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健康

“饥饿疗法”饿不死癌细胞!酒精、罐头比烧烤更易致癌

2018-09-18 15:01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癌症是危及人类性命的高发疾病。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15年全国约有430万人确诊癌症,280万人因癌症去世。人们“谈癌色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人体真的那么容易得癌症吗?哪些食物会致癌呢?让我们来听听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是怎么说的。

制图:关印

滴血验癌真的靠谱吗?

一则“90后大学生团队研究滴血验癌,12项检测结果立等可取”的新闻曾经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文章中称“我国从2015年起新增了429.2万肝癌患者,死亡病例更是达到了282万。治疗癌症的关键难题在于其隐秘性,而滴血验癌的这项检测手段通过少量血液,就可以完成12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滴血验癌真的靠谱吗?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指出,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因为这项检测主要检测的是肿瘤标志物,而肿瘤标志物和癌症之间并不完全相同。这个方法检测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浓度,而肿瘤标志物浓度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医生,或者是更为权威的人士去确定,所以说滴血验癌的整体说法是不严谨的。

专家解释,肿瘤标志物只是癌症检测的一部分,我们还要通过一些影像学的检查,比如CT、核磁来判断是否真的患了癌症。同时,活检作为临床确诊癌症的最后一步,是检验癌症的金标准。但是因为活检有一定的创伤性,所以医学界也一直在研究无创检测方法。

癌细胞真能饿死吗?

近年来所谓治疗癌症的“饥饿疗法”流传很广,认为经过三到五天完全断食,只喝适当的水,癌细胞就会迅速死亡。“饥饿疗法”真能饿死癌细胞吗?营养源研究所专家明确指出“不能”,“当我们营养摄入充足时,癌细胞确实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但是当我们摄入不足的时候,癌细胞就会从掠夺食物中的营养变为掠夺自身的营养。”“饥饿疗法”的结果是机体日渐消瘦,肿瘤不断长大。

专家介绍,医学界的饥饿疗法确实出现过。在肝癌的治疗中,医生实施介入疗法,切断了癌细胞的粮食管道,即供血血管。如果找不到供血血管,就需要用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但是,癌细胞的适应能力太强,很快就产生了耐药性,这也让饥饿疗法宣告无效。

癌症是吃出来的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致癌。家里蒸的馒头没有外面那么软和、那么白,家里人就会说,外面那些特别白和软的馒头会致癌。吃剩下的菜,也会有人说致癌。那致癌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人体很容易患癌吗?

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指出,人们谈癌色变,主要是对癌症的认识不明确。大多数的食物并不会那么容易让人体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依据食物的特点把致癌食物分成了4大类5种:1类致癌物是指对人类确定为致癌物;2A类致癌物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类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3类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4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

应该如何防治癌症?

专家指出:首先从营养上,预防癌症或进行癌症放化疗后的营养支持还是需要我们饮食的均衡、荤素搭配,同时注意免疫类营养的补充。

其次,是保持适度的运动。“通过将近46年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减少13种癌症的发病率,包括乳腺癌、肺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直肠癌、头颈部癌、肾癌、血癌、骨髓癌。”

第三,是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人体免疫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调控,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植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失调,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由于机体内平衡被打破使细胞失去正常状态和功能,就会不断变异产生癌细胞。”

专家特别提醒:许多人十分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症状,经常会查阅网络、书籍,将病症进行对比。一发现有相似的症状非常容易对号入座。其实,癌症的确诊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案例:在一家医院发现了疑似癌症的信号,医生会建议去别的医院复诊,有的也确实会出现误诊的情况。“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了类似癌症的症状,先不要急着‘自己吓自己’,还是要经过医院相关检查确认后才能确定结果。所以如果检测出自己有这方面的可能,还是应该多去几家医院确诊一下。”

【链接】致癌食物有哪些?

常见的一类致癌物:酒精;加工肉制品、罐头;黄曲霉素,如发霉的花生、玉米等;中式咸鱼

常见的二类致癌物:红肉类;咸菜等腌制品;油炸、烧烤食品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孙乐琪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