四八条社区的魏文生老人,都盼着门口响起熟悉的敲门声。原来,这是社区里的“暖心帮帮团”对一些高龄空巢独居老人进行精准帮扶,用“敲门”走访唠家常的方式为老人送上一份特殊的温暖。

根据国家卫计委曾经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目前我国空巢老人已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伴随着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区里越来越多的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正在成为最需要关心与帮助的一个特殊群体。记者采访发现,关注空巢老人,定期敲门问候,目前北京不少街道社区正在积极探索通过邻里与社会志愿者的各种互助帮扶活动,让这些老人在爱心与暖意中度过踏实而有安全感的晚年。

每周四一准儿有人来“敲门”

“目前有两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是我们精准帮扶的重点”,今年75岁的葛继第是东四八条社区“暖心帮帮团”的带头人。翻开葛奶奶专门为精准帮扶老人建立的“敲门”走访记录,里边的很多内容都让人感动:“今天去了关老家,看到我们来,她很高兴,我们给她量了血压,葛老师还送给了关老一个毛绒玩具狗,祝她狗年旺旺”、“今天入户魏文生老人家,像往常一样,他已经摆好了凳子,坐在屋里等着我们来,我们开心地聊天,给他量了血压,还念了报纸,天气热就没有多打扰”……

“魏老今年75岁了,从我们开始精准帮扶到现在,不仅他盼着我们每周四过去,我们自己也愿意去看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他虽然身体有重度残疾,但非常坚强乐观,对生活没有过任何抱怨,每次去看他对我们自己都是一种激励”,今年已经70岁出头的“帮帮团”志愿者王晓光和魏老家住得很近,去年冬天北京最冷的时候,魏老家小厨房的水管子冻上了,王晓光就和爱人每天从自己家给魏老拎去一大桶水备用,直到天气转暖,他们的“送水”行动才停止。

而五六十岁的志愿者景辉和张虹作为“帮帮团”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每次去探望魏老,也都会尽力为老人多分担一些家务。“有一次张虹我俩去看魏老,他有一盆衣服堆在墙角,张虹姐二话不说就拿回家帮老人洗了,虽然魏老当时挺不好意思的,直说自己洗,但我们是真心想帮他多分担一些”,快人快语的景辉告诉记者,“我们都特愿意去帮助魏老,他的强直性脊柱炎几乎让他连腰都直不起来,但每次我们过去的时候,他都早早就把屋子归置得干干净净,等着我们来,天儿热的时候自己舍不得开空调,但我们如果去,他会早早就把屋里的空调打开,特别让人感动。”

记者随后和王晓光、景辉去了魏文生老人家,一打开屋门看到两位志愿者,魏老的脸上满是笑容:“帮帮团每到周四就会过来看我,量血压、读报纸、聊天,平时晓光、景辉他们离得近,基本上每天都过来瞅瞅,问问有什么需要,能有这样的邻居,知足。”说起帮帮团的这些志愿者,魏老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

东四八条社区妇联主席高树清告诉记者,“爱心帮帮团”成立的4年时间里,这支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共有22名成员的志愿者队伍,已经为社区里的20余位高龄老人上门提供各种暖心服务,正是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现在有不少社区居民都想积极加入帮帮团。

记者发现,东四八条社区有一个“特殊”的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社区19位空巢或独居老人每一天的精神与健康状态,而负责记录的社区志愿者们就是“暖心帮帮团”成员。葛继第告诉记者:“这个本子叫‘爱关怀健康记录’,我们按照志愿者和被关注独居老人的家庭地址远近分配了关注和记录的任务,每天都会关注这些老人的饮食起居,尽量避免发生那种老人独自在家有意外而无人知晓的情况。”

记者看到,4年间这个“爱关怀健康记录”积攒了几大本,这份记录每天都在默默关注着社区里的空巢老人。

“暖心帮帮团”走访记录

2018年2月22日

下户关老 魏文生

22号周四午2时30分,我们来到关老家,关老看到我们去很高兴,和她聊了会儿天,关老很高兴,然后量了血压,有点偏高。后我们又来到魏文生家,同样看到我们也很高兴,和我们乐呵呵地聊天,心情很好,葛老师送他一个小狗玩具,还祝愿他狗年旺旺。

看似流水账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邻里情。

腰病复发 门外响起敲门声

60岁以上老人占社区总人数的近3成,80岁以上空巢老人达165人,老年人多、高龄空巢老人多,是海淀街道阳春新纪元社区的特点。自去年11月起,社区开展了“2+1”结对为老志愿服务。每两名社区志愿者与一户家庭结对子、签志愿服务协议,通过“敲门”探访了解老人的近况,陪老人聊天、帮老人买菜、老人生病时帮着联系医院……从关爱老人生活起居做起,定期探访服务80岁以上的空巢和独居老人,并定期向社区反馈老人们的情况。

为了让老人能得到更称心的志愿服务,社区还会事先了解老人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再根据老人的情况配对志愿者,先互相“磨合”至少两周,双方觉得合适了再正式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后,志愿者们会定期打电话或上门探望,再根据结对子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渐渐地,志愿者们也成为了老人们的知心人,老人们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志愿者聊聊。截至目前,社区里已经有48名志愿者和24户老人家庭签订了服务协议。

“实在是太痛了,能不能联系住院治疗?”一天晚上,社区志愿者小廖在敲门探访85岁的郑奶奶时遇到老人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小廖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仍感到有些后怕:“郑奶奶平时是个很能扛的人,也不太愿意麻烦我们,但那天的精神状况很差,她如果这么说一定是痛得受不了了。”帮着老人联系医院床位的同时,小廖先为老人开了止痛药来缓解不适。一大早7点多,小廖又赶到老人家里帮忙收拾住院需要带的东西,再叫了救护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做检查、办手续、找护工,等老人在医院情况稳定下来,已经下午1点了。在郑奶奶住院后,除了不时探望老人,小廖和志愿者小王还会定期来老人家中照看郑奶奶90多岁的老伴。

“两位老人年纪都比较大,身体状况又都不太好,怕他们相互之间担心再加重自己的病情,我们就两头多跑跑给他们捎捎信儿,让老人能放心些。”随着郑奶奶的病痛一点点减轻,身在国外的郑奶奶女儿刘女士也慢慢放下了悬着的心。小廖说,在老人身体逐渐好转后,老人的女儿还写了封感谢信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毕竟不在身边,老人的女儿看见自己母亲病情减缓心里也踏实多了。”

今年将为5万名独居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探访”

记者从市老龄办了解到,目前全市针对独居、高龄老人的巡视探访多为电话问候、上门巡访、配智能辅助设备等方式,比如为独居老人带去社会关爱和精神慰藉,发现独居老人突发身体不适紧急联系家属或就医,同老人逐步建立信任对接养老服务需求,并针对重点巡访对象适当增加巡访次数。此外,在巡视探访中还会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记录上门起止时间、服务地点、服务内容、电话巡访时间和录音等,这样既可防止无关人员上门行骗,也能最大程度保护服务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杜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社区针对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敲门问候一下,查看老人的情况;二是上门聊天,问问老人有什么需求,帮着买一些东西;三是有医疗背景的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杜鹏认为,志愿者和接受服务的空巢老人生活在同一社区,对彼此和社区资源相对熟悉,会更有利于志愿服务的开展。同时由于居住的距离更近,服务的时间和方式也更灵活,比如顺道就能去老人家里探望。尤其是定期“敲门”巡访老人这种精准帮扶方式,不仅能够带动社区内的为老服务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并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

据悉,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老龄办去年12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今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通过电话问候、上门巡访等形式,将为全市不少于5万名独居、高龄老人提供定期巡视探访服务。截至5月底,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怀柔、门头沟13个区已经开展巡访服务,处理危机情况共计55次,解决老年人提出的需求共计241640次。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左颖 李怡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